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具体为一种电磁屏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的种类和数量也日益增多,现代科技进步在给人类生活提供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潜在危害。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电磁辐射。而对于人体这一良导体,电磁波不可避免地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相关研究表明,频率超过150mhz的电磁波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电磁辐射不仅会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和以交感神经疲乏、紧张为主的植物神经失调,造成神经衰弱,而且可能导致人体细胞基因突变,引发细胞癌变、孕妇流产、胎儿畸形等病变。电磁辐射污染问题已成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源。由于电磁辐射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中并且日益严重,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防护电磁辐射的手段、方法和材料便应运而生。
2、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防辐射手段是穿着防辐射服。而制备防辐射服的纤维主要有一下几种 :1) 耐辐射纤维,纤维本身就耐辐射 ;2) 复合型防辐射纤维,通过往纤维中添加其它化合物或元素使该纤维具有耐辐射的性能 ;3) 导电型吸波纤维,即凭借低电阻导电材料对电磁辐射的反射作用,在导体内产生与原电磁辐射相反的电流和磁极化,形成一个屏蔽空间,从而减弱外来电磁辐射的危害。
3、专利cn103465526a,公开了一种柔性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其包括表层和导电纤维屏蔽层,所述导电纤维屏蔽层包括基布和导电纤维层,所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屏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3、(1)以铁氧体/石墨烯凝胶溶液为内相纺丝液、以掺杂铋离子的聚酰亚胺纺丝液为外相纺丝液,进行纺丝,掺杂铋离子的聚酰亚胺纺丝液中聚酰亚胺纺丝液和硝酸铋的质量比为10:1~3,再经预处理,得纤维前驱体;
4、(2)将纤维前驱体、去离子水、硼氢酸钠混合,40~50℃反应8h后,取出,80~100℃干燥24h,升温至150~260℃,干燥5h得自制聚酰亚胺纤维;
5、(3)将自制聚酰亚胺纤维、聚氨酯弹性纤维、涤纶纤维进行混纺、编织得面料;
6、(4)将面料、氯化亚铜、乙腈、三乙胺、碘苯二乙酯混合,400~500w超声振荡1h,取出,40℃干燥12h制得电磁屏蔽面料。
7、进一步的,所述聚酰亚胺纺丝液的制备方法为:利用溶剂a溶解二胺,再按二酐与二胺摩尔比为(0.9~1.1):1的比例向其中加入二酐,二酐与二胺的总量使聚酰胺酸溶液的固含量为15~30%,温度10~50℃,反应8~20h,获得聚酰胺酸纺丝液i,其表观粘度为50000~300000cp,经过滤后真空脱泡8~15h。
8、进一步的,所述溶剂a选自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9、进一步的,所述二酐选自均苯二酐、联苯二酐、三苯二醚二酐、二苯醚二酐、二苯甲酮二酐、双酚a型二醚二酐中的一种或多种。
10、进一步的,所述二胺选自4,4’-二氨基二苯醚二胺、对苯二胺、二苯二醚二胺、双酚a型二醚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11、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预处理具体步骤为:在100~120℃干燥30min后,升温至150~300℃,干燥4h。
12、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铁氧体/石墨烯凝胶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氧化石墨烯质量1000倍的去离子水,500~600w超声分散1h后,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10倍的氢氧化钠,继续超声30min后,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20倍的溴乙酸,继续超声15min后,反应4~5h,5000~6000rpm离心10min,抽滤,真空度-0.08mpa、60℃干燥10h得预处理石墨烯;将预处理石墨烯、去离子水、氯化铁、硝酸钡、无水乙醇按质量比1:100:6:0.8:394~1:100:8:1.0:394混合,80℃、500~600w超声反应30min后,加入氨水至溶液ph为8,再加入预处理石墨烯质量2~3倍的水合肼,继续超声6~7h后,得铁氧体/石墨烯凝胶溶液。
13、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纺丝工艺条件为:电压为20kv、接收距离为20cm、温度为35℃、湿度为40%、外相流速为0.4mm/min、内相流速为0.2mm/min。
14、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纤维前驱体、去离子水、硼氢酸钠的质量比为1:20:1~1:60:4。
15、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自制聚酰亚胺纤维、聚氨酯弹性纤维、涤纶纤维的质量比为1:1:0.5~3:1:2。
16、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面料的克重为140~180g/m2。
17、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面料、氯化亚铜、乙腈、三乙胺、碘苯二乙酯的质量比为1:0.1:10:1:1。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9、本专利技术以掺杂铋离子的聚酰亚胺作为外相纺丝液,聚酰亚胺含有大量苯环结构,对电磁具有一定屏蔽作用,在受到高能辐射后不产生辐射交联和化学降解的反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接着,羧基化后的氧化石墨烯与钡离子、铁离子产生静电吸附,使得铁氧体负载于石墨烯片层上,产生协同屏蔽效应,提高面料的电磁屏蔽效果,并以此作为内相、以聚酰亚胺为外相,纺丝制得核壳结构的凝胶纤维,构建双层电磁波吸收通路,然后在硼氢化钠的还原作用下,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金属铋,增益面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再通过干燥,内层的凝胶形成多孔的气凝胶结构,其孔洞与纤维的孔隙贯通,提高面料的透气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预处理具体步骤为:在100~120℃干燥30min后,升温至150~300℃,干燥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纺丝工艺条件为:电压为20kV、接收距离为20cm、温度为35℃、湿度为40%、外相流速为0.4mm/min、内相流速为0.2mm/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纤维前驱体、去离子水、硼氢酸钠的质量比为1:20:1~1:6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自制聚酰亚胺纤维、聚氨酯弹性纤维、涤纶纤维的质量比为1:1:0.5~3: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面料的克重为140~180g/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
8.一种电磁屏蔽面料,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预处理具体步骤为:在100~120℃干燥30min后,升温至150~300℃,干燥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纺丝工艺条件为:电压为20kv、接收距离为20cm、温度为35℃、湿度为40%、外相流速为0.4mm/min、内相流速为0.2mm/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纤维前驱体、去离子水、硼氢酸钠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忠伟,颜定良,费荣,陈协钧,徐卫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品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