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检测,尤其涉及一种雷达头外场测试平台。
技术介绍
1、有源相控阵雷达是相控阵雷达的一种,雷达头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装配完成后,雷达头需要经过外场测试才能投入使用。在外场测试中,需要先为雷达头搭建外场测试平台,再将外场测试平台运输至测试场地。
2、在现有技术中,外场测试平台包括雷达头和转台装置。先将雷达头设置好倾斜角度并固定至转台装置,再将外场测试平台运输至楼顶、户外等空旷测试场地。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在雷达头的外场测试过程中,无法对雷达头的角度进行灵活调整,导致雷达头的外场测试过程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头外场测试平台,通过驱动组件实现雷达头与转台装置之间连续的角度调整,通过调平支腿组件实现转台装置与底板之间的角度调整,从而在雷达头的外场测试过程中,雷达头与雷达头外场测试平台能够满足测试所需要的连续角度调整,且能够使雷达头和转台装置平行于底板,减少竖直空间的占用。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头外场测试平台,包括:
3、雷达头;
4、第一调整装置,所述第一调整装置包括固定框架、驱动组件和底架,所述雷达头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铰接于所述底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底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框架沿着与所述底架的铰接处转动;
5、转台装置,所述转台装置包括转台本体和底座,所述转台本体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侧,所述转台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调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架设置有安装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组件、丝杆和连接组件,所述转动组件铰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丝杆移动,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能够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架。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手轮、轴承座和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轴承座固定于所述第一铰接座,所述手轮通过螺母柱和角接触球轴承安装于所述轴承座,所述丝杆连接于所述螺母柱,所述手轮通过所述螺母柱驱动所述丝杆移动。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头、固定块和旋转柱,所述丝杆固定于所述第一铰接头,所述第一铰接头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凹槽,所述固定块通过销轴、垫片和轴端挡片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头,所述旋转柱穿设于所述固定块,所述旋转柱能够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所述固定块能够沿着所述旋转柱旋转。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导轨和第二转接板,所述导轨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转接板能够滑动于所述导轨,所述固定框架铰接于所述第二转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转接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架,所述旋转柱能够固定于所述连接架。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所述支撑腿的另一端能够固定于所述第二转接板。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转接板设置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固定于所述第二转接板,所述固定框架设置有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第二铰接座通过轴套铰接于第三铰接座。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调整装置还包括辅助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螺杆和管轴,所述管轴套设于所述螺杆的外侧,所述管轴能够沿所述螺杆移动,所述螺杆设置有第二铰接头和第四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头固定于所述螺杆的一端,所述第二铰接头铰接于所述第四铰接座,所述第四铰接座固定于所述第一转接板,所述螺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管轴的内部,所述管轴被所述螺杆插入的一端设置有锁定螺母,所述锁定螺母用于固定所述管轴于所述螺杆,所述管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铰接头和第五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头旋转连接于所述管轴,所述第三铰接头铰接于所述第五铰接座,所述第五铰接座连接于所述底板。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平支腿组件包括底杯、万向球轴、旋杆、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固定于所述万向球轴,所述万向球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杯,所述底杯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外管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侧,所述外管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杆和支撑座,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外管,所述支撑杆穿设于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能够沿着所述支撑杆旋转,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转接板,所述旋杆连接于所述外管,所述旋杆用于驱动所述外管沿所述内管升降。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平支撑块,所述平支撑块固定于所述底板,当所述外管滑动至所述内管的最底侧,所述第一转接板抵接于所述平支撑块,所述第一转接板和所述平支撑块均设置有螺孔,所述第一转接板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平支撑块。
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雷达头;第一调整装置,所述第一调整装置包括固定框架、驱动组件和底架,所述雷达头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铰接于所述底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底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框架沿着与所述底架的铰接处转动;转台装置,所述转台装置包括转台本体和底座,所述转台本体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侧,所述转台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调整装置的下侧,所述底座的下侧设置有第二调整装置,所述第二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转接板、底板和调平支腿组件,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铰接于所述底板,所述调平支腿组件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调平支腿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接板沿着与所述底板的铰接处转动。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实现雷达头与转台装置之间连续的角度调整,通过调平支腿组件实现转台装置与底板之间的角度调整,从而在雷达头的外场测试过程中,雷达头与雷达头外场测试平台能够满足测试所需要的连续角度调整,且能够使雷达头和转台装置平行于底板,减少竖直空间的占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达头外场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头外场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设置有安装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组件、丝杆和连接组件,所述转动组件铰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丝杆移动,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能够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头外场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手轮、轴承座和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轴承座固定于所述第一铰接座,所述手轮通过螺母柱和角接触球轴承安装于所述轴承座,所述丝杆连接于所述螺母柱,所述手轮通过所述螺母柱驱动所述丝杆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头外场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头、固定块和旋转柱,所述丝杆固定于所述第一铰接头,所述第一铰接头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凹槽,所述固定块通过销轴、垫片和轴端挡片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头,所述旋转柱穿设于所述固定块,所述旋转柱能够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所述固定块能够沿着所述旋转柱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头外场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头外场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设置有安装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组件、丝杆和连接组件,所述转动组件铰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丝杆移动,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能够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头外场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手轮、轴承座和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轴承座固定于所述第一铰接座,所述手轮通过螺母柱和角接触球轴承安装于所述轴承座,所述丝杆连接于所述螺母柱,所述手轮通过所述螺母柱驱动所述丝杆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头外场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头、固定块和旋转柱,所述丝杆固定于所述第一铰接头,所述第一铰接头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凹槽,所述固定块通过销轴、垫片和轴端挡片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头,所述旋转柱穿设于所述固定块,所述旋转柱能够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所述固定块能够沿着所述旋转柱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达头外场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导轨和第二转接板,所述导轨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转接板能够滑动于所述导轨,所述固定框架铰接于所述第二转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转接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架,所述旋转柱能够固定于所述连接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雷达头外场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所述支撑腿的另一端能够固定于所述第二转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雷达头外场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刘远曦,包晓军,李琳,徐挚仁,唐文明,曾涵宇,付舒,陈勇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