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富锂锰正极材料及其表面改性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1、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超过250 mah/g)和能量密度(超过1000 wh/kg)以及环境友好和低成本等优势,已被公认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最有前途的正极材料之一。单晶富锂锰正极材料具有微米或亚微米级颗粒,每个颗粒仅由少量晶体组成,而不是传统正极颗粒的许多纳米晶体。单晶形态限制了表面反应性和颗粒开裂,具有更大的压实密度和更好的循环性能。
2、尽管具有这些优点,但单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仍然存在固有的缺点,如初始库仑效率低,循环过程中持续的容量和电压退化。尤其是在初始充电过程中,li2mno3会发生不可逆活化反应,导致容量损失显著。这种容量损失是不可逆的,对电池的整体性能影响很大。这些弱点主要是由于不可逆的氧释放、tm离子迁移和正极-电解质界面副反应。
3、掺杂和表面改性是解决这些问题和提高单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性能的两种有效策略。表面改性技术相对于其他改性手段具有显著优势,其能够在正极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减少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从而缓解副反应的产生,提高首次库伦效率,同时还能有效增强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防止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变化,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稳定性。
4、然而,大多数表面改性材料不能明显提高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寿命,且存在制备工艺流程复杂繁琐、机械强度低、表面包覆不均匀等问题,除此之外,对湿法化学法原位改性也少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富锂锰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盐、钴盐和锰盐的摩尔比为0.1~0.3:0.1~3:0.3~0.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盐为硫酸镍、硝酸镍、乙酸镍和氯化镍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锂锰基前驱体、锂源和熔盐的质量比为1.5~2:0.5~1: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氮化锂、氢化锂、氧化锂、氨基化锂、甲基锂和已基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富锂锰基氧化物材料和表面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0.01~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改性剂为磷酸二氢铵,其溶解后的浓度为0.1~1mol/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表面改性剂在单晶富锂锰基氧化物材料表
9.一种经表面改性处理的富锂锰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改性方法制备得到。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富锂锰正极材料在制备电极材料或锂离子电池中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锂锰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盐、钴盐和锰盐的摩尔比为0.1~0.3:0.1~3:0.3~0.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盐为硫酸镍、硝酸镍、乙酸镍和氯化镍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锂锰基前驱体、锂源和熔盐的质量比为1.5~2:0.5~1: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氮化锂、氢化锂、氧化锂、氨基化锂、甲基锂和已基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罗晓霜,杨鹏,杨昊睿,王明珊,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