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便携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3c产品、储能等多个领域。作为不可或缺的能源供应装置,锂离子电池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正极材料作为其四大核心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池的整体性能。
2、单晶型三元正极材料作为当前主流的锂离子正极材料,凭借其卓越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成为了科研人员深入研究的焦点。然而,传统制备的三元单晶材料存在一定局限性,其内部结构的致密性和活性位点的稀缺限制了其倍率性能的提升。
3、因此,针对单晶型三元正极材料的结构特性进行改性研究显得尤为关键。当前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两个核心问题上:(1)如何在高电压应用条件下,增强材料的单颗粒机械强度,以确保在循环过程中材料的完整性;(2)如何优化单晶型材料的内部结构,创造更多活性位点,为锂离子扩散提供更为畅通的通道,从而确保电解液的充分浸润,进一步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距离,提升材料的倍率性能,以满足更高性能要求的应用场景。这一研究方向对于推动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制备方法的得到的单晶型三元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仍然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得到的单晶型三元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较差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壳层的体积比为(40~80):(15~59):(1~5);和/或,所述内核与所述壳层各自独立地为三元材料,所述三元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bNinComMnpM(1-n-m-p)O2,其中,0.95≤b≤1.2,0.65≤n≤1,0<m≤1,0<p≤1,n+m+p≤1,M表示掺杂元素,所述掺杂元素选自Al、Ti、W、Zr、Mg、Nb、Co和Ca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内核的体积为所述三元正极材料总体积的40~80%;和/或,所述保护层为钴酸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孔隙率为10~30%;和/或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孔容为0.0100~0.1000cm3/g;和/或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颗粒尺寸为1.5~3.5μm,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平均粒度D50为2.0~5.0μm,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度分布为(D90-D10)/D50=0.6~1.4:1。
4.一种权利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第二原料中,所述钴盐溶液的浓度为1.0~3.0mol/L;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第一沉淀的比表面积为2~5m2/g;和/或所述第一沉淀的振实密度为1.6~2.2g/cm3;和/或所述第一沉淀的D50粒径为2.5~6.0μm;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第一金属溶液中镍离子、钴离子、锰离子的总摩尔量与所述第一锂盐中锂离子的摩尔量之比为1:1.0~1.20;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所述三元正极材料内核的制备过程,所述制备过程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1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为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壳层的体积比为(40~80):(15~59):(1~5);和/或,所述内核与所述壳层各自独立地为三元材料,所述三元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bnincommnpm(1-n-m-p)o2,其中,0.95≤b≤1.2,0.65≤n≤1,0<m≤1,0<p≤1,n+m+p≤1,m表示掺杂元素,所述掺杂元素选自al、ti、w、zr、mg、nb、co和ca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内核的体积为所述三元正极材料总体积的40~80%;和/或,所述保护层为钴酸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孔隙率为10~30%;和/或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孔容为0.0100~0.1000cm3/g;和/或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颗粒尺寸为1.5~3.5μm,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平均粒度d50为2.0~5.0μm,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度分布为(d90-d10)/d50=0.6~1.4:1。
4.一种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长运,胡渊,张培芸,王宇航,杨大圩,王庆莉,高玉仙,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