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泥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7518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6: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泥处理设备,涉及污泥脱水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座、第一转动座、第二转动座、转鼓、水流出口、污泥出口、转轴,所述支撑座一侧支撑柱的内侧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烘干组件,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二转动座的一端设置有摆动翻料组件,所述摆动翻料组件包括齿轮传动单元和翻料板单元。本技术通过设置烘干组件和摆动翻料组件;将烘干桶集成于离心脱水机的支撑座上,烘干污泥时无需人工转运,且利用原离心脱水机转轴作为动力源,实现了对烘干腔室内初步离心脱水污泥的翻料,以便于污泥均匀受热快速烘干,从而实现了污泥含水量的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泥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1、污水处理中所产生的污泥大致可分为三类:生化污泥、物化污泥、物化生化混合污泥,目前,大部分的污泥处理都需要配合污泥脱水机设备进行使用,离心污泥脱水机是由转载和带空心转轴的螺旋输送器组成,污泥由空心转轴送入转筒,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下,立即被甩入转鼓腔内,由于比重不一样,形成固液分离,污泥在螺旋输送器的推动下,被输送到转鼓的锥端由出口连续排出。

2、经污泥离心脱水机脱水后的污泥含水量在70%到80%,含水量依然较高,不便于后续的运输和处理,因此,为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量,往往还要对初步离心脱水的污泥进行二次烘干脱水,而在二次烘干中,烘干机中往往需要另配一个转动电机以对污泥进行翻料,因此成本较高,且烘干前,工作人员需将离心脱水的污泥装入转运车中,然后将污泥转运至烘干处,这也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泥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费时费力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泥处理设备,包括支撑座、第一转动座、第二转动座、转鼓、水流出口、污泥出口、转轴、螺旋输料叶片,所述支撑座一侧支撑柱的内侧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烘干组件,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二转动座的一端设置有摆动翻料组件;

4、所述摆动翻料组件包括齿轮传动单元和翻料板单元,所述齿轮传动单元用以在驱动翻料板单元中的翻料板对烘干桶内的污泥进行翻动从而使之均匀受热,加快烘干速度。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动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上端一侧,所述第二转动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另一侧,所述第一转动座和所述第二转动座相靠近的内侧壁间转动连接有转鼓,所述水流出口开设于所述转鼓下端靠近所述第一转动座的一侧,所述污泥出口开设于所述转鼓下端靠近所述第二转动座的一侧;

6、所述转轴用以带动所述转鼓内的所述螺旋输料叶片,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第二转动座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座的外部。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端的加热件,所述加热件呈半圆弧状,所述加热件内设置有电热烘干组件;

8、所述加热件的内壁上固定连接烘干桶,所述烘干桶的内部开设有烘干腔室, 所述烘干桶的上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位于所述污泥出口的正下方,所述烘干桶靠近所述第二转动座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烘干桶靠近所述第一转动座的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盖板。

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热烘干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加热件内部的加热腔室,所述加热腔室内周向等距设置有多个电加热管,所述加热件靠近所述第二转动座的侧壁下端开设有线束通孔。

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传动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一端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转动杆的端部,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上端,所述第二齿轮远离所述转轴的侧壁的偏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柱;

11、所述滑柱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腔中,所述滑槽开设于摆杆的中部,所述摆杆的上端与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一体于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座的侧壁上。

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料板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摆杆下端的滑杆,所述滑杆靠近所述烘干桶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弧形滑槽的内腔中;

13、所述滑杆位于所述烘干腔室内腔中的部分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翻料杆,所述翻料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翻料杆的外壁上。

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滑槽的圆心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圆心重合,所述弧形滑槽供所述滑杆滑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通过设置烘干组件和摆动翻料组件;将烘干桶集成于离心脱水机的支撑座上,烘干污泥时无需人工转运,且利用原离心脱水机转轴作为动力源,实现了对烘干腔室内初步离心脱水污泥的翻料,以便于污泥均匀受热快速烘干,从而实现了污泥含水量的进一步降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泥处理设备,包括支撑座(1)、第一转动座(2)、第二转动座(3)、转鼓(4)、水流出口(5)、污泥出口(6)、转轴(7)、螺旋输料叶片(3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一侧支撑柱的内侧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板(28),所述支撑板(28)的上端设置有烘干组件,所述转轴(7)远离所述第二转动座(3)的一端设置有摆动翻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座(2)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1)的上端一侧,所述第二转动座(3)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1)的上端另一侧,所述第一转动座(2)和所述第二转动座(3)相靠近的内侧壁间转动连接有转鼓(4),所述水流出口(5)开设于所述转鼓(4)下端靠近所述第一转动座(2)的一侧,所述污泥出口(6)开设于所述转鼓(4)下端靠近所述第二转动座(3)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28)上端的加热件(18),所述加热件(18)呈半圆弧状,所述加热件(18)内设置有电热烘干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烘干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加热件(18)内部的加热腔室(24),所述加热腔室(24)内周向等距设置有多个电加热管(25),所述加热件(18)靠近所述第二转动座(3)的侧壁下端开设有线束通孔(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7)一端的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9)固定连接于转动杆(29)的端部,所述转动杆(2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1)的侧壁上端,所述第二齿轮(9)远离所述转轴(7)的侧壁的偏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柱(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板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摆杆(12)下端的滑杆(15),所述滑杆(15)靠近所述烘干桶(17)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弧形滑槽(16)的内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槽(16)的圆心与所述第二齿轮(9)的圆心重合,所述弧形滑槽(16)供所述滑杆(15)滑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泥处理设备,包括支撑座(1)、第一转动座(2)、第二转动座(3)、转鼓(4)、水流出口(5)、污泥出口(6)、转轴(7)、螺旋输料叶片(3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一侧支撑柱的内侧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板(28),所述支撑板(28)的上端设置有烘干组件,所述转轴(7)远离所述第二转动座(3)的一端设置有摆动翻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座(2)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1)的上端一侧,所述第二转动座(3)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1)的上端另一侧,所述第一转动座(2)和所述第二转动座(3)相靠近的内侧壁间转动连接有转鼓(4),所述水流出口(5)开设于所述转鼓(4)下端靠近所述第一转动座(2)的一侧,所述污泥出口(6)开设于所述转鼓(4)下端靠近所述第二转动座(3)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28)上端的加热件(18),所述加热件(18)呈半圆弧状,所述加热件(18)内设置有电热烘干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林张夏晗赵梓程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壹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