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路板和电池保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75868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6: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电路板和电池保护板,上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至少一层第一金属层,柔性电路板具有第一表面,靠近第一表面的第一金属层的部分露出第一表面;柔性电路板还包括屏蔽膜,屏蔽膜覆盖于第一金属层露出第一表面的部分,其中,屏蔽膜包括第二金属层及设置于第二金属层两侧的绝缘层,屏蔽膜的靠近第一表面的第二金属层的部分露出绝缘层;第一金属层的露出第一表面的部分与第二金属层的露出绝缘层的部分电连接。通过露出绝缘层表面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电连接,在获得更佳的电磁屏蔽效果的同时,避免了屏蔽膜与柔性电路板上其他不需屏蔽的导电线路接触而造成的短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柔性电路板、电池保护板,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和电池保护板


技术介绍

1、在集成电路中,为了保证电路板上的电子组件正常工作,一般需要对电子组件做电磁屏蔽,一是符合电磁兼容(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规范,二是避免电子组件受到外部的电磁波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或避免电子组件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柔性电路板的厚度较薄,柔性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抗干扰能力也就相对较弱。传统的电路板抗干扰方式是将金属屏蔽罩安装在电路板上,通过与接地端相连构建“法拉第笼”,起到有效的电磁屏蔽效果,但由于金属屏蔽罩的体积较大,无法适用于薄型化和高密度化的柔性电路板。

2、因此,现有技术中多应用在表面贴装emi屏蔽膜的形式实现对柔性电路板抗干扰性能的提升,然而现有技术中多是对柔性电路板进行emi屏蔽膜的整体贴装,制造成本较高,整体贴装的屏蔽膜也容易与电路板上的其他不需屏蔽的导电线路接触造成短路,影响电磁屏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和电池保护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整体贴装屏蔽膜容易造成短路,电磁屏蔽效果差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至少一层第一金属层,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第一表面,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金属层的部分露出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屏蔽膜,所述屏蔽膜覆盖于所述第一金属层露出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其中,所述屏蔽膜包括第二金属层及设置于第二金属层两侧的绝缘层,所述屏蔽膜的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金属层的部分露出所述绝缘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的露出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露出所述绝缘层的部分电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第一金属层露出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设置于所述非弯折区。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层的露出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被配置为负极信号区。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未露出所述第一表面的其中一部分被配置为正极信号区,所述正极信号区和所述负极信号区间隔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设置在所述正极信号区和所述负极信号区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靠近所述正极信号区,所述第二边缘靠近所述负极信号区,所述屏蔽膜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边缘的距离为0,所述屏蔽膜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层的露出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与所述非弯折区的边缘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金属层的露出所述绝缘层的部分与所述屏蔽膜的边缘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层的露出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露出所述绝缘层的部分通过导电胶电连接。

12、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保护板,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

13、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4、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柔性电路板中的金属层与屏蔽膜中的金属层电连接,获得了更好的电磁屏蔽效果,提升了柔性电路板的抗干扰性能,同时避免了屏蔽膜与其他不需屏蔽的导电线路接触造成短路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至少一层第一金属层,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第一表面,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金属层的部分露出所述第一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第一金属层露出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设置于所述非弯折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露出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被配置为负极信号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未露出所述第一表面的其中一部分被配置为正极信号区,所述正极信号区和所述负极信号区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导线,所述导线间隔设置在所述正极信号区和所述负极信号区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靠近所述正极信号区,所述第二边缘靠近所述负极信号区,所述屏蔽膜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边缘的距离为0,所述屏蔽膜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7.如权利要求2所述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露出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与所述非弯折区的边缘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露出所述绝缘层的部分与所述屏蔽膜的边缘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露出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露出所述绝缘层的部分通过导电胶电连接。

10.一种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柔性电路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至少一层第一金属层,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第一表面,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金属层的部分露出所述第一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第一金属层露出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设置于所述非弯折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露出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被配置为负极信号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未露出所述第一表面的其中一部分被配置为正极信号区,所述正极信号区和所述负极信号区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导线,所述导线间隔设置在所述正极信号区和所述负极信号区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丽营高涛叶春霞叶常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