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普及,对充电设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配套设备,其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充电体验和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现有充电桩主机和充电枪柱分别采用不同的制冷设备来冷却。这种分离式设计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设备尺寸受限,二是制冷效率低下。
2、具体来说,由于充电桩主机和充电枪柱各自集成了一套独立的制冷设备,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整体设备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而且受限于空间布局,使得设备的整体尺寸难以进一步缩小。在实际应用中,这可能会影响到充电桩的安装和部署,特别是在空间有限的城市环境中,大尺寸的充电桩可能会成为一大难题。此外,两套独立的制冷设备在运行时,其制冷效率也往往不高。一方面,由于冷却系统需要分别针对主机和枪柱进行散热,这可能导致热量分布不均,使得某些部分过热,而其他部分则可能过度冷却,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两套制冷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这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而且可能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所以,提供一种更为高效且可靠的充电桩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同时达到对充电桩主机与充电枪柱的高效冷却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对应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将充电桩主机与充电枪柱的制冷来源设计于同一液冷机组中,通过液冷机组水系统管路的分流设计实现充电桩主机和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充电桩冷却系统,用于包括充电桩主机及充电枪柱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机冷却部、充电枪柱冷却部、以及液冷机组;
4、所述充电桩主机冷却部包括用于对充电桩主机进行冷却的液冷板、以及连接所述液冷机组和所述液冷板的第一冷却管路;
5、所述充电枪柱冷却部包括用于对充电枪柱进行冷却的液冷电缆、以及连接液冷机组和液冷电缆的第二冷却管路;
6、所述液冷机组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和所述第二冷却管路分别向所述液冷板和所述液冷电缆提供冷却液,以分别通过所述充电桩主机冷却部和所述充电枪柱冷却部对充电桩主机和充电枪柱进行冷却。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却管路设置有用于调节冷却液流量的第一电动节流阀,所述第二冷却管路设置有用于调节冷却液流量的第二电动节流阀。
8、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桩冷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液冷机组通信连接的温度感测单元,所述温度感测单元用于监测充电桩主机及充电枪柱的温度,并在充电桩主机及充电枪柱的温度超过预设的高温阈值时生成请求所述液冷机组提供冷却液的请求信号。
9、进一步地,所述液冷电缆设有用于控制冷却液在所述液冷电缆中的通断及流量的电缆冷却控制阀。
10、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机组包括水系统、氟系统和板式换热器,所述水系统包含用于吸收充电桩主机和充电枪柱的热量的冷却液,所述氟系统包含用于对所述冷却液进行降温的制冷剂;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用于吸收所述冷却液的热量的第一板片、以及用于吸收所述第一板片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所述制冷剂的第二板片。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及所述第二冷却管路均与所述水系统流体连接;所述水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冷却液在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及所述第二冷却管路中流动的循环泵。
12、进一步地,所述水系统还包括冷却液盘管,所述冷却液盘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片中,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及所述第二冷却管路均与所述冷却液盘管流体连接,所述循环泵用于驱动所述冷却液流过所述冷却液盘管以进行散热。
13、进一步地,所述氟系统包括循环流体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制冷剂盘管,所述压缩机用于压缩所述制冷剂,所述冷凝器用于将压缩后的制冷剂进行冷凝,所述制冷剂盘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板片中,用于让所述制冷剂在流过所述制冷剂盘管时吸收来自所述冷却液的热量。
1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充电桩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包括充电桩主机及充电枪柱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5、s1,提供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桩冷却系统;
16、s2,当充电桩主机的温度和充电枪柱的温度中的至少一者超过预设的高温阈值时,通过所述充电桩冷却系统的所述液冷机组向所述液冷板和所述液冷电缆中的至少一者提供冷却液;
17、s3,通过所述液冷板和所述液冷电缆中的至少一者对所述充电桩主机和所述充电枪柱中的至少一者进行冷却。
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操作:
19、当所述充电枪柱为多个,且所述多个充电枪柱中的至少一个充电枪柱的温度超过预设的高温阈值时,根据所述多个充电枪柱中温度最高的所述充电枪柱的温度确定向所述第二冷却管路提供的冷却液的流量;
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以下操作:
21、通过所述第二冷却管路向所述液冷电缆提供冷却液,以通过所述充电枪柱冷却部对所述多个充电枪柱进行冷却,直至每个所述充电枪柱的温度都低于所述高温阈值。
2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充电桩主机与充电枪柱的制冷来源整合至同一液冷机组,通过高度集成的液冷机组,实现了空间的优化利用,使得充电站的整体布局更加紧凑,同时也为未来的扩展升级预留了更多可能性。在散热效率上,本专利技术的液冷机组通过精密的水系统管路分流设计,确保了充电桩主机与充电枪柱能够同时且均衡地获得冷却资源,这不仅避免了因散热不均导致的设备过热问题,还显著提升了整体的散热效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冷却系统,用于包括充电桩主机及充电枪柱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机冷却部、充电枪柱冷却部、以及液冷机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路设置有用于调节冷却液流量的第一电动节流阀,所述第二冷却管路设置有用于调节冷却液流量的第二电动节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冷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液冷机组通信连接的温度感测单元,所述温度感测单元用于监测充电桩主机及充电枪柱的温度,并在充电桩主机及充电枪柱的温度超过预设的高温阈值时生成请求所述液冷机组提供冷却液的请求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电缆设有用于控制冷却液在所述液冷电缆中的通断及流量的电缆冷却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组包括水系统、氟系统和板式换热器,所述水系统包含用于吸收充电桩主机和充电枪柱的热量的冷却液,所述氟系统包含用于对所述冷却液进行降温的制冷剂;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用于吸收所述冷却液的热量的第一板片、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及所述第二冷却管路均与所述水系统流体连接;所述水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冷却液在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及所述第二冷却管路中流动的循环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系统还包括冷却液盘管,所述冷却液盘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片中,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及所述第二冷却管路均与所述冷却液盘管流体连接,所述循环泵用于驱动所述冷却液流过所述冷却液盘管以进行散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系统包括循环地流体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制冷剂盘管,所述压缩机用于压缩所述制冷剂,所述冷凝器用于将压缩后的制冷剂进行冷凝,所述制冷剂盘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板片中,用于让所述制冷剂在流过所述制冷剂盘管时吸收来自所述冷却液的热量。
9.一种充电桩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包括充电桩主机及充电枪柱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冷却系统,用于包括充电桩主机及充电枪柱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机冷却部、充电枪柱冷却部、以及液冷机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路设置有用于调节冷却液流量的第一电动节流阀,所述第二冷却管路设置有用于调节冷却液流量的第二电动节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冷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液冷机组通信连接的温度感测单元,所述温度感测单元用于监测充电桩主机及充电枪柱的温度,并在充电桩主机及充电枪柱的温度超过预设的高温阈值时生成请求所述液冷机组提供冷却液的请求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电缆设有用于控制冷却液在所述液冷电缆中的通断及流量的电缆冷却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组包括水系统、氟系统和板式换热器,所述水系统包含用于吸收充电桩主机和充电枪柱的热量的冷却液,所述氟系统包含用于对所述冷却液进行降温的制冷剂;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用于吸收所述冷却液的热量的第一板片、以及用于吸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小茜,王晓勇,文玉良,汪阳,刘定喜,蒋振涛,邓少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