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厂含氨废水新型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7529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6:57
本技术涉及一种核电厂含氨废水新型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升压泵、自动冲洗过滤器、海水电解槽、海水储存罐、加氯泵和反应池;连接设置的曝气风机和曝气装置,所述曝气风机设置在所述反应池外部,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反应池内部;以及废水回流泵,所述废水回流泵的两端与所述反应池连接且设置在反应池外部。本技术具有无污泥和副产物产生的特点,同现有外购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技术相比运行成本低,加药成本为现有技术的30%左右,同生物法和气态膜法除氨工艺相比,无污泥和副产物产生,解决了污泥和副产物的处置难题,产水水质好,可将氨氮降至5mg/L以下,满足排放标准中关于氨氮的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核电厂含氨废水新型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核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树脂再生废水含有大量的氨氮,氨氮含量在200mg/l~1000mg/l之间,不满足环保排放标准,需进行处理。常用的氨氮处理工艺包括投加外购次氯酸钠去除氨氮、生物法除氨、气态膜法除氨等工艺,具体如下:

2、1、外购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是采用折点加氯原理,将nh3-n氧化成n2,投加外购次氯酸钠(10%有效氯)去除氨氮时,加药成本非常高,在氨含量高时,吨水加药成本在50元以上。折点加氯法具体为将氯气或次氯酸钠通入废水中利用有效氯将废水中的nh3-n氧化成n2的化学脱氮工艺。当有效氯通入废水中达到某一点时水中游离氯含量最低,氨的浓度降为零。当有效氯通入量超过该点时,水中的游离氯就会增多,该点称为折点,该状态下的氯化称为折点氯化;

3、2、生物法除氨的工艺类型较多,其中最经济的为“厌氧氨氧化+a/o”组合工艺,运行控制难度较大,且会产生污泥,由于核电厂凝结水精处理再生废水有受放射性污染的可能,污泥最终处置困难;

4、3、气态膜法除氨为采用微孔疏水膜将含氨废水和吸收液分隔开来,以挥发性组分(氨)在膜两侧的蒸汽压差为驱动力,脱除、回收、富集料液或废水中氨,会产生大量的铵盐溶液,处置困难。

5、以上处理工艺存在运行成本高、污泥和副产物处置困难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核电厂含氨废水新型处理系统。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核电厂含氨废水新型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升压泵、自动冲洗过滤器、海水电解槽、海水储存罐、加氯泵和反应池;连接设置的曝气风机和曝气装置,所述曝气风机设置在所述反应池外部,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反应池内部;以及废水回流泵,所述废水回流泵的两端与所述反应池连接且设置在反应池外部。

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厂含氨废水新型处理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海水经升压泵提升至自动冲洗过滤器去除海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后进入电解槽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有效氯,含有效氯的海水收集在储存罐,再经过加氯泵输送至反应池进行曝气和废水循环回流,直至氨氮含量达标后外排。

5、本技术将海水电解槽制得的含有效氯海水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有效氯同废水中氨氮进行反应分解生成氮气,以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无污泥和副产物产生。同现有外购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技术相比运行成本低,加药成本为现有技术的30%左右,同生物法和气态膜法除氨工艺相比,无污泥和副产物产生,解决了污泥和副产物的处置难题,产水水质好,可将氨氮降至5mg/l以下,满足排放标准中关于氨氮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厂含氨废水新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升压泵、自动冲洗过滤器、海水电解槽、海水储存罐、加氯泵和反应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厂含氨废水新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丽刘军梅袁雄俊徐梓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