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7371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丁烯酸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将催化剂与有机溶剂加入反应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反应釜内气体后搅拌得到混合液;(2)再用二氧化碳置换反应釜内气体后加入丙烯,同时控制反应釜内压力在3‑5MPa后进行升温反应得到反应液;(3)反应结束待釜内温度降至30‑40℃后使用氮气置换反应釜内气体,将反应液过滤得到滤液;(4)滤液经过两次减压蒸馏后,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丁烯酸合成方法,能够高效催化丙烯与二氧化碳耦合,并显著提高丁烯酸的收率和纯度,丁烯酸收率最高可达92.6%,相比传统丁烯醛氧化反应生产丁烯酸的收率提升明显,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丁烯酸合成,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1、二氧化碳不仅作为温室气体存在,更是一种成本低廉、至关重要且效果显著的碳资源。它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环境友好且不易燃,能够用于制造有机化学品、材料、糖类以及燃料等,被视为极具发展前景的有机合成基础原料。然而,由于二氧化碳分子中的碳原子处于其最高氧化态,且整个分子表现出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惰性,因此人们一直在不懈探索新型的反应路径和催化体系,以实现二氧化碳的有效资源化利用。

2、丁烯酸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原料,在药物制造、树脂生产、杀菌剂制备、表面涂料以及增塑剂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鉴于我国丙烯产能的丰富优势,研发一种新颖且高效的催化体系制备丁烯酸产品,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3、中国专利cn116143606a公开了一种减少副产的丙烯酸合成工艺,将原料丙烯先利用二氧化碳进行稀释,然后再与氧气源中的氧气接触反应,能降低副反应的发生,提高目标产物的产率;但是上述技术中的合成工艺复杂,且原料的转化率和收率还需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2、(1)将催化剂与有机溶剂加入反应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反应釜内气体后搅拌得到混合液;

3、(2)再用二氧化碳置换反应釜内气体后加入丙烯,同时控制反应釜内压力在3-5mpa后进行升温反应得到反应液;

4、(3)反应结束待釜内温度降至30-40℃后使用氮气置换反应釜内气体,将反应液过滤得到滤液;

5、(4)滤液经过两次减压蒸馏后,即得。

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包括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质量比为(8-11):1。可列举为8:1、9:1、10:1、11:1。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催化剂选自单金属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中的任一种。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双金属催化剂包括钛基双金属催化剂、钴基双金属催化剂、镍基双金属催化剂、铑基双金属催化剂、钯基双金属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0、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金属催化剂为铑基双金属催化剂。优选的,所述铑基双金属催化剂为铑-铝双金属催化剂。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催化剂包括路易斯酸。

1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路易斯酸包括三氯化铝、四氯化钛、三氟化硼、三氯化铁、二氯化锌中的任一种。

13、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路易斯酸为四氯化钛。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1.3-二甲基-2咪唑烷酮、n-环己基吡咯烷酮、甲基环己烷、n-乙基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中的任一种。

15、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溶剂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0-1000):1。可列举为500:1、600:1、700:1、800:1、900:1、1000:1。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搅拌的时间为0.5-1h。可列举为0.5h、0.6h、0.7h、0.8h、0.9h、1h。

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搅拌的转速为400-500r/min。

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置换的次数为3-5次。可列举为3次、4次、5次。

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升温反应的条件为:搅拌转速为1000-1500r/min;温度为80-150℃;反应时间为10-30h。

2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升温反应的条件为:搅拌转速为1000r/min;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20h。

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升温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一直充入维持反应压力为3-5mpa。可列举为3mpa、3.5mpa、4mpa、4.5mpa、5mpa。

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4)具体为:滤液经过第一次减压蒸馏后从顶部回收有机溶剂,从底部收集丁烯酸粗产品;向丁烯酸粗产品中添加阻聚剂后进行第二次减压蒸馏,即得。

2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步骤(3)中过滤步骤回收催化剂,以及步骤(4)中回收有机溶剂,实现催化剂和有机溶剂的可回收重复利用。

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次减压蒸馏的条件为:压力为-0.095mpa,温度为90-100℃。优选的,压力为-0.095mpa,温度为93℃。

2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次减压蒸馏的条件为:压力为-0.095mpa,温度为140-160℃。优选的,压力为-0.095mpa,温度为150℃。

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阻聚剂包括叔丁基邻苯二酚、对苯二酚、甲基氢醌、对苯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的,所述阻聚剂为叔丁基邻苯二酚。

2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阻聚剂与丁烯酸粗产品的质量比为(1-5):100000。可列举为1:100000、2:100000、3:100000、4:100000、5:100000。

29、有益效果

3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丁烯酸合成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采用铑-铝双金属催化剂作为主催化剂,添加少量的四氯化钛作为助催化剂,催化丙烯二氧化碳反应合成丁烯酸,后续通过两次减压蒸馏,最终得到丁烯酸。

31、2、本专利技术采用特定的铑基双金属催化剂和催化助剂,能够高效催化丙烯与二氧化碳耦合,并显著提高丁烯酸的收率和纯度,丁烯酸收率最高可达92.6%,相比传统丁烯醛氧化反应生产丁烯酸的收率提升明显。

3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具有易分离的特点,催化剂和有机溶剂均可回收重复利用,丁烯酸与副产物及阻聚剂有较大沸点差,便于分离提纯。

33、4、本专利技术采用特定的铑基双金属催化剂循环稳定性好,在经过十次重复使用后,仍可维持较高的丁烯酸产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质量比为(8-11):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催化剂选自单金属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催化剂包括钛基双金属催化剂、钴基双金属催化剂、镍基双金属催化剂、铑基双金属催化剂、钯基双金属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催化剂包括路易斯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1.3-二甲基-2咪唑烷酮、N-环己基吡咯烷酮、甲基环己烷、N-乙基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中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0-100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为:滤液经过第一次减压蒸馏后从顶部回收有机溶剂,从底部收集丁烯酸粗产品;向丁烯酸粗产品中添加阻聚剂后进行第二次减压蒸馏,即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与丁烯酸粗产品的质量比为(1-5):1000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质量比为(8-11):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催化剂选自单金属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催化剂包括钛基双金属催化剂、钴基双金属催化剂、镍基双金属催化剂、铑基双金属催化剂、钯基双金属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二氧化碳和丙烯合成丁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辉黄永东邓东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华粤石化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