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透明导电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消影功能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物质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要求正往轻薄化和柔性化、可视化、触控化的方向发展。目前触摸屏及相关产业链正以极快的速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透明导电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可见光波段具有高透光率。在触屏膜等大多实际运用中,需要对透明导电膜进行图形化,即根据图形设计在基片表面形成固定的导电区域和绝缘区域。
2、目前透明导电材料仍以ito(氧化铟锡)为主流,ito之替代材料有纳米银线、石墨烯、导电高分子、碳纳米管等。围绕ito替代材料的新型透明导电膜在实际应用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在小尺寸类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高端应用方面尚未普及。
3、电容式触摸屏的透明电极区需要图形化,而透明电极区与绝缘区的色度、折射率存在明显差异,且随着透明电极区相互之间间隙的增大,可见性更强。此结果会导致用于小尺寸触控时,在强光下近距离观视会有较大的视觉反差,即非一致性,进而影响消费者的体验。原有ito透明导电膜采用减小线距,蒸镀氧化物的方法,使透明导电部位与非导电区域折射率一致的方法来达到消影效果。但由于材料的差异,纳米银线本身呈现极其轻微的淡黄色,且纳米银线本身存在雾度,在强光照射下肉眼可见,使得ito透明导电膜的消影方法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中无法得到消影效果。
4、虽然现有技术中有公开一些消影方法,如采用光刻胶保护导电区,以涂布填充液填充非导电区,蚀刻液去除光刻胶的方法。但其工艺繁琐,需要先涂布光刻胶,再涂布填
5、因此,研究出基于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的简单、快速、低成本的消影方法,对于新材料的应用、推广,推动新型透明导电膜应用于手机、平板等中小尺寸触摸屏具有很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消影功能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高效、快速、低成本地制备出具有消影功能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且该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整体视觉无差异,消影、感官效果优异。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消影功能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3、具体地,一种具有消影功能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按重量份计,称取1-20份纳米银线溶液、50-95份溶剂、10-50份水性树脂、0-1份助剂,制备透明导电浆料;所述纳米银线溶液中纳米银线的直径为8-50nm,长度为10-30μm;所述纳米银线溶液的浓度为5-20mg/ml;
5、(2)将步骤(1)制备的透明导电浆料印刷于透明基材层上,形成透明导电层;
6、(3)在所述透明导电层预设的非导电区域上印刷硫化物溶液进行硫化处理,形成方阻大于5mω的透明非导电区域层,未印刷所述硫化物溶液的区域形成方阻小于2000ω的透明导电区域层;所述硫化物溶液中包含0.1-10mg/ml的硫化物。
7、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纳米银线溶液中纳米银线的直径为10-40nm,长度为15-25μm。
8、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纳米银线溶液的浓度为8-15mg/ml。
9、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纳米银线溶液以异丙醇、乙醇、水、丙二醇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溶剂。
10、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溶剂选自水、乙醇、乙二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丙二醇甲醚、甘油、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11、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水性树脂选自水性聚氨酯、水性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水性环氧树脂、氨基树脂、聚环氧乙烷中的至少一种。
12、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助剂包括粘结剂和/或消泡剂。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聚醚类、矿物油类等。
13、优选地,在步骤(1)中,按重量份计,称取5-15份纳米银线溶液、60-80份溶剂、10-30份水性树脂、0-1份助剂,制备透明导电浆料。
14、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透明基材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玻璃、聚酰亚胺(pi)、透明聚酰亚胺(cpi)、亚克力(pmma)、聚碳酸酯(pc)中的一种。
15、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硫化物选自硫化钠、硫代硫酸钠、乙硫氨酸、半胱氨酸、巯基甲酸、硫代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16、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硫化物溶液以水、乙醇、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溶剂。
17、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硫化物溶液的浓度为0.1-5mg/ml;进一步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硫化物溶液的浓度为0.1-3mg/ml。
18、优选地,在步骤(2)、(3)中,所述印刷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丝印、涂布、凹印等。
19、优选地,在所述制备方法中,在进行所述硫化处理之后还包括印刷透明保护层的步骤。所述印刷透明保护层的步骤具体为:在所述透明导电区域层和所述透明非导电区域层上印刷保护层油墨,固化,形成透明保护层。在透明导电区域层和透明非导电区域层覆盖透明保护层,能够提高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的耐刮擦性、防光照性和长期稳定性。
20、优选地,所述保护层油墨包括聚氨酯、丙烯酸、聚醚、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消影功能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
22、具体地,一种具有消影功能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所述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的所述透明导电区域层和所述透明非导电区域层的透光率差值≤0.5%、雾度率差值≤0.5%。
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消影功能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先将含有直径为8-50nm、长度为10-30μm纳米银线的透明导电浆料,印刷于透明基材层上,形成透明导电层;然后在透明导电层预设的非导电区域上印刷硫化物溶液进行硫化处理,形成方阻大于5mω的透明非导电区域层;而未印刷硫化物溶液的区域则形成方阻小于2000ω的透明导电区域层。硫化物溶液与透明导电层上预设的非导电区域的纳米银接触,硫与银发生化学反应,电阻硫化使得该区域导电性方阻>5m欧姆,形成相对非导电区域。通过对硫化物溶液中硫化物的选择和浓度的控制,能够在取得良好硫化效果,提高硫化区域方阻的同时,不会对纳米银层的形貌产生明显影响,使形成的透明导电区域与透明非导电区域的光学透过率一致,透光率差值≤0.5%、雾度率差值≤0.5%,整体视觉无差异,消影效果优异。
24、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高效、快速、低成本地制备出具有消影功能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其导电区与非导电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纳米银线溶液中纳米银线的直径为10-40nm,长度为15-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纳米银线溶液的浓度为8-15mg/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纳米银线溶液以异丙醇、乙醇、水、丙二醇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溶剂选自水、乙醇、乙二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丙二醇甲醚、甘油、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水性树脂选自水性聚氨酯、水性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水性环氧树脂、氨基树脂、聚环氧乙烷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按重量份计,称取5-15份纳米银线溶液、60-80份溶剂、10-30份水性树脂、0-1份助剂,制备透明导电浆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硫化物选自硫化钠、硫代硫酸钠、乙硫氨酸、半胱氨酸、巯基甲酸、硫代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硫化物溶液以水、乙醇、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溶剂。
10.一种具有消影功能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所述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的所述透明导电区域层和所述透明非导电区域层的透光率差值≤0.5%、雾度率差值≤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纳米银线溶液中纳米银线的直径为10-40nm,长度为15-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纳米银线溶液的浓度为8-15mg/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纳米银线溶液以异丙醇、乙醇、水、丙二醇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溶剂选自水、乙醇、乙二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丙二醇甲醚、甘油、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水性树脂选自水性聚氨酯、水性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水性环氧树脂、氨基树脂、聚环氧乙烷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龙攀,丁轶,雷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