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造楼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
技术介绍
1、空中造楼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设备平台及配套建造技术,是智能控制的大型组合式机械设备平台,质量优良、周期可控、成本经济、绿色环保的现浇装配式建造技术。“空中造楼机”外形看起来是一个蓝色幕布包括的大平台,环着大楼一圈,内部则形成一个封闭、安全的作业空间,工人在造楼机内进行各个模块施工。造楼机与楼体通过一个个提前布好的支点链接。一层楼建造完成后,工程师在控制后台进行操控,“空中造楼机”整体顶升,以便工人继续往上建楼。“空中造楼机具有施工速度快、安全性高、机械化程度高、节省劳动力等多项优点。
2、例如申请号为202411428646.x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了一种空中造楼机及造楼方法,属于特种建筑设备
,固定在地面上的基础座,基础座上设有基础节体,基础节体上通过高强度螺栓重复固定安装,重复安装后的基础节体形成支撑桁架体,支撑桁架体的顶端设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上安装有随行桁架体,随行桁架体上安装有下部平台板和上部平台板,下部平台板上和上部平台板外均装配有护壳模板,护壳模板相互围合形成封闭的框形,随行桁架体的顶端侧壁上固定有横向支撑架,能够减轻楼层建筑四周的提升装置的提升压力,利用辅助升降杆来减轻提升时的压力,并且通过设置在随行桁架体上的稳定液压杆来使上部平台板、下部平台板以及随行桁架体更加稳定,避免发生晃动。但是在实际使用用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造楼机均未设置凿毛机器人,采用人工对混凝土的施工面进行凿毛处理,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造楼机均未设置凿毛机器人,采用人工对混凝土的施工面进行凿毛处理,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包括造楼机本体和凿毛机器人本体,所述造楼机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侧设置有滑道,所述凿毛机器人本体包括行走机构、跨障机构、避障机构和凿毛机构,所述凿毛机器人本体的顶端通过行走机构与所述横梁上的滑道配合,所述凿毛机器人本体的底端通过凿毛机构与混凝土工作面配合。
4、进一步的,所述造楼机本体包括下平台板、上平台板和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设置在地面上支撑桁架体上,所述提升装置上安装有随行桁架体,所述随行桁架体上安装有下平台板和上平台板,所述下平台板和上平台板上均装配有护壳模板;所述造楼机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所述横梁。
5、进一步的,所述跨障机构设置在所述行走机构的下端,所述避障机构设置在所述跨障机构的下端,所述凿毛机构设置在所述避障机构的下端。
6、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立板、上部限位轮和下部限位轮,所述上部限位轮和下部限位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立板上,所述上部限位轮与所述横梁上的滑道的上表面配合,所述下部限位轮与所述横梁上的滑道的下表面配合。
7、进一步的,所述立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立板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所述连接梁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跨障机构连接;所述上部限位轮通过立板外侧的第一电机驱动。
8、进一步的,所述跨障机构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提升螺杆,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提升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横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提升螺杆配合的齿轮箱,所述齿轮箱通过侧面的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第一横板滑动配合。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板上滑动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焊接设置有压片,所述立柱的顶端焊接设置有限位头,所述立柱上套设有与所述压片和第二横板配合的弹簧;所述压片与所述避障机构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避障机构包括第三横板和丝杠,所述第三横板的下端通过凸耳设置有丝杠和滑杆,所述丝杠通过凸耳外侧的第三电机驱动,所述丝杠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杠螺纹配合,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板的下表面滑动配合,所述滑杆上滑动设置有与所述凿毛机构连接的吊环,所述吊环与所述滑块通过钢丝绳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凿毛机构包括u型架和底板所述u型架内铰接连接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与偏心块连接,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焊接设置有与混凝土工作面配合的锥头。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横板配合的行程开关。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14、本专利技术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在横梁上设置能够行走、提升和避障的凿毛机器人本体,有效提升了凿毛效率;本专利技术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的凿毛机器人本体通过行走机构与横梁上的滑道配合,行走机构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取代了人力拖动,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的凿毛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跨障机构,能够通过提升螺杆将凿毛机构进行提升,跨越混凝土工作面上的预留钢筋,工作效率更高;本专利技术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的的凿毛机器人本体上的跨障机构能够通过提升螺杆给凿毛机构提供压力,提升凿毛深度;本专利技术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的凿毛机器人本体设置有避障机构,避障机构能够实现凿毛机构的左右移动,在躲避障碍的同时也能提升作业面积。总的来说,本专利技术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设计巧妙,功能实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造楼机均未设置凿毛机器人,采用人工对混凝土的施工面进行凿毛处理,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造楼机本体(1)和凿毛机器人本体(2),所述造楼机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横梁(106),所述横梁(106)的两侧设置有滑道(107),所述凿毛机器人本体(2)包括行走机构(21)、跨障机构(22)、避障机构(23)和凿毛机构(24),所述凿毛机器人本体(2)的顶端通过行走机构(21)与所述横梁(106)上的滑道(107)配合,所述凿毛机器人本体(2)的底端通过凿毛机构(24)与混凝土工作面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楼机本体(1)包括下平台板(101)、上平台板(102)和提升装置(103),所述提升装置(103)设置在地面上支撑桁架体(104)上,所述提升装置(103)上安装有随行桁架体,所述随行桁架体上安装有下平台板(101)和上平台板(102),所述下平台板(101)和上平台板(102)上均装配有护壳模板(105);所述造楼机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所述横梁(1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障机构(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21)包括立板(2101)、上部限位轮(2102)和下部限位轮(2103),所述上部限位轮(2102)和下部限位轮(2103)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立板(2101)上,所述上部限位轮(2102)与所述横梁(106)上的滑道(107)的上表面配合,所述下部限位轮(2103)与所述横梁(106)上的滑道(107)的下表面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1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立板(2101)之间通过连接梁(2105)连接,所述连接梁(2105)的下端通过连接杆(2106)与所述跨障机构(22)连接;所述上部限位轮(2102)通过立板(2101)外侧的第一电机(2104)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障机构(22)包括第一横板(2204)、第二横板(2205)和提升螺杆(2201),所述第二横板(2205)的上表面与所述提升螺杆(22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2204)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2205)的上方,所述第二横板(2205)上设置有与所述提升螺杆(2201)配合的齿轮箱(2202),所述齿轮箱(2202)通过侧面的第二电机(2203)驱动,所述第二横板(2205)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导向杆(2206),所述导向杆(2206)与所述第一横板(2204)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板(2205)上滑动设置有立柱(2208),所述立柱(2208)的底端焊接设置有压片(2210),所述立柱(2208)的顶端焊接设置有限位头(2209),所述立柱(2208)上套设有与所述压片(2210)和第二横板(2205)配合的弹簧(2207);所述压片(2210)与所述避障机构(2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障机构(23)包括第三横板(2301)和丝杠(2303),所述第三横板(2301)的下端通过凸耳(2302)设置有丝杠(2303)和滑杆(2304),所述丝杠(2303)通过凸耳(2302)外侧的第三电机(2305)驱动,所述丝杠(2303)上设置有滑块(2306),所述滑块(2306)与所述丝杠(2303)螺纹配合,所述滑块(2306)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板(2301)的下表面滑动配合,所述滑杆(2304)上滑动设置有与所述凿毛机构(24)连接的吊环(2308),所述吊环(2308)与所述滑块(2306)通过钢丝绳(2307)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凿毛机构(24)包括U型架(2401)和底板(2404)所述U型架(2401)内铰接连接有双头电机(2403),所述双头电机(2403)的两个输出端与偏心块(2402)连接,所述底板(2404)的下表面上焊接设置有与混凝土工作面配合的锥头(240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2204)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横板(2205)配合的行程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造楼机本体(1)和凿毛机器人本体(2),所述造楼机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横梁(106),所述横梁(106)的两侧设置有滑道(107),所述凿毛机器人本体(2)包括行走机构(21)、跨障机构(22)、避障机构(23)和凿毛机构(24),所述凿毛机器人本体(2)的顶端通过行走机构(21)与所述横梁(106)上的滑道(107)配合,所述凿毛机器人本体(2)的底端通过凿毛机构(24)与混凝土工作面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楼机本体(1)包括下平台板(101)、上平台板(102)和提升装置(103),所述提升装置(103)设置在地面上支撑桁架体(104)上,所述提升装置(103)上安装有随行桁架体,所述随行桁架体上安装有下平台板(101)和上平台板(102),所述下平台板(101)和上平台板(102)上均装配有护壳模板(105);所述造楼机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所述横梁(1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障机构(22)设置在所述行走机构(21)的下端,所述避障机构(23)设置在所述跨障机构(22)的下端,所述凿毛机构(24)设置在所述避障机构(23)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21)包括立板(2101)、上部限位轮(2102)和下部限位轮(2103),所述上部限位轮(2102)和下部限位轮(2103)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立板(2101)上,所述上部限位轮(2102)与所述横梁(106)上的滑道(107)的上表面配合,所述下部限位轮(2103)与所述横梁(106)上的滑道(107)的下表面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1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立板(2101)之间通过连接梁(2105)连接,所述连接梁(2105)的下端通过连接杆(2106)与所述跨障机构(22)连接;所述上部限位轮(2102)通过立板(2101)外侧的第一电机(2104)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智能凿毛机器人的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障机构(2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敏捷,袁绪冲,姚东方,曹瑞雪,彭宏伟,徐宁,韩飞落,吕朝乾,李冬,丁胡应,秦天保,冯超超,高媛,常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