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ZTA陶瓷颗粒预制体、制备及实现ZTA与高锰钢基体间冶金界面结合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ZTA陶瓷颗粒预制体、制备及实现ZTA与高锰钢基体间冶金界面结合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6418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ZTA陶瓷颗粒预制体、制备及实现ZTA与高锰钢基体间冶金界面结合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球磨工艺将高锰钢粉末、Zr‑Fe粉、ZTA微粉和乙醇制成浆料,将ZTA颗粒浸泡在其中,取出烘干烧结,得到具有单层包覆ZTA颗粒,再浸入高锰钢粉末浆料中,得到具有两层包覆层的ZTA颗粒,经无压烧结获得ZTA陶瓷预制体,同时实现双包覆层固化,并且在浇铸过程中ZTA陶瓷多孔预制体能有效促进高锰钢熔体渗入和防止预制体在热冲击下发生溃散。通过FeZr‑ZTA‑高锰钢粉体双层包覆层的桥梁作用,实现ZTA和高锰钢基体间形成冶金结合界面,从而使所制备的ZTA陶瓷颗粒增强高锰钢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三体磨损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粉末冶金和铸造,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磨损普遍存在于冶金、石油、化工、建筑、国防科技等领域,对工件和装备的服役可靠性和服役寿命具有决定性影响。当前,工业生产中日益追求高效生产率和可持续发展,但传统耐磨材料在严峻工况下已经无法满足性能要求,迫切需要研发出新型长效耐磨材料,从而从根本上减少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损耗。

2、高锰钢是专为重工业设计研发的一种耐磨钢材,在承受剧烈冲击或接触应力作用下,高锰钢表面会迅速硬化,外硬内韧的特性可以既耐磨损又抗冲击,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采石、采矿、挖掘、煤炭工业、铸造和钢铁行业等领域。相比于高锰钢,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陶瓷增强高锰钢基复合材料可以融合高锰钢和zta陶瓷的特性,有望进一步提升高锰钢基材料的抗高强度冲击、耐高温、耐磨损等性能,受到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复合材料铸造成形过程中,由于zta陶瓷颗粒与高锰钢熔体润湿性差,浇筑温度较高,zta陶瓷颗粒与高锰钢基体间往往仅形成机械结合界面,甚至在两者界面间还容易产生物理间隙,导致zta陶瓷和高锰钢基体的复合效果无法发挥,复合材料的整体耐磨性能不及预期。为了实现高性能zta陶瓷颗粒增强高锰钢基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和规模化生产,必须对zta陶瓷颗粒进行表面包覆处理,以通过表面活性包覆层改善zta陶瓷颗粒与高锰钢基体间的润湿性,并促进冶金结合界面的形成,进而充分发掘出zta陶瓷颗粒与高锰钢基体的潜在复合效果。

3、为了防止铸造过程中zta陶瓷颗粒被钢液熔体冲击而发生溃散,将zta陶瓷颗粒制备成多孔预制体是有效手段。为此,本专利技术将zta陶瓷颗粒表面双层活化包覆处理与多孔预制体制备相融合,开发了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制备zta增强高锰钢基复合材料,显著改善了zta陶瓷颗粒与高锰钢基体的界面润湿性,实现了两者间的冶金界面结合,大幅度提升了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本专利技术所涉的界面调控策略可有力推进zta增强高锰钢基复合材料的工业生产和规模化工程应用,同时也适用于开发高铬铸铁、合金钢等其他铁基复合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具体为采用球磨工艺将高锰钢粉末、zr-fe合金粉末、zta微粉混合并添加无水乙醇制成浆料,再将zta颗粒浸泡在浆料中,得到表面包覆有浆料的zta颗粒,然后在1050~1100℃进行烧结处理,再将改性后的zta颗粒浸入由高锰钢粉末和无水乙醇组成的浆料中,得到具有两层包覆层的zta颗粒。在此基础上,将两层包覆后的zta颗粒放入石墨模具中,经无压烧结后获得zta陶瓷多孔预制体。该方法获得的预制体有利于zta陶瓷与金属材料的复合,也可实现陶瓷与金属界面的冶金结合。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制备方法获得的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

3、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在高锰钢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4、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多孔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将zr-fe合金粉、zta微粉、高锰钢粉末和无水乙醇通过球磨混合得到混合粉体浆料;

7、(2)将zta颗粒浸入步骤(1)的混合粉体浆料中,使浆料包裹zta颗粒表面,取出zta颗粒并干燥,并在1050~1100℃预烧结,得到单层包覆zta颗粒;

8、(3)将高锰钢粉末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得到浆料,再将步骤(2)所获得的单层包覆zta颗粒浸入其中,使高锰钢粉末均匀包覆在单层包覆zta颗粒的表面,取出并干燥,将表面双层包覆的zta颗粒装入模具中,在1250~1450℃下进行无压烧结,得到双层包覆改性多孔zta陶瓷预制体。

9、优选的,步骤(1)所述zr-fe合金粉的粒径为200~300目。

10、优选的,步骤(1)所述zr-fe合金粉中,zr的质量百分占比为30~60%。

11、优选的,步骤(1)所述zta微粉的粒径为3~5微米。

12、优选的,步骤(1)和(3)所述高锰钢粉末的粒径为300~400目。

13、优选的,步骤(1)所述zr-fe合金粉、zta微粉和高锰钢粉末的重量比为4~8:2~6:5~6。

14、优选的,步骤(1)所述无水乙醇占浆料重量的15~25%。

15、优选的,步骤(1)所述球磨为机械球磨,磨球球径为5~10mm,磨球与混合粉末的重量比为5:1~8:1,转速250~350r/min,球磨时间300~640min。

16、优选的,步骤(2)所述zta颗粒的粒径为10~15目。

17、优选的,步骤(2)所述zta颗粒和包覆层混合粉的重量比为5~8:1。

18、优选的,步骤(2)、(3)所述干燥均指在60~80℃的真空条件下干燥3~4h,目的是为了把颗粒中的无水乙醇蒸发去除。

19、优选的,步骤(2)所述预烧结的时间为45~60min。

20、优选的,步骤(3)中,按重量百分比计,高锰钢粉末占20~27%,无水乙醇占20~25%,余量为单层包覆zta颗粒。

21、优选的,步骤(3)所述无压烧结的时间为120~180min。

22、优选的,步骤(2)、(3)所述浆料包裹颗粒过程中需搅拌,目的是为了使原料之间混合均匀,本领域常规使用的转速都可以实现本步骤的目的,因此可不用限定搅拌速度。

23、步骤(1)所述球磨混合、步骤(2)所述预烧结、步骤(3)所述无压烧结均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氦气和氮气中的至少一种。

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

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在增强铁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26、所述应用的步骤包括:将上述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固定于浇铸型腔中,将铁基熔体浇铸到型腔中,得到zta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27、优选的,所述铁基为高锰钢、高铬铸铁和合金钢中的至少一种。

2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增强高锰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将上述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固定于浇铸型腔中,将高锰钢熔体浇铸到型腔中,得到zta陶瓷与高锰钢基体间界面冶金结合的复合材料。

30、优选的,所述高锰钢熔体出炉温度控制在1520~1570℃,浇铸温度控制在1500±20℃,浇铸前可进行除渣和去氧处理。

31、上述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Zr-Fe合金粉中,Zr的质量百分占比为3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Zr-Fe合金粉的粒径为200~3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预烧结的时间为45~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球磨为机械球磨,磨球球径为5~10mm,磨球与混合粉末的重量比为5:1~8:1,转速250~350r/min,球磨时间300~640min;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

7.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在增强铁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实现ZTA陶瓷与铁基基体间界面的冶金结合。

8.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增强高锰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权利要求8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增强高锰钢复合材料。

10.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增强高锰钢复合材料在冶金、矿山、建筑、机械和电力领域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包覆改性zta陶瓷颗粒多孔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zr-fe合金粉中,zr的质量百分占比为3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zr-fe合金粉的粒径为200~3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预烧结的时间为45~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球磨为机械球磨,磨球球径为5~10mm,磨球与混合粉末的重量比为5:1~8:1,转速250~350r/min,球磨时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谢兴兴郭柏松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