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75847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6:57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二次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二次电池单体包括多个卷芯以及正极集流板、负极集流板。多个卷芯沿卷芯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上排列布置;卷芯的一个卷绕端面设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沿卷芯的厚度方向,相同极性的极耳排布在同一侧;正极集流板和各正极极耳导电连接;负极集流板和各负极极耳导电连接;正极集流板和负极集流板均为U型结构,正极集流板和负极集流板的开口相向设置。本技术能够解决中间的卷芯因电解液浸润不均引发局部析锂的问题;有利于电解液的浸润;减少热积累,有利于散热,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二次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在3c、动力及储能领域应用广泛,在活性材料克容量达到瓶颈的情况下,提升单电芯体积,以降低相同体积下无效空间的利用,成为提升能量密度的有效手段。

2、以卷绕工艺为例,当前大电池内多卷芯堆叠以双卷芯和四卷芯纵向堆叠为主流。大型卷绕型二次电池多通过内部并联两个或四个卷芯实现,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3、1、纵向堆叠厚度增加,中间卷芯电解液浸润不均,易引发局部析锂的问题;

4、2、沿厚度堆叠容易产生热积累,导致散热困难,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以解决电解液浸润不均或厚度方向散热困难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单体,包括多个卷芯以及正极集流板、负极集流板。多个卷芯沿卷芯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上排列布置;卷芯的一个卷绕端面设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沿卷芯的厚度方向,相同极性的极耳排布在同一侧;正极集流板和各正极极耳导电连接;负极集流板和各负极极耳导电连接;正极集流板和负极集流板均为u型结构,正极集流板和负极集流板的开口相向设置。

3、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二次电池单体,其多个卷芯采用在沿卷芯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排列布置,能够减少沿卷芯厚度方向的堆叠厚度。从而,能够解决中间的卷芯因电解液浸润不均引发局部析锂的问题,本实施例的二次电池单体的卷芯排布更有利于电解液的浸润。此外,由于沿卷芯厚度方向的堆叠厚度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热问题,减少热积累,有利于散热,降低安全隐患。此外,本技术提供的二次电池单体由于集流板采用u型结构,通过将极耳导电连接在集流板上,解决了双列堆叠电芯极耳连接的问题,可缩短极耳弯折路径,提升倍率和安全性能。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正极集流板上设有多个供正极极耳穿过的第一安装孔,正极极耳穿过第一安装孔,并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折弯部,第一折弯部与正极集流板焊接;

5、和/或,负极集流板上设有多个供负极极耳穿过的第二安装孔,负极极耳穿过第二安装孔,并形成至少一个第二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与负极集流板焊接。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正极集流板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以及连接两个第一侧板的第一中板;沿厚度方向位于同一侧的正极极耳通过第一侧板连接,沿宽度方向位于同一侧的正极极耳通过第一中板连接;

7、和/或,负极集流板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以及连接两个第二侧板的第二中板;沿厚度方向位于同一侧的负极极耳通过第二侧板连接,沿宽度方向位于同一侧的负极极耳通过第二中板连接。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中板凸出设有正极极柱,第二中板凸出设有负极极柱,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均靠近或位于沿宽度方向相邻的卷芯的交界处。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中板的两端中至少一端设置熔断区,熔断区的宽度小于其周边区域的宽度。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正极集流板的靠近卷芯的一面以及负极集流板的靠近卷芯的一面均设有绝缘层。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卷芯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相邻的四个卷芯之间形成注液间隙;二次电池单体还包括盖板组件,盖板组件设有至少一个注液孔,沿卷芯的长度方向,注液孔的投影位于注液间隙内。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盖板组件还包括两个及以上数量的防爆阀,防爆阀间隔分布于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的连线的两侧。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盖板组件设有正极柱安装孔和负极柱安装孔,正极极柱穿过正极柱安装孔,并与盖板组件绝缘密封连接,负极极柱穿过负极柱安装孔,并与盖板组件绝缘密封连接。

14、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包括以上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二次电池单体。

15、有益效果:因为储能装置包括二次电池单体,具有与二次电池单体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板(21)上设有多个供所述正极极耳(11)穿过的第一安装孔(31),所述正极极耳(11)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31),并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折弯部(41),所述第一折弯部(41)与所述正极集流板(21)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板(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211)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侧板(211)的第一中板(212);沿厚度方向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正极极耳(11)通过所述第一侧板(211)连接,沿宽度方向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正极极耳(11)通过所述第一中板(2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板(212)凸出设有正极极柱(51),所述第二中板(222)凸出设有负极极柱(52),所述正极极柱(51)和所述负极极柱(52)均靠近或位于沿宽度方向相邻的所述卷芯(1)的交界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板(212)的两端中至少一端设置熔断区(2121),所述熔断区(2121)的宽度小于其周边区域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板(21)的靠近所述卷芯(1)的一面以及所述负极集流板(22)的靠近所述卷芯(1)的一面均设有绝缘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卷芯(1)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相邻的四个所述卷芯(1)之间形成注液间隙(2);所述二次电池单体还包括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设有至少一个注液孔(3),沿所述卷芯(1)的长度方向,所述注液孔(3)的投影位于所述注液间隙(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两个及以上数量的防爆阀(4),所述防爆阀(4)间隔地分布于所述正极极柱(51)和所述负极极柱(52)的连线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设有正极柱安装孔(61)和负极柱安装孔(62),所述正极极柱(51)穿过所述正极柱安装孔(61),并与所述盖板组件绝缘密封连接,所述负极极柱(52)穿过所述负极柱安装孔(62),并与所述盖板组件绝缘密封连接。

10.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单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板(21)上设有多个供所述正极极耳(11)穿过的第一安装孔(31),所述正极极耳(11)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31),并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折弯部(41),所述第一折弯部(41)与所述正极集流板(21)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板(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211)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侧板(211)的第一中板(212);沿厚度方向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正极极耳(11)通过所述第一侧板(211)连接,沿宽度方向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正极极耳(11)通过所述第一中板(2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板(212)凸出设有正极极柱(51),所述第二中板(222)凸出设有负极极柱(52),所述正极极柱(51)和所述负极极柱(52)均靠近或位于沿宽度方向相邻的所述卷芯(1)的交界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板(212)的两端中至少一端设置熔断区(2121),所述熔断区(2121)的宽度小于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晓眯向军
申请(专利权)人: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