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终端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显示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涌现出各种新技术,例如封装上的彩色滤光(color filter onencapsulationg,coe)技术、为透镜阵列(micro lens array,mla)集成技术、eleap无掩膜技术、透明显示技术、叠层技术等。其中,叠层技术因其亮度高、寿命长等优势,被各大面板厂和终端厂列为重点开发的新技术。
2、然而,该技术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由于叠层器件结构相比单层器件结构复杂,易导致材料和设备投资成本大幅度增加。其次,相比单层(single)器件结构,其良率更低,尤其是阴极(cathode)与电荷产生层(charge generation layer,cgl)极易串联导通。另外,为了进一步降低叠层器件的电压及其稳定性,往往需要在电荷产生层(cgl)的结构层中增加一层导电性较好的金属层。但由于电荷产生层中的金属层与阴极之间的距离极近,且在蒸镀上方叠层的发光功能层时,高精度金属掩膜版(fine metal mask,fmm)反复摩擦像素定义层(pixel definition layer,pdl)和隔垫ps,进一步使得cgl层中的金属层裸露后与阴极导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叠层oled易导致cgl与阴极串联导通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
3、驱动基板;
4、像素定义层,凸出设置于驱动基板上,且具有多个像素开口;
5、子像素,包括层叠设置于像素开口内的阳极电极、至少两个层叠的发光功能层和阴极电极;其中,相邻发光功能层之间还设有电荷产生层,电荷产生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荷产生层、金属连接层和第二电荷产生层;阴极电极延伸出像素开口,与相邻阴极电极电连接;
6、其中,在像素定义层远离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还设有第一隔离层,第一隔离层沿像素定义层的延伸方向延伸形成网状,以围设像素开口;且第一隔离层与金属材料相互排斥,以用于隔离相邻金属连接层。
7、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隔垫结构,间隔且凸出设置于像素定义层上,用于支撑掩膜版;第一隔离层还设置于隔垫结构远离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
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像素开口的径向方向上,第一隔离层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隔垫结构的宽度,以至少覆盖隔垫结构和部分像素定义层。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离层远离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还覆盖有第二隔离层,第二隔离层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隔离层在像素定义层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隔离层在像素定义层上的正投影;或,第二隔离层在像素定义层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隔离层在像素定义层上的正投影重合。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离层的材料为阴极图案化材料,与金属材料相互排斥。
1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
13、提供预制板;预制板包括驱动基板、像素定义层和阳极电极;其中,像素定义层凸出设置于驱动基板上,且形成有多个像素开口;每个像素开口中设有一个阳极电极;
14、在像素开口中依次沉积形成第一发光功能层和第一电荷产生层;
15、在像素定义层上沉积形成第一隔离层;第一隔离层沿像素定义层的延伸方向延伸形成网状,围设每个像素开口,且第一隔离层与金属材料相互排斥;
16、在像素开口中沉积形成金属连接层,且金属连接层在第一隔离层处断开;
17、在像素开口中依次沉积形成第二电荷产生层、第二发光功能层和阴极电极;其中,阴极电极延伸出像素开口,与相邻阴极电极电连接。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制板还包括间隔且凸出设置于像素定义层上的隔垫结构,用于支撑掩膜版;
19、在像素定义层上沉积形成第一隔离层的步骤包括:
20、通过对应的掩膜版蒸镀阴极图案化材料,在像素定义层和隔垫结构的表面沉积形成第一隔离层;其中,在像素开口的径向方向,第一隔离层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隔垫结构的宽度,以至少覆盖隔垫结构和部分像素定义层。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像素开口中沉积形成金属连接层,且金属连接层在第一隔离层处断开的步骤包括:通过公共掩膜版蒸镀金属材料,在第一电荷产生层的表面沉积形成金属连接层,且金属连接层在第一隔离层处断开;
22、之后还包括:
23、通过对应的掩膜版蒸镀绝缘材料,在第一隔离层的表面沉积形成第二隔离层;其中,第二隔离层在像素定义层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隔离层在像素定义层上的正投影;或,第二隔离层在像素定义层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隔离层在像素定义层上的正投影重合。
2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
25、显示面板,为如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26、控制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电连接,用于控制显示面板显示相应画面。
27、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驱动基板、像素定义层和子像素。其中,子像素设置于像素开口内,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电极、至少两个层叠的发光功能层、阴极电极以及设置于相邻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电荷产生层,以形成叠层的发光器件,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和使用寿命。同时,通过使电荷产生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荷产生层、金属连接层和第二电荷产生层,即在第一电荷产生层和第二电荷产生层之间设置金属连接层,从而降低叠层结构的子像素的电压,提高子像素的电流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在像素定义层远离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设置第一隔离层,使第一隔离层沿像素定义层的延伸方向延伸形成网状,以围设像素开口,并使第一隔离层与金属材料相互排斥,从而使得金属连接层无法沉积于第一隔离层上,可用于隔离相邻金属连接层,进而可将金属连接层限制于像素开口内,可有效减少因金属连接层横向导电串扰的问题,从而减少子像素间的横向串扰。同时,在后续蒸镀发光功能层的制程中,fmm在对位过程中频繁与像素定义层和隔垫结构发生摩擦时,能够有效减少金属连接层由于摩擦导致的裸露问题的发生,避免金属连接层与阴极电极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减少因金属连接层与阴极电极距离较近,在大电流下易击穿发光功能层引起金属连接层与阴极电极之间直接导通的问题发生,降低因金属连接层与阴极电极串接导通引起的点屏不良以及子像素横向串扰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隔垫结构,间隔且凸出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用于支撑掩膜版;所述第一隔离层还设置于所述隔垫结构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像素开口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隔离层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隔垫结构的宽度,以至少覆盖所述隔垫结构和部分所述像素定义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还覆盖有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二隔离层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层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隔离层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正投影;或,所述第二隔离层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隔离层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正投影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层的材料为阴极图案化材料,与金属材料相互排斥。
7.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像素开口中沉积形成金属连接层,且所述金属连接层在所述第一隔离层处断开的步骤包括:通过公共掩膜版蒸镀金属材料,在所述第一电荷产生层的表面沉积形成所述金属连接层,且金属连接层在所述第一隔离层处断开;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隔垫结构,间隔且凸出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用于支撑掩膜版;所述第一隔离层还设置于所述隔垫结构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像素开口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隔离层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隔垫结构的宽度,以至少覆盖所述隔垫结构和部分所述像素定义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还覆盖有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二隔离层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层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隔离层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正投影;或,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圣勋,周秀峰,谢志生,唐杨玲,梁琴,杨智,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