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
技术介绍
1、划分地震层序首先就是要识别限定地震层序的界面。按照层序定义,地震层序边界可以理解为不整合面或与之可以对比的整合面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根据地质事件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应将反射波组间的相互关系划分为协调(整一)关系和不协调(不整一)关系两种类型。协调关系相当于地质上的整合接触关系,不协调关系相当于地质上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2、地震层序边界是通过分析地震剖面上表征不协调关系的反射终止类型来加以识别的。指示层序底界面的反射终止类型有上超(onlap)和下超(dowmlap),指示层序顶界的反射型式有削截(truncation)、顶超(toplap)。虽然这些标志是众所周知的,但在层序地层中,又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3、目前,常用的河流相地层划分方法普遍基于高程差,通过选取等时基准截面、设置垂向采样间隔、从等时基准界面向下编制砂体发育频率曲线、等时地层界面识别曲线、确定等时地层界面以及划分等时地层单元等步骤。具体实施过程可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4、第一步:以地震剖面上特殊的反射波终止型式,即顶超、削截、上超及部分下超为划分层序的主要依据,兼顾内部总体反射特征;
5、第二步:在地震剖面上尽可能详细地识别各种不整合关系及其限定的层序,然后逐级组合成较高级的层序或层序组;
6、第三步:以骨干测网的水平叠加剖面为主,充分利用附近的偏移剖面和精细处理剖面,多方位研究波组特征,以求将不同
7、第四步:利用特征突出、可大范围追踪对比的地震波组等,控制并提高纵向上地震层序划分和横向上对比的可靠性;
8、第五步:充分利用现有的vsp资料,以vsp作为中间媒介,建立地震剖面和钻井剖面之间的联系,分析、确定各地震层序的地质属性。
9、然而,上述方法存在由于单期河道砂体厚度差异、物探精度导致层序划分等时性差、界面与砂体形态不匹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准确识别河道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本专利技术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洪泛泥岩界面为标志层,得到与地震数据高度匹配的高密度等时切片,根据砂体发育特征构建等时地层界面识别标志,因此有效降低河流相砂组地震层序划分的多解性。本专利技术在等时地层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地震同向轴形态与井上砂体特征对划分方案进行调整,单元划分结果更客观、精细,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河流相砂组地震层序划分。
2、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地震层序精细标定步骤,获取研究工区的钻井数据、测井数据和地震资料,进行合成记录标定及地震层序精细标定;
5、s2、井震结合层序划分及对比步骤,利用标准井进行测井层序的划分,基于层序地层学研究理论基础,在合成记录标定和各地层界面识别的基础上,开展连井层序地层地震反射层识别对比,确定地震反射特征及单井层序划分方案;
6、s3、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建模步骤,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断层解释、地层解释,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框架模型,即等时地层模型;在等时地层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研究需要和解释成果,抽取目的层位的层面,建立目的层的高密度等时切片;
7、s4、匹配追踪算法下的高分辨率分频砂体识别步骤,针对目的层频率选取高、中、低频率,使用匹配追踪算法,得到高分辨的单频体;将单频体进行rgb三色融合,得到一套对砂体反射敏感的数据体及基于等时地层模型下的分频融合切片;
8、s5、高密度等时切片控制下的砂层组界面提取步骤,综合考虑等时性较为准确的标志层、在全局层序框架基础上设定目的层顶底窗口中,制作高密度层位堆;在高密度等时地层切片上,将匹配追踪方法单频体及其他表征砂体平面展布的数据体作为输入提取各种属性平面,按照属性切片平面上河道所表现出的河道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和河道外形出现顺序,确定河道顶底等时面,提取的一系列高密度的等时层序解释层位,形成砂层组的层序界面。
9、进一步优选的,s1步骤中,进行合成记录标定时,采用声波合成记录标定,并按照设定原则进行声波合成记录标定,所述设定原则包括沿轨迹提取地震道,井旁道估算子波,强相位优先,以及主测线、联络线联合对比标定。
10、更进一步优选的,在合成记录标定时,注意层序界面的标志特征与砂层组的反射特征,使合成地震记录的波组特征与井旁道的地震波组反射相近,确保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正确关联。
11、进一步优选的,s1步骤中,进行合成记录标定前,对测井曲线进行评价、质量控制、编辑、校正和重构的处理流程。
12、更进一步优选的,测井曲线的校正方法包括人工编辑、滤波处理或校正处理,其中,所述人工编辑是指,对于曲线中的异常值进行逐点校正,将一恒定值加到曲线某一深度段或全井段的振幅上,将给定的深度段的振幅至乘以恒定值;
13、所述滤波处理是指,采用中值滤波和带通滤波的方法消除曲线中的奇异点,达到平滑曲线的目的;
14、所述校正处理是指,利用地震测井资料与整体声波测井资料求误差,求取误差曲线后,由此误差曲线校正原来的声波测井曲线。
15、进一步优选的,s1步骤中,地震层序精细标定过程中,地震子波的频率由井旁地震记录的频率和频带宽度确定,地震子波的相位与震源及地震的分辨率有关。
16、更进一步优选的,分析井周围地震道数据的主频,以此确定地震子波的频率,然后选取零相位地震子波,最后通过调节地震子波的主频和相位,使合成记录与地震道达到最佳匹配。
17、进一步优选的,s2步骤中,采用全局模控构造建模技术进行研究工区地震反射界面的解释、断层精细解释和砂体识别与雕刻。
18、更进一步优选的,s2步骤中基于层序地层学研究理论基础,在合成记录标定和各地层界面识别的基础上,开展连井层序地层地震反射层识别对比,确定地震反射特征及单井层序划分方案,具体是指,首先在标准井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建立骨架连井地层对比剖面;其次,确定连续可对比追踪的地震反射界面,建立连井地震格架剖面。
19、进一步优选的,s3步骤中,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框架模型,具体是指,在断层及骨架剖面层位解释基础上,基于地震数据相似性及地质一致性的成本函数,采用基于全局最优法的对地震数据体进行空间解构,在大量可能的层序地层框架中选取最优的结构,直接从地震数据当中建立地震层序地层框架模型,进行层位追踪解释。
20、更进一步优选的,首先建立模型面元网格,将步长定义内的局部道数据所形成的面元当作最基础的对象单元;面元点的相互连接是基于地震数据相似性及地质一致性的成本函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进行合成记录标定时,采用声波合成记录标定,并按照设定原则进行声波合成记录标定,所述设定原则包括沿轨迹提取地震道,井旁道估算子波,强相位优先,以及主测线、联络线联合对比标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成记录标定时,注意层序界面的标志特征与砂层组的反射特征,使合成地震记录的波组特征与井旁道的地震波组反射相近,确保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正确关联。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进行合成记录标定前,对测井曲线进行评价、质量控制、编辑、校正和重构的处理流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测井曲线的校正方法包括人工编辑、滤波处理或校正处理,其中,所述人工编辑是指,对于曲线中的异常值进行逐点校正,将一恒定值加到曲线某一深度段或全井段的
6.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地震层序精细标定过程中,地震子波的频率由井旁地震记录的频率和频带宽度确定,地震子波的相位与震源及地震的分辨率有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井周围地震道数据的主频,以此确定地震子波的频率,然后选取零相位地震子波,最后通过调节地震子波的主频和相位,使合成记录与地震道达到最佳匹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采用全局模控构造建模技术进行研究工区地震反射界面的解释、断层精细解释和砂体识别与雕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基于层序地层学研究理论基础,在合成记录标定和各地层界面识别的基础上,开展连井层序地层地震反射层识别对比,确定地震反射特征及单井层序划分方案,具体是指,首先在标准井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建立骨架连井地层对比剖面;其次,确定连续可对比追踪的地震反射界面,建立连井地震格架剖面。
10.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或8或9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框架模型,具体是指,在断层及骨架剖面层位解释基础上,基于地震数据相似性及地质一致性的成本函数,采用基于全局最优法的对地震数据体进行空间解构,在大量可能的层序地层框架中选取最优的结构,直接从地震数据当中建立地震层序地层框架模型,进行层位追踪解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建立模型面元网格,将步长定义内的局部道数据所形成的面元当作最基础的对象单元;面元点的相互连接是基于地震数据相似性及地质一致性的成本函数,采用基于全局最优法对地震数据体进行空间解构,在大量可能的层序地层框架中选取最优的结构,在同时考虑地震反射特征、地层沉积全局一致性、沉积厚度、地层继承性的地震、地质综合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全局思维模式,将整个三维地震数据体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解释方案和解释模式基于整个三维数据体所包含的地震和地质信息,准确建立相对等时框架模型,自动完成层位追踪解释;将相同的地质年代值连起来,得到一个等时的层面,无数等时层面的堆叠体,形成等时地层模型。
12.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或8或9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S5步骤中,在高密度等时地层切片上,将以匹配追踪方法进行谱分解得到的单频体及其它成果数据体作为输入提取各种属性平面,按照属性切片平面上河道所表现出的河道砂体的“顶谷底峰”的地震响应特征和河道外形出现顺序,确定了河道顶底等时面,提取该时窗内单期河道的属性体,从而刻画各期河道横向展布和纵向叠置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进行合成记录标定时,采用声波合成记录标定,并按照设定原则进行声波合成记录标定,所述设定原则包括沿轨迹提取地震道,井旁道估算子波,强相位优先,以及主测线、联络线联合对比标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成记录标定时,注意层序界面的标志特征与砂层组的反射特征,使合成地震记录的波组特征与井旁道的地震波组反射相近,确保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正确关联。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进行合成记录标定前,对测井曲线进行评价、质量控制、编辑、校正和重构的处理流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测井曲线的校正方法包括人工编辑、滤波处理或校正处理,其中,所述人工编辑是指,对于曲线中的异常值进行逐点校正,将一恒定值加到曲线某一深度段或全井段的振幅上,将给定的深度段的振幅至乘以恒定值;
6.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地震层序精细标定过程中,地震子波的频率由井旁地震记录的频率和频带宽度确定,地震子波的相位与震源及地震的分辨率有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井周围地震道数据的主频,以此确定地震子波的频率,然后选取零相位地震子波,最后通过调节地震子波的主频和相位,使合成记录与地震道达到最佳匹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采用全局模控构造建模技术进行研究工区地震反射界面的解释、断层精细解释和砂体识别与雕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河道砂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划分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雨,文龙,谢继容,关旭,张宇生,王小娟,洪海涛,韦腾强,陈双玲,张晓丽,肖尧,吴长江,张福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