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71896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属于煤层气开采集输管件检测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安全的检测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是否合格的检测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供压部、第一管路、气密及内压检测试验部和外压检测试验部,第一管路一端与供压部连接,另一端与气密及内压检测试验部、外压检测试验部连接;第一待检管件位于气密及内压检测试验部内,第一待检管件内部连通第二管路的一端,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一管路连接;第二待检管件套装在外压检测试验部的承压外管内,第二待检管件和承压外管之间的环空密封且连通第三管路的一端,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也与第一管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检测油套管或输送管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属于煤层气开采集输管件检测。


技术介绍

1、煤层气井均采用套管固井,由于井底温度、压力、流体腐蚀等地质因素以及压裂、射孔、排采等工程因素的双重影响,随着煤层气田长期的排水开发,地下深层部位地质活动加剧,地层滑移、出砂、频繁的井下作业施工、套管材质、腐蚀以及煤矿的采煤作业等诸多原因,使煤层气井下油套管工作状况变得越来越差。目前,存在油套管缺陷的气井数量及其损伤程度正极速增加,因此对于油套管缺陷的检测和分析处理能力已成为推进煤层气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外输送管线的质量检测也为煤层气的运输提供了安全保障。

2、关于油套管检测,一方面,新油套管及输送管线的出厂检测因生产厂家不同,采取的检测设备及抽样检测率均不同,使用单位在气井上应用前更需进行抽样检测,以免质量问题影响气井的产量;另一方面,重复利用的油套管及输送管线由于长时间处于特殊的工作环境,再利用前也该进行抽样检查。

3、常见的油套管损坏基本类型有套管变形、套管破裂、套管错段、腐蚀穿孔和节箍处密封性破坏等,当前全国煤层气抽采井两万余口,油套管及输送管线利用量较大,为保障煤层气井抽采及输送安全,避免套损井影响煤层气井的产能,亟需研发一套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技术平台,便于煤层气生产单位对油套管损坏的常规检测,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安全的检测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是否合格的检测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包括供压部、第一管路、气密及内压检测试验部和外压检测试验部,所述供压部包括注水泵、高压泵和高压气泵,注水泵、高压泵的进水端连接水池,注水泵、高压泵的出水端、高压气泵的出气端均与第一管路的一端连接,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气密及内压检测试验部、外压检测试验部连接;

3、所述第一管路上安装有两个卸荷阀,靠近供压部的为泵端卸荷阀,另一个为管件卸荷阀;

4、第一待检管件位于气密及内压检测试验部内,第一待检管件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密封且内部连通第二管路的一端,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一管路连接;

5、第二待检管件的一端封闭后套装在外压检测试验部的承压外管内,第二待检管件和承压外管之间的环空密封且连通第三管路的一端,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也与第一管路连接;

6、所述第二管路上安装有第一气动截止阀、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压力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表位于第一气动截止阀与第一待检管件之间;

7、所述第三管路上安装有第二气动截止阀、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表位于第二气动截止阀与第二待检管件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气密及内压检测试验部包括第一试验槽、第一轻轨和第一承载小车,第一试验槽的底部铺设有第一轻轨,多个第一承载小车行走安装在第一轻轨上,第一待检管件水平放置在第一承载小车上,第一待检管件的一端连接堵头,另一端连接套管帽,套管帽上设置有高压气进口,高压气进口与第二管路连接;

9、所述外压检测试验部包括第二试验槽、第二轻轨、第二承载小车和承压外管,第二试验槽的底部铺设有第二轻轨,多个第二承载小车行走安装在第二轻轨上,承压外管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承压外管水平放置在第二承载小车上,第二待检管件的一端连接堵头后套装在承压外管内,第二待检管件外壁与承压外管内壁之间的空间为环空,第二待检管件的另一端与承压外管的开口端通过套管头连接并将环空密封,套管头上设置有连通环空的高压流体进口,高压流体进口与第三管路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帽上还设置有排气出口,排气出口与排气阀连接,所述套管头上还设置有卸压出口,卸压出口与排水阀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试验槽的顶部两侧安装有多个第一监控摄像机,第二试验槽的顶部两侧安装有多个第二监控摄像机。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待检管件为用接箍连接起来的两根油套管或输送管线,第二待检管件为单根油套管或输送管线。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小车上设置有与第一待检管件外形相适应的第一弧形托台,所述第二承载小车上设置有与承压外管外形相适应的第二弧形托台。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试验槽和第二试验槽均为矩形地坑,第一试验槽的长为25m,宽为1.5m,深为1.2m,第二试验槽的长为15m,宽为1.5m,深为1.2m。

1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微机高压测试系统;

16、微机高压测试系统与注水泵、高压泵、高压气泵连接并用于控制启停;

17、微机高压测试系统与泵端卸荷阀、管件卸荷阀、第一气动截止阀、第二气动截止阀、排气阀、排水阀连接并控制各阀门的启闭;

18、微机高压测试系统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压力值信息;

19、微机高压测试系统与第一监控摄像机、第二监控摄像机连接,用于接收并播放视频信息。

2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空气泵,空气泵与泵端卸荷阀、管件卸荷阀、第一气动截止阀、第二气动截止阀、排气阀、排水阀连接并为各阀门提供启闭的动力。

21、进一步地,所述注水泵的出水端安装有注水单向阀,所述高压气泵的出气端依次安装有低压单向阀、安全阀和高压单向阀,所述泵端卸荷阀和管件卸荷阀之间安装有单向阀。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专利技术中的供压部既能提供高压空气,又能提供高压水,还能提供空气和水的混合高压流体,可以很好的模拟钻井下套管的工作环境,气密及内压检测试验部和外压检测试验部可以对待检管件进行抗内压、抗外压及气密性检测,这样,本专利技术可供煤层气抽采企业对新采购的油套管、输送管线进行抽样检测,对重复利用的油套管、输送管线进行全部检测,且可同时实现抗内压、接箍密封性及抗外压的检测,为煤层气的抽采及输送提供了安全保障。

24、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微机高压测试系统,可实现各阀门和泵的自动控制,也可实时接收压力信息及视频监控信息,自动化程度高,可扩展形强,可全程多角度观察测试细节并保存数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压部、第一管路(2)、气密及内压检测试验部(3)和外压检测试验部(4),所述供压部包括注水泵(11)、高压泵(12)和高压气泵(13),注水泵(11)、高压泵(12)的进水端连接水池(14),注水泵(11)、高压泵(12)的出水端、高压气泵(13)的出气端均与第一管路(2)的一端连接,第一管路(2)的另一端与气密及内压检测试验部(3)、外压检测试验部(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及内压检测试验部(3)包括第一试验槽(31)、第一轻轨(32)和第一承载小车(33),第一试验槽(31)的底部铺设有第一轻轨(32),多个第一承载小车(33)行走安装在第一轻轨(32)上,第一待检管件(5)水平放置在第一承载小车(33)上,第一待检管件(5)的一端连接堵头,另一端连接套管帽(51),套管帽(51)上设置有高压气进口(52),高压气进口(52)与第二管路(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帽(51)上还设置有排气出口(53),排气出口(53)与排气阀(54)连接,所述套管头(71)上还设置有卸压出口(73),卸压出口(73)与排水阀(7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试验槽(31)的顶部两侧安装有多个第一监控摄像机(34),第二试验槽(41)的顶部两侧安装有多个第二监控摄像机(4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检管件(5)为用接箍连接起来的两根油套管或输送管线,第二待检管件(7)为单根油套管或输送管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小车(33)上设置有与第一待检管件(5)外形相适应的第一弧形托台(331),所述第二承载小车(43)上设置有与承压外管(44)外形相适应的第二弧形托台(43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试验槽(31)和第二试验槽(41)均为矩形地坑,第一试验槽(31)的长为25m,宽为1.5m,深为1.2m,第二试验槽(41)的长为15m,宽为1.5m,深为1.2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机高压测试系统(9);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泵,空气泵与泵端卸荷阀(21)、管件卸荷阀(22)、第一气动截止阀(61)、第二气动截止阀(81)、排气阀(54)、排水阀(74)连接并为各阀门提供启闭的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泵(11)的出水端安装有注水单向阀(15),所述高压气泵(13)的出气端依次安装有低压单向阀(16)、安全阀(17)和高压单向阀(18),所述泵端卸荷阀(21)和管件卸荷阀(22)之间安装有单向阀(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压部、第一管路(2)、气密及内压检测试验部(3)和外压检测试验部(4),所述供压部包括注水泵(11)、高压泵(12)和高压气泵(13),注水泵(11)、高压泵(12)的进水端连接水池(14),注水泵(11)、高压泵(12)的出水端、高压气泵(13)的出气端均与第一管路(2)的一端连接,第一管路(2)的另一端与气密及内压检测试验部(3)、外压检测试验部(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及内压检测试验部(3)包括第一试验槽(31)、第一轻轨(32)和第一承载小车(33),第一试验槽(31)的底部铺设有第一轻轨(32),多个第一承载小车(33)行走安装在第一轻轨(32)上,第一待检管件(5)水平放置在第一承载小车(33)上,第一待检管件(5)的一端连接堵头,另一端连接套管帽(51),套管帽(51)上设置有高压气进口(52),高压气进口(52)与第二管路(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帽(51)上还设置有排气出口(53),排气出口(53)与排气阀(54)连接,所述套管头(71)上还设置有卸压出口(73),卸压出口(73)与排水阀(7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套管及输送管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试验槽(31)的顶部两侧安装有多个第一监控摄像机(34),第二试验槽(41)的顶部两侧安装有多个第二监控摄像机(4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军王维季长江苏雨露田庆玲赵晋斌邵显华张江华任恒星靳立新赵晗
申请(专利权)人: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