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6634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天然纤维织物疏水改性技术领域。产品第一部分为选定织物是由天然材料,经过成浆、纺丝等工艺纺织而成,且所述织物疏水涂层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选定憎水溶液与织物构建微观基础结构,第二部分为混合溶剂二次覆盖憎水层,加入微纳米固态颗粒,利用硅烷偶联剂、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性质,按照比例混合,涂抹在所述织物的表面基础上构建粗糙涂层。优点在于:疏水性好,经过改性后的产品,可以做到长时间被水浸泡仍可以具备良好的疏水效果;保护环境,产品在需要填埋处理时,在大自然的环境下两年即可降解,在需要燃烧处理时,只会产生二氧化碳、水等对环境友好的气体;防止水土流失,可在土壤中保持疏水效果的时间长达两年,有利于植树造林,沙漠绿化;土壤肥沃,产品经过甲基硅酸钠的浸泡,富含大量钠离子,有利于增加土壤的养分,使土壤保持肥沃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纤维织物超疏水改性。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20世纪50年代以来,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等材料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全球的产量逐年增加,因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热性及柔韧性,携带方便,应用领域广,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在防水布行业中应用广泛,效果明显,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等材料制品由于不可降解,废弃后大多采用填埋、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理,然该制品中往往含有极为有害的细菌,如果有扩散会引起污染传播和危害社会,经过这种高温焚烧处理过程,其中会产生二噁英、氮硫氧化物等其他有毒物质。因此,新型环保可降解防水材料是社会健康环保发展的重要趋势。天然纤维来源于有机原料,根据原来的来源可以将天然纤维分为植物纤维(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和动物原料纤维(主要由蛋白质组成)。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纤维主要有秸秆、棉花、麻类、蚕丝和动物毛、其中棉花和麻类的分子成份主要是纤维素,而蚕丝和毛类的分子成份主要是蛋白质。天然纤维具有可生物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再生性、环境友好性和无毒性等优点,在各功能性材料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纤维素结构中含有丰富的羟基基团,使得纤维素具有优秀的亲水性,这导致纤维素在憎水材料领域的应用有了极大的限制,要做到天然纤维纺织材料的广泛应用,改善其憎水性能尤为重要。目前,对纤维素进行憎水化改性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用低表面能物质对天然纤维进行改性,低表面能物质包括硅氧烷、氟代烷基硅烷、硬脂酸和一些合成聚合物;另一种方法是构建含有微/纳米粗糙结构的憎水表面,根据两种途径,本文综述了用憎水性能溶液对天然纤维纺织材料进行改性、构建含微/纳米粗糙结构的憎水表面改性以及利用粘合剂固定微观结构改性,从而使其材料获得优秀的憎水性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环保可降解防水材料做到社会健康环保发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环保可降解防水材料,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材料焚烧、填埋等方式处理造成污染传播、危害环境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第一部分为选定织物(1)是由天然材料,例如棉花、秸秆、木材等材料,经过成浆、纺丝等工艺纺织而成;第二部分为所述微纳超疏水涂层,所述微纳超疏水涂层由两种溶剂构成,第一种溶剂(2)为选定憎水溶剂,第一种溶剂(2)与织物(1)经过化学反应脱水交联构建具备微观结构的织物(3);第二种溶剂(4),在特定溶剂(硅烷偶联剂、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条件下加入选定微纳米固态颗粒,按照比例以涂抹的方式涂抹在所述织物(3)的表面基础上构建粗糙度涂层(5),提高疏水角度,选定微纳米固态颗粒为微纳米固态颗粒50nm二氧化硅颗粒。

4、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5、如图1所示,当水滴与接触表面之间的内角(疏水角度)θ<90°时,该接触表面为亲水表面,当水滴与接触表面之间的内角(疏水角度)θ>90°时,该接触表面为疏水表面,当水滴与接触表面之间的内角(疏水角度)θ>150°时,该接触表面微超疏水表面;当材料表面粗糙度很高时,液滴在固体表面处于亚稳态,此时wenzel模型不再适用,因此cassie和baxter进一步提出了cassie-baxter模型,该模型认为大量的空气被捕获在固体/液体界面之间,且水滴在粗糙结构表面没有任何渗透,这种情况下,接触角可由cassie-baxter方程表示;在实际情况下,润湿状态介于wenzel和cassie两种模型之间,表现为水部分润湿材料的粗糙表面,故wenzel-cassie方程表示。

6、如图2所示,本产品由三层疏水层组成,分别为有机硅酸钠、二氧化硅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经过改性后的织物疏水效果优越,耐磨耐泡,可以胜任生活中各处场景,做到环保健康效果好。

7、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所述织物(1)充分浸泡在所述憎水溶剂(2)中,憎水溶剂(2)浓度要求,用蒸馏水稀释至5%,原液与蒸馏水的比例为1:20,憎水溶剂选定有机硅酸钠,充分搅拌均匀,浸泡时要求常压下(0.1013mpa),温度升温至60℃,由表(1)可以获取信息,有机硅酸钠浓度达到6%时疏水角度最佳,由表3可以获取信息,温度在60℃时疏水角最佳,将所述织物(1)浸泡于所述憎水溶剂(2)中2个小时后,取出,要求在温度25°的环境下自然晾干,经过化学反应脱水交联构建微观基础结构的织物(3),所述微观基础结构织物(3)为,织物(1)中含有大量羟基官能团(-oh)与憎水溶剂(2)中的羟基官能团(-oh),二者之间脱水交联形成微观结构(si-o-si),减少织物(1)亲水基团羟基官能团(-oh)的数量。

8、进一步限定,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设计有机硅酸钠比例与疏水角度二者关系实验,得到由表1数据,分别调配比例为1%、3%、6%、15%、20%有机硅酸钠溶剂,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器测得疏水角度,分别得到疏水角度为109.35°、120.29°、121.82°、116.57°、97.64°,由图6所示,当有机硅酸钠比例为6%时,测得疏水角度最大,有机硅酸钠比例6%时最适宜;设计织物(1)在有机硅酸钠中浸泡时间与疏水角度二者关系实验,得到由表2数据,分别调整浸泡时间0.5h、2h、6h、12h,经过测试,分别得到疏水角度为111.85°、125.28°、126.74°、129.97°,由图7所示,织物(1)在有机硅酸钠中浸泡2h,所用时间较少,测得疏水角度最佳,织物(1)在有机硅酸钠中浸泡时间为2h最适宜;设计织物(1)在有机硅酸钠中浸泡温度与疏水角度二者关系实验,得到由表3数据,分别调整浸泡温度为20℃、40℃、60℃、90℃有机硅酸钠溶剂,经过测试,分别得到疏水角度为109.41°、116.95°、126.27°、128.37°,由图8所示,织物(1)在有机硅酸钠中浸泡温度60℃时,制备成本较低,测得疏水角度最佳,由数据得出织物(1)在有机硅酸钠中浸泡温度为60℃时最适宜。

9、进一步限定,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如图3、4所示,浸泡憎水溶剂后的织物表面积增大,织物表面的孔径更小,水不易渗透

10、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溶剂(4)制作要求,将微纳米固态颗粒50nm二氧化硅颗粒,加入75%醇类物质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分散,得到产物(a),放置烧瓶中备用。

11、进一步限定,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设计固态颗粒50nm二氧化硅颗粒质量与硅烷偶联剂质量影响疏水角度实验,得到表4数据,在制备20ml溶剂时,固定硅烷偶联剂质量,分别改变50nm二氧化硅质量为0.5g、1g、2g、3g,当硅烷偶联剂质量为1g时,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器测得疏水角度,由图9所示,得到疏水角度分别为139.5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为选定织物(1)是由棉花、秸秆、木材等材料经过成浆、纺丝等工艺纺织制作。第二部分为所述微纳超疏水涂层,所述微纳超疏水涂层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选定憎水溶剂(2),憎水溶剂选定有机硅酸盐,例如甲基硅酸钠和甲基硅酸钾,憎水溶剂(2)与织物(1)经过化学反应脱水交联构建具备微观结构的织物(3)。第二种部分含有微纳米颗粒的溶剂(4),涂抹在织物(3)的表面上,二次覆盖增加表面粗糙度,增加织物(3)疏水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1)充分浸泡在所述一定浓度溶剂(2)中,充分搅拌均匀。浸泡时,常压下,温度60°~90℃,浸泡时间2~4个小时,浸泡后在温度25°的环境下自然晾干,经过化学反应脱水交联构建微观基础结构的织物(3);织物(3)具有的微观结构为织物(1)中羟基官能团(-OH)与憎水溶剂(2)中的羟基官能团(-OH)之间脱水交联构建了微观结构(Si-O-Si),大大降低了织物(1)亲水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4)制备方法为将50nm二氧化硅加入50%~75%醇类物质中,搅拌使其充分分散,得到产物(A),在此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硅烷偶联剂,常压下,反应温度为30℃条件下搅拌反应1h反应,得到产物(B)和副产物(C),改装蒸馏装置,常压蒸出低沸点溶剂副产物(C),副产物(C)为醇类物质,可回收再利用,应用于溶剂(4)制备方法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量取聚二甲基硅氧烷(浓度要求硅烷偶联剂质量的50%),充分混合到所述产物(B)中,25℃的温度下搅拌1h后取出,得到溶剂(4),所述溶剂(4)为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H)与所述产物(C)剩余少量的羟基(-OH)再次脱水交联,有效减少亲水基团的数量,并且增加溶剂粘稠度,具备更好的疏水效果,将所述溶剂(4)均匀涂抹在所述织物(3),增加所述织物(3)的表面粗糙度,构建涂层(5),要求在温度60°的环境下自然晾干,构建“荷叶效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织物(5)通过疏水角度测试,水滴与织物(5)表面之间的内角(疏水角度)θ>90°,表明织物(5)是具有疏水功能的织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为选定织物(1)是由棉花、秸秆、木材等材料经过成浆、纺丝等工艺纺织制作。第二部分为所述微纳超疏水涂层,所述微纳超疏水涂层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选定憎水溶剂(2),憎水溶剂选定有机硅酸盐,例如甲基硅酸钠和甲基硅酸钾,憎水溶剂(2)与织物(1)经过化学反应脱水交联构建具备微观结构的织物(3)。第二种部分含有微纳米颗粒的溶剂(4),涂抹在织物(3)的表面上,二次覆盖增加表面粗糙度,增加织物(3)疏水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1)充分浸泡在所述一定浓度溶剂(2)中,充分搅拌均匀。浸泡时,常压下,温度60°~90℃,浸泡时间2~4个小时,浸泡后在温度25°的环境下自然晾干,经过化学反应脱水交联构建微观基础结构的织物(3);织物(3)具有的微观结构为织物(1)中羟基官能团(-oh)与憎水溶剂(2)中的羟基官能团(-oh)之间脱水交联构建了微观结构(si-o-si),大大降低了织物(1)亲水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浸涂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4)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丽颖张浩博赵晏平耿梓竣侯哲生程明张龙曹俊峰韩佳义周英豪邹红亮马圣东白正骁胡宁平邹继颖马云海殷敬华任露泉宫兆栖宋德武刘鹏索忠源杨帆王海波关会英王成龙王培壮张玉梅寇梦天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