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定量m-n-c材料三相界面活性位点数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因其绿色高效的特点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交通运输业。然而,它们依赖昂贵和稀缺的铂族金属pgm电催化剂在阴极进行缓慢的氧还原反应orr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因此,全球正在努力设计和开发非贵金属催化剂,其中,在高温下热解制备的铁或钴和氮掺杂碳材料,称为"m-n-c"催化剂,是目前最有潜力的候选者。归功于先进谱学技术与表征的发展应用热解型m-n-c催化剂的主要活性位点已经取得共识,为嵌于类石墨烯骨架中的金属-氮位点mnxcy。目前,关于m-n-c活性位点密度site density,sd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2、1.利用谱学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定量金属含量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fe-n-c材料,先确定fe-n-c中fe的含量,再利用穆斯堡尔谱计算fe-n-c材料的活性位点比例,从而表征催化剂中的活性位点密度,这种方法得到的是体相位点数量。
3、2.第二种方法是气相分子探针co方法,利用co分子低温-80℃条件下特异性吸附再金属活性位点后,再在高温800℃下脱附,计算co的吸附量,进而得到材料的金属位点数量。
4、3.第三种方法则是液相分子探针亚硝酸根no2-毒化测试计算fe-n-c位点亚硝酸根毒化方法,利用n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o分子,假设no分子与活性位点按照1:1的方式吸附,在通过电化学清扫进行no还原反应n
5、第三种方法因其操作简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旋转圆盘电极rrde中的测试,测试环境为电解质溶液,而pemfcs则是发生在更为复杂的气/液/固三相界面,因而不能体现真实环境下三相界面处的活性位点数量。因此,亟需建立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在pemfcs环境中识别阴极催化层内的真实活性位点数量,以便研究非贵金属阴极催化层的衰减行为。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定量m-n-c材料三相界面活性位点数量的方法,为了可以更加真实的检测实际环境中金属活性位点的数量,本申请利用no在金属位点上的特异性吸附,来识别在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层内的真实位点密度。
3、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定量fe-n-c材料三相界面活性位点数量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6、第一步:在40℃、100%加湿的h2/n2气氛下进行循环伏安cv测试,电位区间为[-0.5v,0.5v],扫速为100mv·s-1,进行活化,除去表面杂质;
7、第二步:将电位区间变为[-0.5v,0.2v],扫速为10mv·s-1,进行背景曲线的采集;
8、第三步:将阴极气体切换成摩尔分数为1%-10%的no/n2混合气体,在0.5v下吸附10min,气体流速均控制为0.2l·min-1;
9、第四步:将阴极气体再次切换为n2,以0.5l·min-1的气体流速吹扫30min;
10、第五步:重复第三步和第四步,直至no在fe位点上满饱和吸附;
11、第六步:将阴极气体切换成n2,流速调节为0.2l·min-1,电位区间为[-0.5v,0.2v],扫速为10mv·s-1,进行no脱附曲线的采集;
12、第七步:通过计算还原电量,即可得到m-n-c材料在燃料电池实际条件下的活性位点数量。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步中气体流速均为0.2l·min-1。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步中在使用no气体过程中需要加naoh溶液尾气处理装置,no气体会化学吸附在fe位点上,物理吸附在碳载体的孔道内。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五步中的重复第三步和第四步为重复两次。
16、进一步地,所述第六步中no会发生5电子还原反应,生成nh3。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七步中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18、
19、式中,qstrip为吸附no还原电量;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即6.02×1023
20、sites·mol-1;nstrip为吸附no还原电子数,即5;f为法拉第常数,即96485
21、c·mol-1。
22、原理解释:利用no分子在金属中心上的特异性吸附,形成满单层饱和fe-no吸附构型,进一步施加还原电势,让吸附态no分子通过五电子电还原生成nh3,通过还原电量(qstrip)即可得到金属活性中心的数量,由于no和o2分子均为直线型分子,且分子尺寸相近,因此no所吸附的金属中心即为三相界面处o2吸附的活性中心,所计算得到的金属活性中心密度即为三相界面活性位点密度。
23、有益效果:
2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定量m-n-c材料三相界面活性位点数量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5、1.本申请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定量分析m-n-c材料在燃料电池三相界面真实反应活性位点数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26、2.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三相界面反应活性位点的直接定量,而现有技术大多依赖间接推算,无法准确反映活性位点的实际数量;
27、3.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精确地测定m-n-c材料中真实的反应位点数量,为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性能优化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
28、4.针对m-n-c材料在燃料电池中的三相界面反应活性位点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性能评估与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量M-N-C材料三相界面活性位点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定量M-N-C材料三相界面活性位点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气体流速均为0.2L·min-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定量M-N-C材料三相界面活性位点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在使用NO气体过程中需要加NaOH溶液尾气处理装置,NO气体会化学吸附在Fe位点上,物理吸附在碳载体的孔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定量M-N-C材料三相界面活性位点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中的重复第三步和第四步为重复两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定量M-N-C材料三相界面活性位点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步中NO会发生5电子还原反应,生成NH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定量M-N-C材料三相界面活性位点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步中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量m-n-c材料三相界面活性位点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定量m-n-c材料三相界面活性位点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气体流速均为0.2l·min-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定量m-n-c材料三相界面活性位点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在使用no气体过程中需要加naoh溶液尾气处理装置,no气体会化学吸附在fe位点上,物理吸附在碳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