【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钛包铜生产,具体包括一种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介绍
1、钛包铜复合棒主要是利用覆盖层金属钛优异的耐蚀性能和芯部金属铜良好的导电性能,可在较强腐蚀介质条件下,作为一种承载大电流的导体。在有色金属电解生产中,由于覆盖层金属对铜基体的保护,防止了铜导体的腐蚀,保证了电流密度的均匀性,提高了电解产品的质量品质;同时导体免清洁维护,消除了因铜导体的腐蚀而导致的电解液的污染。因钛包铜棒的优异特性,其带来的产品品质的提升、生产工效的提高、能耗的降低和劳动强度的减少等,使其广泛应用于氯碱、电力、电镀、电解、湿法冶金、石油、核工业等领域。
2、钛包铜复合棒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拉拔法、挤压+拉拔法、爆炸焊接+轧制法、钎焊法等。传统拉拔复合法是先将铜棒和钛管套在一起,然后通过模具对棒材进行缩径拉拔,实现二者的紧密配合,其特点是工艺简单,但存在的问题是:加工过程中金属处于“两压一拉”的应力状态,导致其单道次变形量较小,复合棒界面结合强度低,自动化程度不高。挤压法是将两种金属组成的大直径复合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通过模具空间进行挤压,在高压下伴随巨大的变形,钛铜界面产生深度冶金结合,一般会形成较宽的复合波和复合带,复合强度较高,其存在的问题是:产品界面不均匀,技术难度高,管材表面质量较差。爆炸焊接法是先将铜棒装入钛管内在钛管外均匀分布以炸药,依靠炸药爆炸产生连接金属所需的压力,使两搭接表面实现固相焊接的方法,其特点是成形时产生高温高压,复合棒结合强度高,但存在的问题是:操作环境不友好,危险性高,且炸药量难以控制。钎焊法特点是钎焊
3、因此本技术所要提供的是一种结构简单且自动化程度高的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包括:钛管轧制单元和钛包铜棒拉拔单元,所述的钛管轧制单元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导轨机构,为所述导轨机构逐一提供钛管的管材上料架,设于所述导轨机构的正面承接一端扎尖钛管的管材待料架;所述铜棒拉拔单元包括:与所述导轨机构对接的挤压拉拔区,设于所述挤压拉拔区的另一侧的油缸控制区,设于所述挤压拉拔区的正面的工段成品堆放架区。
3、优选的,所述导轨机构包括:管材支撑架,设于所述管材支撑架内的管材运输机构,所述管材运输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管材支撑架内的第一支撑板,至少两个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电动杆,设于所述第一电动杆的第一活塞杆上的第二支撑板,固定地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并且靠近所述挤压拉拔区的第一管材夹持机构,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管材夹持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驱动所述第二管材夹持机构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管材夹持机构移动的驱动机构。
4、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块平行的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支撑件,设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滑块,设于所述滑块上的螺纹孔,设于所述滑块上的圆孔,旋转的设于所述支撑件之间且穿过所述螺纹孔的丝杆,固定地设于所述支撑件之间且穿过所述圆孔的圆杆,设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件上并且驱动所述丝杆旋转的伺服电机,所述第二管材夹持机构设于所述滑块上。
5、优选的,所述第一管材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管材夹持机构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表面一端的第一夹持件,设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滑轨,滑动的设于所述滑轨的第二夹持件,设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另一端的第三夹持件,设于所述第三夹持件上的第二电动杆;所述第二电动杆的第二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三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连接。
6、优选的,所述管材待料架包括:设于所述管材支撑架侧面的摆料架,所述摆料架放置所述一端扎尖钛管。
7、优选的,所述管材上料架包括:框架支架,设于所述框架支架的顶端的斜管支撑台,设于所述斜管支撑台底端边缘的斜挡板,设于所述框架支架内的第一支撑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台上将所述钛管沿所述斜挡板顶出的顶出气缸,设于所述斜管支撑台下底面的第二支撑台,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台上的第一推管气缸。
8、优选的,所述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还包括液压挤压机构,所述液压挤压机构包括:与所述管材支撑架对接的液压挤压机,连接所述液压挤压机的第一液压站,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液压站的第一控制台;所述液压挤压机包括:液压固定支架,四个设于所述液压固定支架底部的滑动轮子,四根伸缩地设于所述液压固定支架底部的固定钉,设于所述液压固定支架上端的龙门架,设于所述龙门架顶端的1#油缸,设于所述1#油缸的第一活塞杆上的2#挤压模块,设于所述龙门架两侧的2#油缸,设于所述2#油缸的第二活塞杆上的1#挤压模块,设于所述液压固定支架上表面且位于所述龙门架之间的挤压底座。
9、优选的,所述挤压拉拔区包括:设于所述管材待料架一端的固定台,设于所述固定台上靠近所述一端扎尖钛管的尖端的拉拔模具,四个排列在所述固定台上的推气缸,设于所述固定台的拉拔小车,设于所述拉拔小车上的钳口,控制所述推气缸的第二控制台。
10、优选的,所述油缸控制包括:油缸固定支架,设于所述油缸固定支架上的拉拔油缸,控制所述拉拔油缸的第二液压站。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将钛管整齐放置在管材上料架上,管材上料架自身的顶出气缸将钛管单根依次推送至管材支撑架上,导轨机构中的第二管材夹持机构将钛管移动至设定位置后第一管材夹持机构夹紧钛管,液压挤压机构在1#油缸和2#油缸的作用下钛管一端被轧尖;整个流程的自动化程度高。
13、(2)本技术拉拔小车钳口闭合夹持钛管轧尖端,随后开始移动远离拉拔模,钛管未变形部分在小车的牵引下通过拉拔模,钛管在通过拉拔模具过程中受外部挤压向内变形,同时内部有铜棒作为支撑,使变形后的钛管紧贴铜棒,钛管拉拔完成时,钳口不再夹持钛管,退回至原位,同时第二推管气缸将钛包铜棒推至工段成品堆放架区,上述过程重复循环,批量制作。
14、(3)相较于目前主流的钛包铜棒的制作工艺,本技术生产线无重型、重污染设备,节省设备成本、安装较为简单的同时,对环境影响也降至最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钛管轧制单元和钛包铜棒拉拔单元,所述的钛管轧制单元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导轨机构(2),为所述导轨机构(2)逐一提供钛管(12)的管材上料架(1),设于所述导轨机构的正面承接一端扎尖钛管(41)的管材待料架(4);所述铜棒拉拔单元包括:与所述导轨机构(2)对接的挤压拉拔区(5),设于所述挤压拉拔区(5)的另一侧的油缸控制区(6),设于所述挤压拉拔区(5)的正面的工段成品堆放架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机构(2)包括:管材支撑架(21),设于所述管材支撑架(21)内的管材运输机构,所述管材运输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管材支撑架(21)内的第一支撑板(22),至少两个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第一电动杆(23),设于所述第一电动杆(23)的第一活塞杆上的第二支撑板(24),固定地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4)上并且靠近所述挤压拉拔区(5)的第一管材夹持机构(25),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4)上的第二管材夹持机构(26),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4)上驱动所述第二管材夹持机构(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块平行的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4)上的支撑件(27),设于所述支撑件(27)之间的滑块(28),设于所述滑块(28)上的螺纹孔,设于所述滑块(28)上的圆孔,旋转的设于所述支撑件(27)之间且穿过所述螺纹孔的丝杆(29),固定的设于所述支撑件(27)之间且穿过所述圆孔的圆杆(210),设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件(27)上并且驱动所述丝杆(29)旋转的伺服电机(216),所述第二管材夹持机构(26)设于所述滑块(2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材夹持机构(25)和所述第二管材夹持机构(26)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包括:底座(211),设于所述底座(211)上表面一端的第一夹持件(213),设于所述底座(211)上表面的滑轨(212),滑动的设于所述滑轨(212)的第二夹持件(215),设于所述底座(211)上表面的另一端的第三夹持件(214),设于所述第三夹持件(214)上的第二电动杆(217);所述第二电动杆(217)的第二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三夹持件(214)与所述第二夹持件(21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待料架(4)包括:设于所述管材支撑架(21)侧面的摆料架(42),所述摆料架(42)放置所述一端扎尖钛管(4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上料架(1)包括:框架支架(11),设于所述框架支架(11)的顶端的斜管支撑台(15),设于所述斜管支撑台(15)底端边缘的斜挡板(16),设于所述框架支架(11)内的第一支撑台(17),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台(17)上将所述钛管(12)沿所述斜挡板(16)顶出的顶出气缸(14),设于所述斜管支撑台(15)下底面的第二支撑台(18),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台(18)上的第一推管气缸(1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还包括液压挤压机构(3),所述液压挤压机构(3)包括:与所述管材支撑架(21)对接的液压挤压机(31),连接所述液压挤压机(31)的第一液压站(32),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液压站(32)的第一控制台(33);所述液压挤压机(31)包括:液压固定支架(311),四个设于所述液压固定支架(311)底部的滑动轮子(312),四根伸缩地设于所述液压固定支架(311)底部的固定钉(318),设于所述液压固定支架(311)上端的龙门架(319),设于所述龙门架(319)顶端的1#油缸(313),设于所述1#油缸(313)的第一活塞杆上的2#挤压模块(316),设于所述龙门架(319)两侧的2#油缸(314),设于所述2#油缸(314)的第二活塞杆上的1#挤压模块(315),设于所述液压固定支架(311)上表面且位于所述龙门架(319)之间的挤压底座(3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拉拔区(5)包括:设于所述管材待料架(4)一端的固定台(51),设于所述固定台(51)上靠近所述一端扎尖钛管(41)的尖端的拉拔模具(53)四个排列在所述固定台(51)上的推气缸(54),设于所述固定台(51)上的拉拔小车(55),设于所述拉拔小车(55)上的钳口(56),控制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钛管轧制单元和钛包铜棒拉拔单元,所述的钛管轧制单元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导轨机构(2),为所述导轨机构(2)逐一提供钛管(12)的管材上料架(1),设于所述导轨机构的正面承接一端扎尖钛管(41)的管材待料架(4);所述铜棒拉拔单元包括:与所述导轨机构(2)对接的挤压拉拔区(5),设于所述挤压拉拔区(5)的另一侧的油缸控制区(6),设于所述挤压拉拔区(5)的正面的工段成品堆放架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机构(2)包括:管材支撑架(21),设于所述管材支撑架(21)内的管材运输机构,所述管材运输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管材支撑架(21)内的第一支撑板(22),至少两个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第一电动杆(23),设于所述第一电动杆(23)的第一活塞杆上的第二支撑板(24),固定地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4)上并且靠近所述挤压拉拔区(5)的第一管材夹持机构(25),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4)上的第二管材夹持机构(26),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4)上驱动所述第二管材夹持机构(26)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管材夹持机构(25)移动的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块平行的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4)上的支撑件(27),设于所述支撑件(27)之间的滑块(28),设于所述滑块(28)上的螺纹孔,设于所述滑块(28)上的圆孔,旋转的设于所述支撑件(27)之间且穿过所述螺纹孔的丝杆(29),固定的设于所述支撑件(27)之间且穿过所述圆孔的圆杆(210),设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件(27)上并且驱动所述丝杆(29)旋转的伺服电机(216),所述第二管材夹持机构(26)设于所述滑块(2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钛包铜棒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材夹持机构(25)和所述第二管材夹持机构(26)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包括:底座(211),设于所述底座(211)上表面一端的第一夹持件(213),设于所述底座(211)上表面的滑轨(212),滑动的设于所述滑轨(212)的第二夹持件(215),设于所述底座(211)上表面的另一端的第三夹持件(214),设于所述第三夹持件(214)上的第二电动杆(217);所述第二电动杆(217)的第二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三夹持件(214)与所述第二夹持件(215)连接。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步明,张富焦,王昕皓,黄惠,郭忠诚,单汝恒,李学龙,俞小强,周应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