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及其加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720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针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其中所述面料设有针织而成的仿梭织斜纹花型;花型的最小循环单位由八个线圈横列、四个线圈纵行组成;具体的,其第一、第五横路穿棉/丝混纺纱,第二、第六横路穿4C凹槽涤纶纱,第三、第七横路穿棉/丝/羊毛混纺纱,第四、第八横路穿涤纶/氨纶包芯纱;一个循环单位中单数横路穿短纤纱,偶数横路穿比单数横路短纤纱更粗的长丝纱。本发明专利技术面料通过独特的针织工艺配合独特的染色工艺,巧妙地模拟了梭织面料的外观与特性,既保留了梭织面料厚重坚实的形式美感,又兼具针织面料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来说涉及纺织针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梭织面料以其出色的尺寸稳定性和硬挺质感,成为制作正装及高档服饰的理想选择,但在透气性与舒适性上,其表现略逊于针织面料。随着消费理念的日益提升,传统的梭织面料愈难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设计一款模拟梭织面料的外观与特性,保留针织面料性能优势的织物,成为针织面料的设计研发的一条新路径。

2、如中国专利cn114892329a,一种弹性可控的仿梭织哔叽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其所述的方法是采用棉纱、涤纶纱、氨纶纱为原料,以纬编添纱组织的结构在圆纬机上进行织造;通过复合组织实现针织仿梭织哔叽的斜纹纹理;其中,复合组织是由6路成圈系统编织一个完全组织,2、4、6路成圈;1、3、5路成圈+浮线;浮线线圈配置棉纱显露在工艺反面作为服用正面,形成仿梭织二上一下斜纹哔叽;针织成圈线圈配置涤纶和氨纶显露在工艺正面作为服用反面,利用添纱结构形成底布组织,且工艺正面为涤纶与氨纶添纱结构的线圈面。该专利技术的面料具有仿梭织哔叽面料的效果,在工艺反面即服用正面形成仿梭织二上一下斜纹哔叽,工艺正面为涤纶与氨纶添纱结构的线圈面,布面平整亲肤性好,且制备方式简单。该专利虽然通过成圈、浮线结构模仿梭织面料外观,但其布面平整,并未能凸显梭织面料的厚重、坚实特性,仿梭织外观效果较差。

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3、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所述面料设有针织而成的仿梭织斜纹花型,其正面呈现左斜纹外观;所述花型的最小循环单位由八个线圈横列、四个线圈纵行组成;具体的,其第一横路、第五横路穿棉/丝混纺纱,第二横路、第六横路穿4c凹槽涤纶纱,第三横路、第七横路穿棉/丝/羊毛混纺纱,第四横路、第八横路穿涤纶/氨纶包芯纱;所述一个循环单位中单数横路穿短纤纱,偶数横路穿比单数横路短纤纱更粗的长丝纱,在三个成圈线圈嵌套的三圈组织中,长丝纱成圈于中间位置,两个短纤纱成圈于上下位置,在两个成圈线圈嵌套的两圈组织中,长丝纱和短纤纱成圈于上下位置,所述三圈组织、两圈组织均呈斜向排列。

5、优选的,所述三圈组织采用单针双列集圈结构从相邻线圈上抽拉纱线以凸出显示。

6、优选的,所述棉/丝混纺纱为50s/1-60s/1,90%棉+10%桑蚕丝;所述4c凹槽涤纶纱为120d-150d,100%涤纶;所述棉/丝/羊毛混纺纱为50s/1-60s/1,70%棉+20%桑蚕丝+10%羊毛;所述涤纶/氨纶包芯纱为120d-150d,85%涤纶+15%氨纶。

7、优选的,所述面料的组成为45%棉+41%聚酯纤维+5%桑蚕丝+5%羊毛+4%氨纶,其纵密度140横列/5cm,横密度85纵行/5cm。

8、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织造→预定型→烧毛→酶精练→冷堆碱练漂→壳聚糖改性→脱水烘干→染色→烧毛→柔软定型→预缩→成品;其中,所述织造得到的胚布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所述酶精练、冷堆碱练漂用于去除杂质并提高胚布光洁度、润湿、渗透性能,以便于后道染色;所述壳聚糖改性包括将胚布先后两次浸渍壳聚糖溶液,脱水烘干,以全面增强纤维对活性染料的吸附能力;所述染色包括胚布的三次上色过程,第一次上色采用分散染料,第二次上色和第三次上色均采用异双活性基活性染料。

9、优选的,所述第一次上色时,胚布浸入第一染液中,先加入低温染色促染剂,再加入分散染料、分散匀染剂、羊毛保护剂,浴比1:20,调节ph值至4.5-5.5进行染色。

10、优选的,所述第二次上色前,先对胚布进行还原清洗,然后将胚布浸入含有异双活性基活性染料、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第二染液,浴比1:20,调节ph值至5;搅拌后,加入元明粉,升温至60℃,升温速率1.5℃/min,保温30-35min进行第二次上色。

11、优选的,所述第三次上色时,继续往第二染液中加入异双活性基活性染料、渗透剂、羊毛缓染剂、羊毛保护剂、元明粉,浴比1:20,调节ph值至11进行第三次上色。

12、优选的,所述第三次上色后,采用无醛固色剂、抗皱整理剂对胚布进行固色;水洗、超声波皂洗后进入烧毛工序。

13、优选的,所述柔软定型是采用非离子性硅油柔软剂,二浸二轧胚布后进行定型烘干,定型烘干温度120-125℃,时间40-60s。

14、本专利技术形成的针织仿梭织斜纹面料在单数路所穿的短纤纱比偶数路所穿的长丝纱更细,在有三个成圈线圈嵌套的位置,长丝纱成圈于中间位置,从织物的横切面看,该位置线圈最为凸出,其上下两个短纤纱成圈的位置从横切面看高度略低于该长丝纱成圈位置;并且,进一步利用单针双列集圈结构从相邻线圈上抽拉纱线,使得有三个成圈线圈嵌套的三圈组织位置(浅灰色)比有两个成圈线圈嵌套的两圈组织位置(深灰色)更凸出,使织物的斜纹外观具有立体的层次,立体和层次感使面料外观更具厚重、坚实视觉效果,仿梭织效果更佳。

15、同时,为放大这种立体、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的,采用针对性的多层次匹染工艺,利用短纤混纺纱和长丝纱、成圈和集圈的反光效果存在的差异,配合三次上色过程在针织物上形成特定的阴影效应,进一步增强视觉立体效果,使仿梭织效果更逼真。

16、本专利技术使用多种不同特性的混纺纱混织具有经典梭织物的外观的针织面料,通过成圈、集圈三角的特殊排列,配合特定的穿纱方式使面料具有以下优势:

17、一是短纤纱和长丝纱间隔设置,降低勾丝风险;不仅反面浮线短不易勾丝,短纤纱与长丝纱交替穿纱的方式,在织物正面长丝纱线圈间隔开,更不易被尖锐物品勾出,因此织物正、反面均能有效避免勾丝。

18、二是各类原料充分发挥性能优势:如棉、丝、毛混纺纱穿着舒适;4c凹槽涤纶具有吸湿速干特性;凉感涤纶/氨纶包芯纱能提供接触凉感功能。

19、三是成圈和集圈交替的过程中,由于分纱和弯纱的不均匀性可以由上下线圈分担,有利于提高整个针织物的线圈均匀性。

20、本专利技术多组分纤维在染色加工中存在染色同色性和重演性差的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试验选择最优染料组合,即低温分散染料+异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分步染色,较低温度染色,节约能源。染色时先酸性浴染聚酯纤维,再通过碱剂调节染浴酸碱性,分两步实现活性染料对棉、丝、毛纤维的同色染色与匀染,提高各类纤维的染色稳定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设有针织而成的仿梭织斜纹花型,其正面呈现左斜纹外观;所述花型的最小循环单位由八个线圈横列、四个线圈纵行组成;具体的,其第一横路、第五横路穿棉/丝混纺纱,第二横路、第六横路穿4C凹槽涤纶纱,第三横路、第七横路穿棉/丝/羊毛混纺纱,第四横路、第八横路穿涤纶/氨纶包芯纱;所述一个循环单位中单数横路穿短纤纱,偶数横路穿比单数横路短纤纱更粗的长丝纱,在三个成圈线圈嵌套的三圈组织中,长丝纱成圈于中间位置,两个短纤纱成圈于上下位置,在两个成圈线圈嵌套的两圈组织中,长丝纱和短纤纱成圈于上下位置,所述三圈组织、两圈组织均呈斜向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圈组织采用单针双列集圈结构从相邻线圈上抽拉纱线以凸出显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丝混纺纱为50s/1-60s/1,90%棉+10%桑蚕丝;所述4C凹槽涤纶纱为120D-150D,100%涤纶;所述棉/丝/羊毛混纺纱为50s/1-60s/1,70%棉+20%桑蚕丝+10%羊毛;所述涤纶/氨纶包芯纱为120D-150D,85%涤纶+15%氨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组成为45%棉+41%聚酯纤维+5%桑蚕丝+5%羊毛+4%氨纶,其纵密度140横列/5cm,横密度85纵行/5cm。

5.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织造→预定型→烧毛→酶精练→冷堆碱练漂→壳聚糖改性→脱水烘干→染色→烧毛→柔软定型→预缩→成品;其中,所述织造得到的胚布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所述酶精练、冷堆碱练漂用于去除杂质并提高胚布光洁度、润湿、渗透性能,以便于后道染色;所述壳聚糖改性包括将胚布先后两次浸渍壳聚糖溶液,脱水烘干,以全面增强纤维对活性染料的吸附能力;所述染色包括胚布的三次上色过程,第一次上色采用分散染料,第二次上色和第三次上色均采用异双活性基活性染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上色时,胚布浸入第一染液中,先加入低温染色促染剂,再加入分散染料、分散匀染剂、羊毛保护剂,浴比1:20,调节pH值至4.5-5.5进行染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上色前,先对胚布进行还原清洗,然后将胚布浸入含有异双活性基活性染料、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第二染液,浴比1:20,调节pH值至5;搅拌后,加入元明粉,升温至60℃,升温速率1.5℃/min,保温30-35min进行第二次上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上色时,继续往第二染液中加入异双活性基活性染料、渗透剂、羊毛缓染剂、羊毛保护剂、元明粉,浴比1:20,调节pH值至11进行第三次上色。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上色后,采用无醛固色剂、抗皱整理剂对胚布进行固色;水洗、超声波皂洗后进入烧毛工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定型是采用非离子性硅油柔软剂,二浸二轧胚布后进行定型烘干,定型烘干温度120-125℃,时间40-60s。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设有针织而成的仿梭织斜纹花型,其正面呈现左斜纹外观;所述花型的最小循环单位由八个线圈横列、四个线圈纵行组成;具体的,其第一横路、第五横路穿棉/丝混纺纱,第二横路、第六横路穿4c凹槽涤纶纱,第三横路、第七横路穿棉/丝/羊毛混纺纱,第四横路、第八横路穿涤纶/氨纶包芯纱;所述一个循环单位中单数横路穿短纤纱,偶数横路穿比单数横路短纤纱更粗的长丝纱,在三个成圈线圈嵌套的三圈组织中,长丝纱成圈于中间位置,两个短纤纱成圈于上下位置,在两个成圈线圈嵌套的两圈组织中,长丝纱和短纤纱成圈于上下位置,所述三圈组织、两圈组织均呈斜向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圈组织采用单针双列集圈结构从相邻线圈上抽拉纱线以凸出显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丝混纺纱为50s/1-60s/1,90%棉+10%桑蚕丝;所述4c凹槽涤纶纱为120d-150d,100%涤纶;所述棉/丝/羊毛混纺纱为50s/1-60s/1,70%棉+20%桑蚕丝+10%羊毛;所述涤纶/氨纶包芯纱为120d-150d,85%涤纶+15%氨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组成为45%棉+41%聚酯纤维+5%桑蚕丝+5%羊毛+4%氨纶,其纵密度140横列/5cm,横密度85纵行/5cm。

5.一种丝爽透气仿梭织提花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织造→预定型→烧毛→酶精练→冷堆碱练漂→壳聚糖改性→脱水烘干→染色→烧毛→柔软定型→预缩→成品;其中,所述织造得到的胚布如权利要求1-4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群连梦蓉刘红菲罗龙祥蒋毅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