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长效亲水、柔软、蓬松、耐水洗的硅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长效亲水、柔软、蓬松、耐水洗的硅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96997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染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效亲水、柔软、蓬松、耐水洗的硅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硅油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原料包括:改性硅油20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2.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5‑2份、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0.1‑1份、冰醋酸0.2‑0.5份、水76‑79份;所述改性硅油,原料包括: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乙二胺、仲胺化聚醚胺、烯丙基环氧聚醚、聚醚胺、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异丙醇、二乙二醇丁醚、封端剂、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硅油组合物能够赋予织物长效亲水效果、优异手感、低黄变和耐洗性能;且具有极佳的稳定性,使用安全稳定,不会影响染色织物的色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染整,具体涉及一种长效亲水、柔软、蓬松、耐水洗的硅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手感、穿着舒适度要求也日益严格,尤其是对于贴身的织物除了要求织物柔软、蓬松、干爽、棉感强以外,还要求拥有极佳的亲水、吸湿性能,且其亲水、吸湿性能需要长效、持久。

2、柔软剂是能够赋予织物以上性能的产品,其中硅油类柔软剂是市场上的主导产品,然而目前市面上亲水硅油处理后织物手感柔软、蓬松性差,亲水性不佳,亲水不具备长效性,随时间推移,织物的亲水、吸湿性能,会不断变差,甚至到最后会变为拒水面料,严重的影响织物的品质。

3、本申请人前期的研究成果:(1)公开号为cn11764633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了一种高亲水高稳定性冰感柔软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技术方案的冰感柔软剂包括三种组分,其中组分1包括双端氢硅油、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环氧聚醚a、仲氨基聚醚、催化剂a和溶剂a,组分2包括含氢硅油、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环氧聚醚b、催化剂b和溶剂b,组分3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醚多元醇和水溶性聚氨酯。该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冰感柔软剂能赋予织物极佳的冰凉、爽滑、细腻柔软的手感,该冰感柔软剂拥有优秀的亲水性能、耐洗性能和稳定性能,同时对染色织物的白度、色光及牢度均无明显影响。

4、(2)公开号为cn117626670a的中国专利一种无酚黄变蓬松棉感的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按含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四甲基二硅氧烷8-12%,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0-15%,聚醚胺3-6%,烯丙基缩水甘油醚8-12%,异丙醇10-15%,二乙二醇丁醚10-15%,烷基苯磺酸胺2-4%,表面活性剂2-4%,ph调节剂0.2-0.4%和抑菌剂0.1-0.2%。该技术方案制备的柔软剂可以赋予织物极佳的柔软、蓬松和爽滑的手感,对织物酚黄基本无影响,处理后织物亲水效果和耐洗性能极佳,不会影响染色织物的色光、牢度,且该技术方案制备的柔软剂与一般纺织助剂的相容性极佳,具有极佳的稳定性,使用完全。但是本申请人发现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柔软剂的亲水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长效亲水、柔软、蓬松、耐水洗的硅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长效亲水、柔软、蓬松、耐水洗的硅油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原料包括:改性硅油20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2.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5-2份、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0.1-1份、冰醋酸0.2-0.5份、水76-79份;

4、所述改性硅油,原料包括: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乙二胺、仲胺化聚醚胺、烯丙基环氧聚醚、聚醚胺、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异丙醇、二乙二醇丁醚、封端剂、催化剂。

5、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硅油,按质量份计,原料包括: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5-25份、四甲基乙二胺10-15份、仲胺化聚醚胺5-16份、烯丙基环氧聚醚5-15份、聚醚胺10-16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8-16份、异丙醇13-17份、二乙二醇丁醚8-12份、封端剂0.4-0.6份、催化剂0.4-0.6份。

6、优选地,所述仲胺化聚醚胺、烯丙基环氧聚醚、聚醚胺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质量比为0.6-2:0.6-2:1-2:1。

7、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仲胺化聚醚胺的数均分子量为300-500,优选为400。

8、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烯丙基环氧聚醚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优选为1500。

9、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聚醚胺数均分子量为3000-5000,优选为4000。

10、优选地,所述封端剂选自六甲基二硅氧烷、八甲基三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11、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氯铂酸。

12、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硅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1、在氮气保护气氛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四甲基乙二胺混合,进行反应,加入催化剂和异丙醇,继续反应,加入封端剂,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去催化剂和异丙醇,得氨基硅油;

14、s2、向氨基硅油中加入仲胺化聚醚胺、烯丙基环氧聚醚、聚醚胺、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二乙二醇丁醚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去二乙二醇丁醚,得到改性氨基硅油。

15、优选地,步骤s1具体为:在氮气保护气氛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四甲基乙二胺混合,在75-85℃下进行反应1-3h,加入催化剂和异丙醇,搅拌升温至90-95℃继续反应7-9h,加入封端剂,继续反应0.5-1.5h,反应结束后除去催化剂和异丙醇,得氨基硅油。

16、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1具体为:在氮气保护气氛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四甲基乙二胺混合,在80℃下进行反应2h,加入催化剂和异丙醇,搅拌升温至90℃继续反应8h,加入封端剂,继续反应1h,反应结束后除去催化剂和异丙醇,得氨基硅油。

17、优选地,步骤s2具体为:向氨基硅油中加入仲胺化聚醚胺、烯丙基环氧聚醚、聚醚胺、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二乙二醇丁醚在75-85℃下进行反应4-6h,反应结束后除去二乙二醇丁醚,得到改性氨基硅油。

18、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2具体为:向氨基硅油中加入仲胺化聚醚胺、烯丙基环氧聚醚、聚醚胺、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二乙二醇丁醚在80℃下进行反应5h,反应结束后除去二乙二醇丁醚,得到改性氨基硅油。

19、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盐、乙氧基化脂肪醇醚羧酸盐、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20、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21、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抑菌剂选自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

22、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ph调节剂为无机酸。

23、优选地,所述无机酸选自甲酸、冰醋酸、丙酸、盐酸、硫酸中的至少一种。

24、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硅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改性氨基硅油中分多次缓慢滴加水和ph调节剂的混合液,滴加完成后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抗菌剂,搅拌即得硅油组合物。

25、优选地,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000-3000r/min,搅拌的时间为20-40min。

2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500r/min,搅拌的时间为30min。

27、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上述硅油组合物在织物处理中的应用。

2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1、本专利技术通过优选配方制备得到的硅油组合物能够赋予织物:(1)极佳的亲水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效亲水、柔软、蓬松、耐水洗的硅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原料包括:改性硅油20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2.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5-2份、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0.1-1份、冰醋酸0.2-0.5份、水76-7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仲胺化聚醚胺的数均分子量为300-5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烯丙基环氧聚醚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所述聚醚胺数均分子量为3000-50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硅油,按质量份计,原料包括: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5-25份、四甲基乙二胺10-15份、仲胺化聚醚胺5-16份、烯丙基环氧聚醚5-15份、聚醚胺10-16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8-16份、异丙醇13-17份、二乙二醇丁醚8-12份、封端剂0.4-0.6份、催化剂0.4-0.6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仲胺化聚醚胺、烯丙基环氧聚醚、聚醚胺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质量比为0.6-2:0.6-2: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硅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硅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在氮气保护气氛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四甲基乙二胺混合,在75-85℃下进行反应1-3h,加入催化剂和异丙醇,搅拌升温至90-95℃继续反应7-9h,加入封端剂,继续反应0.5-1.5h,反应结束后除去催化剂和异丙醇,得氨基硅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硅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向氨基硅油中加入仲胺化聚醚胺、烯丙基环氧聚醚、聚醚胺、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二乙二醇丁醚在75-85℃下进行反应4-6h,反应结束后除去二乙二醇丁醚,得到改性氨基硅油。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硅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改性氨基硅油中滴加水和pH调节剂的混合液,滴加完成后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抗菌剂,搅拌即得硅油组合物。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硅油组合物在织物处理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效亲水、柔软、蓬松、耐水洗的硅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原料包括:改性硅油20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2.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5-2份、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0.1-1份、冰醋酸0.2-0.5份、水76-7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仲胺化聚醚胺的数均分子量为300-5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烯丙基环氧聚醚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所述聚醚胺数均分子量为3000-50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硅油,按质量份计,原料包括: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5-25份、四甲基乙二胺10-15份、仲胺化聚醚胺5-16份、烯丙基环氧聚醚5-15份、聚醚胺10-16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8-16份、异丙醇13-17份、二乙二醇丁醚8-12份、封端剂0.4-0.6份、催化剂0.4-0.6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仲胺化聚醚胺、烯丙基环氧聚醚、聚醚胺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质量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江龙苏宇赖亚琴吕春月吴高扬
申请(专利权)人:多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