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制造技术_技高网

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6876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属于港口码头流体装卸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立柱、内臂管、外臂管和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臂管与内臂配重梁连接,内臂配重梁上安装有第一配重块;所述的外臂管与外臂配重梁连接,所述的内臂配重梁内侧与配重板的一端转动连接,配重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外臂配重梁连接;所述的旋转接头包括外圈筒、内圈筒、第二无框力矩电机和密封机构,外圈筒套在内圈筒的外侧;环形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无框力矩电机,第二无框力矩电机的内圈与内圈筒的外壁连接;所述的立柱、内臂管和外臂管的管腔内分别安装有伸缩管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防止内、外管臂遇冷收缩,发生形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港口码头流体装卸设备,特别是一种四连杆流体装卸臂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内液化天然气(lng)市场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扩大,各大港口的lng接收站不仅数量上显著增加,其功能与应用范围也变得愈发广泛。这一趋势直接推动了液化天然气船舶运输量的迅速扩大,使得海上lng贸易活动空前繁荣。液化天然气船舶在完成长途航行后,抵达港口并安全靠泊专用码头,接下来便进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先进的装卸臂系统将船载lng安全、高效地传输至陆上接收站。

2、装卸臂,作为连接lng船舶与码头管线之间的关键设备,其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传输过程的安全性与效率。然而,当前广泛使用的常温装卸臂设计初衷主要是为了运输常温介质,面对lng这类超低温介质时,便显露出一定的局限性。具体来说,当低温lng流经装卸臂的内臂管和外臂管时,由于材料的热胀冷缩特性,管道会发生显著的低温收缩,同时材质本身也可能因极端温差而产生变形。

3、这一系列物理变化给装卸臂的机械结构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正常的转动作业过程中,原本应顺畅配合的内臂管和外臂管因收缩变形而可能出现间隙过小甚至卡死的情况。这不仅严重影响了lng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还可能对装卸臂乃至整个码头设施造成损坏,增加了运营风险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四连杆流体装卸臂,达到防止内臂管和外臂管遇冷收缩,而影响内、外臂管运动的目的。

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包括立柱、内臂管、外臂管和旋转接头,立柱设有上端开口的空腔,立柱的下半部分设有与其空腔相贯通的连通管;所述的立柱的上端依次通过旋转接头、弯形接头与内臂管连接,内臂管依次通过弯形接头和旋转接头与外臂管连接,外臂管依次通过弯形接头、旋转接头和三维接头与快速接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臂管与内臂配重梁连接,内臂配重梁上安装有第一配重块;所述的外臂管与外臂配重梁连接,所述的内臂配重梁内侧与配重板的一端转动连接,配重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外臂配重梁连接,使内臂配重梁、内臂管、外臂管、外臂配重梁、连接杆和配重板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的旋转接头包括外圈筒、内圈筒、第二无框力矩电机和密封机构,外圈筒套在内圈筒的外侧,外圈筒的内壁与内圈筒的外壁之间设有缝隙,外圈筒与内圈筒之间的缝隙形成氮气吹扫通道;所述外圈筒的内壁和内圈筒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两条环形槽,两条环形槽相互对应,形成环形钢珠滚道,环形钢珠滚道内安装有多个轴承滚珠;所述外圈筒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放置槽,环形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无框力矩电机,第二无框力矩电机的内圈与内圈筒的外壁连接;所述的立柱、内臂管和外臂管的管腔内分别安装有伸缩管机构。

3、进一步的,所述的内臂配重梁的一端设有放置腔,内臂配重梁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分布的长条形通孔,放置腔与长条形通孔的一端相连通,放置腔内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的电机轴与丝杠连接,内臂配重梁的长条形通孔内安装有导向块,导向块与长条形通孔滑动配合,导向块上设有螺纹通孔,丝杠与导向块的螺纹通孔相配合,导向块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配重块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的配重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槽,两安装槽内分别安装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滑块与第二配重块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的内臂配重梁内侧安装有连接筒,连接筒与配重板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筒设有盲孔,连接筒的盲孔内安装有第一无框力矩电机,第一无框力矩电机的外圈与连接筒连接,配重板上安装有转动轴,第一无框力矩电机的内圈与转动轴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圈筒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法兰,内圈筒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法兰,外圈筒和第一法兰、内圈筒和第二法兰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充气密封圈、第二充气密封圈、单向气阀和溢流阀,第一法兰上设有阶梯型通孔,阶梯型通孔的上端为大直径孔,下端为小直径孔,内圈筒的下端放置在大直径孔内,内圈筒的下端与大直径孔的底壁之间形成环形腔,第一法兰的大直径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二法兰的内壁上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的第一法兰上设有进气孔,第一充气密封圈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进气孔与第一进气孔相连通,第一法兰和外圈筒上设有第一连通孔,第一出气管与第一连通孔的一端连通,第一连通孔的另一端与氮气吹扫通道连通,第二法兰上设有第二连通孔和出气孔,第二充气密封圈上分别设有第二进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第二连通孔的一端与氮气吹扫通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进气管相连通,第二出气管与出气孔相连通;所述的进气孔出安装有单向阀,出气孔处安装有溢流阀。

8、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环形槽的外端设有第一夹紧槽,第一夹紧槽内端和第一环形槽外端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充气密封圈包括第一内密封圈、第一中间密封圈、第一外密封圈,第一内密封圈的外端套有第一中间密封圈,第一中间密封圈的外端套有第一外密封圈,第一内密封圈的外端与第一中间密封圈的内端相连通,第一中间密封圈的外端与第一外密封圈内端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内密封圈放置在环形腔内,第一内密封圈的上端与内圈筒的下端壁相接触,下端与大直径孔的底壁相接触,第一中间密封圈放置在第一环形槽内,第一中间密封圈的内圈与内圈筒的外壁相接触,第一外密封圈放置在第一夹紧槽内,第一夹紧槽内安装有两环形夹板,两环形夹板分别与第一夹紧槽滑动配合,两环形夹板分别通过弹簧与第一夹紧槽的槽壁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环形槽的外端设有第二夹紧槽,第二夹紧槽内侧和第二环形槽外侧相连通;所述的第二充气密封圈包括第二内密封圈、第二外密封圈,第二内密封圈的外端套有第二外密封圈,第二内密封圈的外端与第二外密封圈内端相连通;所述的第二内密封圈放置在第二环形槽内,第二外密封圈放置在第二夹紧槽内,第二夹紧槽内安装有两环形夹板,两环形夹板分别与第二夹紧槽滑动配合,两环形夹板分别通过弹簧与第二夹紧槽的槽壁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管机构包括外管、内管和第三充气密封圈,立柱、内臂管和外臂管的管腔内分别安装外管,立柱、内臂管和外臂管的管腔与外管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的立柱管腔内的外管的上端安装有内管,内臂管和外臂管管腔内的外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内管,外管的端部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密封槽,内管内端插在外管的管腔内,内管的内端设有活塞环,活塞环放置在外管的环形密封槽内,外管的环形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三充气密封圈,第三充气密封圈位于活塞环与外管的环形密封槽的端壁之间。

1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充气密封圈包括密封部分和充气部分,密封部分呈环形圆筒状,充气部分的内壁和外壁呈波浪状,密封部分和充气部分分别设有充气腔,两者的充气腔相连通;所述的外管的环形密封槽内加压环,加压环位于充气部分的端部,加压环与外管的环形密封槽的端壁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当第三充气密封圈内部充满气体后,加压环压缩弹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3、1、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接头内置第二无框力矩电机,能够分别带动对应的内臂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包括立柱(1)、内臂管(5)、外臂管(10)和旋转接头(2),立柱(1)设有上端开口的空腔,立柱(1)的下半部分设有与其空腔相贯通的连通管(14);所述的立柱(1)的上端依次通过旋转接头(2)、弯形接头与内臂管(5)连接,内臂管(5)依次通过弯形接头和旋转接头(2)与外臂管(10)连接,外臂管(10)依次通过弯形接头、旋转接头(2)和三维接头(9)与快速接头(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臂管(5)与内臂配重梁(19)连接,内臂配重梁(19)上安装有第一配重块(194);所述的外臂管(10)与外臂配重梁(16)连接,所述的内臂配重梁(19)内侧与配重板(18)的一端转动连接,配重板(18)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17)与外臂配重梁(16)连接,内臂配重梁(19)、内臂管(5)、外臂管(10)、外臂配重梁(16)、连接杆(17)和配重板(18)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的旋转接头(2)包括外圈筒(22)、内圈筒(24)、第二无框力矩电机(26)和密封机构,外圈筒(22)套在内圈筒(24)的外侧,外圈筒(22)的内壁与内圈筒(24)的外壁之间设有缝隙,外圈筒(22)与内圈筒(24)之间的缝隙形成氮气吹扫通道;所述外圈筒(22)的内壁和内圈筒(24)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两条环形槽,两条环形槽相互对应,形成环形钢珠滚道,环形钢珠滚道内安装有多个轴承滚珠(23);所述外圈筒(22)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放置槽,环形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无框力矩电机(26),第二无框力矩电机(26)的内圈与内圈筒(24)的外壁连接;所述的立柱(1)、内臂管(5)和外臂管(10)的管腔内分别安装有伸缩管机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臂配重梁(19)的一端设有放置腔,内臂配重梁(19)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分布的长条形通孔,放置腔与长条形通孔的一端相连通,放置腔内安装有电动机(191),电动机(191)的电机轴与丝杠(192)连接,内臂配重梁(19)的长条形通孔内安装有导向块(195),导向块(195)与长条形通孔滑动配合,导向块(195)上设有螺纹通孔,丝杠(192)与导向块(195)的螺纹通孔相配合,导向块(19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配重块(19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板(18)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槽,两安装槽内分别安装有直线电机(181),直线电机(181)的滑块与第二配重块(18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臂配重梁(19)内侧安装有连接筒(193),连接筒(193)与配重板(18)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筒(193)设有盲孔,连接筒(193)的盲孔内安装有第一无框力矩电机(196),第一无框力矩电机(196)的外圈与连接筒(193)连接,配重板(18)上安装有转动轴,第一无框力矩电机(196)的内圈与转动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圈筒(22)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法兰(25),内圈筒(24)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法兰(21),外圈筒(22)和第一法兰(25)、内圈筒(24)和第二法兰(2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充气密封圈(27)、第二充气密封圈(28)、单向气阀和溢流阀,第一法兰(25)上设有阶梯型通孔,阶梯型通孔的上端为大直径孔,下端为小直径孔,内圈筒(24)的下端放置在大直径孔内,内圈筒(24)的下端与大直径孔的底壁之间形成环形腔,第一法兰(25)的大直径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二法兰(21)的内壁上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的第一法兰(25)上设有进气孔,第一充气密封圈(27)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进气孔与第一进气孔相连通,第一法兰(25)和外圈筒(22)上设有第一连通孔,第一出气管与第一连通孔的一端连通,第一连通孔的另一端与氮气吹扫通道连通,第二法兰(21)上设有第二连通孔和出气孔,第二充气密封圈(28)上分别设有第二进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第二连通孔的一端与氮气吹扫通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进气管相连通,第二出气管与出气孔相连通;所述的进气孔出安装有单向阀,出气孔处安装有溢流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环形槽的外端设有第一夹紧槽,第一夹紧槽内端和第一环形槽外端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充气密封圈(27)包括第一内密封圈(271)、第一中间密封圈(272)、第一外密封圈(273),第一内密封圈(271)的外端套有第一中间密封圈(272),第一中间密封圈(272)的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包括立柱(1)、内臂管(5)、外臂管(10)和旋转接头(2),立柱(1)设有上端开口的空腔,立柱(1)的下半部分设有与其空腔相贯通的连通管(14);所述的立柱(1)的上端依次通过旋转接头(2)、弯形接头与内臂管(5)连接,内臂管(5)依次通过弯形接头和旋转接头(2)与外臂管(10)连接,外臂管(10)依次通过弯形接头、旋转接头(2)和三维接头(9)与快速接头(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臂管(5)与内臂配重梁(19)连接,内臂配重梁(19)上安装有第一配重块(194);所述的外臂管(10)与外臂配重梁(16)连接,所述的内臂配重梁(19)内侧与配重板(18)的一端转动连接,配重板(18)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17)与外臂配重梁(16)连接,内臂配重梁(19)、内臂管(5)、外臂管(10)、外臂配重梁(16)、连接杆(17)和配重板(18)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的旋转接头(2)包括外圈筒(22)、内圈筒(24)、第二无框力矩电机(26)和密封机构,外圈筒(22)套在内圈筒(24)的外侧,外圈筒(22)的内壁与内圈筒(24)的外壁之间设有缝隙,外圈筒(22)与内圈筒(24)之间的缝隙形成氮气吹扫通道;所述外圈筒(22)的内壁和内圈筒(24)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两条环形槽,两条环形槽相互对应,形成环形钢珠滚道,环形钢珠滚道内安装有多个轴承滚珠(23);所述外圈筒(22)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放置槽,环形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无框力矩电机(26),第二无框力矩电机(26)的内圈与内圈筒(24)的外壁连接;所述的立柱(1)、内臂管(5)和外臂管(10)的管腔内分别安装有伸缩管机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臂配重梁(19)的一端设有放置腔,内臂配重梁(19)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分布的长条形通孔,放置腔与长条形通孔的一端相连通,放置腔内安装有电动机(191),电动机(191)的电机轴与丝杠(192)连接,内臂配重梁(19)的长条形通孔内安装有导向块(195),导向块(195)与长条形通孔滑动配合,导向块(195)上设有螺纹通孔,丝杠(192)与导向块(195)的螺纹通孔相配合,导向块(19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配重块(19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板(18)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槽,两安装槽内分别安装有直线电机(181),直线电机(181)的滑块与第二配重块(18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臂配重梁(19)内侧安装有连接筒(193),连接筒(193)与配重板(18)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筒(193)设有盲孔,连接筒(193)的盲孔内安装有第一无框力矩电机(196),第一无框力矩电机(196)的外圈与连接筒(193)连接,配重板(18)上安装有转动轴,第一无框力矩电机(196)的内圈与转动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圈筒(22)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法兰(25),内圈筒(24)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法兰(21),外圈筒(22)和第一法兰(25)、内圈筒(24)和第二法兰(2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连杆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充气密封圈(27)、第二充气密封圈(28)、单向气阀和溢流阀,第一法兰(25)上设有阶梯型通孔,阶梯型通孔的上端为大直径孔,下端为小直径孔,内圈筒(24)的下端放置在大直径孔内,内圈筒(24)的下端与大直径孔的底壁之间形成环形腔,第一法兰(25)的大直径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二法兰(21)的内壁上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祥陈开衍徐阳田刘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冠卓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