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97271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胶粘剂材料。制备八面体配体修饰的CNC复合物,按配比称取丙烯酸酯共聚物主体树脂、偶极响应丙烯酸酯单体、溶剂和分散剂并混合,加入光引发剂,氮气保护下进行UV预聚合,加入离子传输介质、增粘树脂和抗析出剂,升温,高速剪切乳化,降温,加入八面体配体修饰的CNC复合物,反应制得胶粘剂;将胶粘剂涂布于经等离子处理的PET离型膜,热风干燥,将等离子处理的PET离型膜贴合在胶粘层的另一面,并进行二次UV固化,得到通电后失粘胶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通电后失粘胶带具有粘附力强、灵敏响应、通电前后剥离力差异显著、无剥离残留、循环稳定和通电损耗少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粘剂材料,具体为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通电后失粘胶带作为一种智能粘接材料,近年来在电子元器件临时固定、智能包装动态密封、金属加工用重复定位胶带及医疗电极贴片等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现有技术中,通电后失粘胶带仍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电解质迁移导致的界面残留问题突出,在精密电子元件表面易形成导电性残留物;其二,剥离力调控幅度不足,通电前后粘附力差值较小,难以满足高精度定位需求;其三,循环稳定性差,经少数次电压循环后常出现粘性衰减或电极钝化现象。市场亟需开发一种兼具快速响应特性、循环稳定性、无剥离残留、通电前后显著剥离力差异的通电后失粘胶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包括胶粘层以及上下离型层,胶粘层由胶粘剂构成,胶粘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4、丙烯酸酯共聚物主体树脂 60-70份;

5、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 12-18份;

6、偶极响应丙烯酸酯单体 8-12份;

7、八面体配体修饰的cnc复合物 6.5-10份;

8、溶剂 20-30份;

9、增粘树脂 6-10份;

10、抗析出剂 1-2份;

11、分散剂 0.9-1.5份。

<p>12、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主体树脂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中丙烯酸羟丙酯的含量为8-12%,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3、a1、在氮气气氛下依次将甲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和链转移剂加入四口烧瓶,升温至65℃,在300r/min的转速条件下搅拌;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1中,所述链转移剂为正十二硫醇;

15、a2、将引发剂溶解于甲苯中得到引发剂溶液,将引发剂溶液通过恒压滴液漏斗在1h内缓慢滴加至步骤a1的四口烧瓶内,在65℃及搅拌条件下反应4h,升温至75℃反应2h,升温至85℃反应1h,得到混合溶液;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2中,所述引发剂与甲苯的用量比为1g:10ml,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引发剂的用量是丙烯酸异冰片酯和丙烯酸羟丙酯总质量的0.5%;

17、a3、混合溶液降温至40℃,加入吸附剂搅拌30min,得到粗品溶液,将粗品溶液倾倒入正己烷中沉淀,反复过滤沉淀三次,在50℃下真空干燥24h,得到透明的弹性颗粒丙烯酸酯共聚物主体树脂;

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3中,所述吸附剂为97%硅藻土和3%活性炭;所述吸附剂的用量是混合溶液总质量的2-3%;所述粗品溶液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9-11)。

19、需要说明的是,丙烯酸异冰片酯的刚性环状结构提供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赋予胶粘剂优异的抗蠕变性和内聚力,其疏水性可减少环境湿度对粘附力的影响,丙烯酸羟丙酯的羟基和丙烯酸异冰片酯的酯基形成分子间氢键,构建可逆的物理交联网络;非通电时氢键网络的存在保证了较高的剥离强度,通电时电场诱导偶极子(丙烯酸羟丙酯的羟基和丙烯酸异冰片酯的酯基)重排,键能降低,氢键被破坏,整个过程利用氢键的可逆性实现响应性。

20、需要再次说明的是,丙烯酸异冰片酯需要通过碱性氧化铝柱的预处理步骤以去除材料本身出厂自带的阻聚剂。

21、进一步的,在a1中,甲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和正十二硫醇的用量比为(160-180)ml:70g:30g:0.1g。

22、进一步的,所述偶极响应丙烯酸酯单体为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单体或乙氧化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单体。

23、需要说明的是,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单体或乙氧化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单体能够增强胶粘剂的附着力为固化后的胶粘剂提供韧性,调节体系粘性,乙氧化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单体在保持上述有效特性之外还消除了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单体的刺激性和气味;其中的四氢呋喃杂化环的氧原子具有高电子密度,其偶极特性在外场调控下呈现可逆响应,未通电时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单体的偶极矩随机分布,醚键氧和酯基的极性基团与可与贴合的基材表面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形成强相互作用,通电时醚键氧(负电端)向正极移动,酯基的羰基(正电端)向负极移动,导致分子整体偶极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偶极矩方向翻转,削弱与贴合基材表面的范德华力,界面结合力降低;其中的醚键提供旋转自由度,促进电场下的分子链重排。

24、需要再次说明的是,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单体的偶极矩翻转,极性基团远离贴合基材表面,表面能降低,接触角增大,界面湿润性降低,粘附功下降,并与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中1-乙基-3-甲基咪唑离子的烷基链形成的物理界面滑移层协同起到减少贴合表面残留胶痕的作用。

25、进一步的,所述溶剂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四氢呋喃,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7:3。

26、进一步的,所述增粘树脂为氢化c9石油树脂。

27、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氢化c9石油树脂能够起到提高粘性和热稳定性的作用,氢化导致双键减少,从而避免与离子液体发生反应,另一方面,氢化c9石油树脂的柔性链与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中丙烯酸异冰片酯的刚性结构互补,降低循环损耗。

28、进一步的,所述抗析出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

29、需要说明的是,聚环氧乙烷链段的醚氧键与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离子络合,束缚阴离子迁移;聚二甲基硅氧烷链段自发迁移至界面形成厚阻隔层,大幅降低离子渗透率,形成表面屏障,抑制通电后电解质析出。同时,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的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离子的体积较大,也能一定程度上抑制析出。

30、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聚氧乙烯月桂醚或氟代烷基环氧及其加成物。

31、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s1、将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分散于四氢呋喃中,超声均质化30min,加入2,2-联吡啶-4,4-二醇和对甲苯磺酸,在60℃及500r/min转速搅拌条件下反应5-8h,离心、沉淀、洗涤,得到联吡啶基团修饰cnc,将联吡啶基团修饰cnc分散于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加入乙酰丙酮铁,室温及800r/min转速搅拌条件下反应12h下,制得八面体配体修饰的cnc复合物;

3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2,2-联吡啶-4,4-二醇和乙酰丙酮铁的质量比为(4-6):(1.92-2.88):(0.6-1);所述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四氢呋喃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质量比为1g:40ml:10ml;所述对甲苯磺酸的用量是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四氢呋喃和2,2-联吡啶-4,4-二醇总质量的0.1%;

34、需要说明的是,四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包括胶粘层以及上下离型层,胶粘层由胶粘剂构成,其特征在于:胶粘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主体树脂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中丙烯酸羟丙酯的含量为8-12%,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中,甲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和链转移剂的用量比为(160-180)mL:70g:30g:0.1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极响应丙烯酸酯单体为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单体或乙氧化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单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四氢呋喃,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7: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树脂为氢化C9石油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析出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氧乙烯月桂醚或氟代烷基环氧或其加成物。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通电后失粘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在电子元器件、智能包装、金属使用场景用重复使用胶带和医疗电极贴片领域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包括胶粘层以及上下离型层,胶粘层由胶粘剂构成,其特征在于:胶粘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主体树脂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中丙烯酸羟丙酯的含量为8-12%,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中,甲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和链转移剂的用量比为(160-180)ml:70g:30g:0.1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电后失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极响应丙烯酸酯单体为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单体或乙氧化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单体。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四海车荣升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