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板式过滤机的被过滤原液(以下,称为“原液”)和滤液的漏出防止。
技术介绍
1、以往,存在一种使开闭自如地设置的多个滤板隔着滤材相互按压密接而形成滤室,并在滤室内部进行过滤的滤板式的过滤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2、包括如上所述的构成的多段水平滤板式过滤机等能自动反复进行过滤处理,也被称为施耐德(schneider)方式。
3、此外,存在一种在使上部滤框下表面经由滤布与下方的滤板的框体上表面密接而形成的过滤室中,通过压缩空气的压力对浓缩物进行压缩过滤的加压过滤装置的专利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4712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技术第26966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如上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通过隔着滤材使多个滤板相互按压密接来形成滤室,因此在结构上,可能会在滤材与滤板的接触面上产生从滤室内向滤室外穿过的间隙。
3、如此一来,供给至滤室的原液有时会因其供给压力而穿过上述的间隙向滤室外漏出。
4、此外,穿过滤材的滤液有时会因在滤材中产生的毛细管现象而穿过滤材内部从滤室内向滤室外漏出。
5、为了防止如上所述的情况,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示出了如下方案:在隔着滤板和滤框的滤布接触的对置部固定一对密封件,进行密封。
6、然而,在实际进行
7、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更有效地抑制原液和滤液从滤室漏出且便利性高的滤板式过滤机。
8、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9、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滤板式的过滤机,其使开闭自如地设置的多个滤板隔着滤材相互按压密接而形成滤室,并在所述滤室内部进行过滤,其中,该滤板式的过滤机具备:多个滤板,隔着所述滤材配置;滤室,形成于所述滤板间;原液导入路,将包括被过滤固体成分的原液导入所述滤室;加压密封单元,通过对所述滤材施加密封压力,从而抑制所述滤室内的所述原液和滤液向滤室外漏出;以及控制单元,根据滤室内压力的变动,自动控制所述密封压力。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加压密封单元通过对所述滤材供给密封流体来对所述滤材施加密封压力。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加压密封单元通过从多个不同的方向对所述滤材供给所述密封流体来对所述滤材施加所述密封压力。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加压密封单元具有由弹性体形成的加压密封部主体,通过供给密封流体而使所述加压密封部主体变形来对所述滤材施加所述密封压力。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自动控制所述密封压力,以抑制所述被过滤原液和滤液向所述滤室外漏出。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自动控制所述密封压力,以抑制供给至所述滤材的所述密封流体向所述滤室内侵入。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以将所述滤室内压力与所述密封压力的压差保持在规定的压差值的方式控制所述密封压力。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加压密封单元具有感测所述原液导入路内的第一压力的第一压力感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根据所述原液导入路内的第一压力推定的滤室内压力来控制所述密封压力。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加压密封单元具有对所述滤材供给密封流体的流体供给路和感测所述流体供给路内的第二压力的第二压力感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力感测单元所感测的所述原液导入路内的第一压力推定的滤室内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感测单元所感测的所述流体供给路内的第二压力来控制所述密封压力。
18、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滤板式过滤机具备多个所述滤室,所述原液导入路具有分别对多个所述滤室导入所述原液的分支导入路,所述第一压力感测单元感测比所述分支导入路的分支点靠上游侧的原液导入路内的第一压力,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根据所述原液导入路内的第一压力推定的滤室内压力来控制所述密封压力。
19、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加压密封单元具有对所述滤材供给密封流体的流体供给路和感测所述流体供给路内的第二压力的第二压力感测单元,所述流体供给路包括对分别配置于多个所述滤室的多个所述滤材供给密封流体的分支供给路,所述第二压力感测单元感测比所述分支供给路的分支点靠上游侧的流体供给路内压力,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原液导入路内的第一压力和所述流体供给路内的第二压力来控制所述密封压力。
20、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以将所述原液导入路内的第一压力与所述流体供给路内的第二压力的压差保持在规定的压差值的方式控制所述密封压力。
21、此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过滤方法,其是使用滤板式过滤机进行的过滤方法,所述滤板式过滤机具备隔着滤材配置的多个滤板和形成于所述滤板间的滤室,其中,所述过滤方法包括:
22、加压密封工序,对所述滤材施加密封压力;以及压力控制工序,自动控制所述密封压力,以抑制导入到所述滤室中的包括被过滤固体成分的原液和滤液向所述滤室外漏出。
23、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在所述加压密封工序中,通过对所述滤材供给密封流体来对所述滤材施加所述密封压力。
24、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在所述加压密封工序中,通过从多个不同的方向对所述滤材供给所述密封流体来对所述滤材施加所述密封压力。
25、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在所述加压密封工序中,通过供给密封流体而使弹性体变形来对所述滤材施加所述密封压力。
26、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在所述压力控制工序中,自动控制所述密封压力,以抑制所述原液和滤液向所述滤室外漏出。
27、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在所述压力控制工序中,自动控制所述密封压力,以抑制供给至所述滤材的密封流体向所述滤室内侵入。
28、专利技术效果
29、根据本专利技术,能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抑制原液和滤液从滤室漏出且便利性高的滤板式过滤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板式过滤机,其是使开闭自如地设置的多个滤板隔着滤材相互按压密接而形成滤室,并在所述滤室内部进行过滤的滤板式的过滤机,其中,所述滤板式过滤机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13.一种过滤方法,其是使用滤板式过滤机进行的过滤方法,所述滤板式过滤机具备隔着滤材配置的多个滤板和形成于所述滤板间的滤室,其中,所述过滤方法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滤板式过滤机,其是使开闭自如地设置的多个滤板隔着滤材相互按压密接而形成滤室,并在所述滤室内部进行过滤的滤板式的过滤机,其中,所述滤板式过滤机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滤板式过滤机,其中,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