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老人智能监控,具体为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人的安全保障成为至关重要的社会关注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老人智能监控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的养老社区,由于老人分布密集且区域覆盖面积较大,存在管理难度高等局限性,使得对于老人的监控要求水平也变得日益增高。
2、现有技术如公告号为:cn104966381 b的专利技术专利,为留守老人状况实时监控与预警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应变片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和无线发射电路,无线发射电路发射出的信号通过终端接收设备接收,终端接收设备的输出端连接有报警器,应变片传感器贴附于家庭供水管的外壁。本专利技术利用应变片传感器测量家庭供水管内水流的振动信号,获取家庭用水时间和用水时段,并与预设于信号处理电路中的留守老人正常状况的用水时间和用水时段相比较,比较后若用水数据异常,则信号处理电路输出控制信号,此控制信号通过无线发射电路传送至终端接收设备,由终端接收设备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家人或其他人则可由此判断留守老人是否有发生意外而导致用水异常。
3、现有技术如公告号为:cn113706824b的专利技术专利,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监控的老人居家看护系统,环境监测模块用于对被看护人员的看护场地进行环境分析后得到环影值,环境监测模块将环影值反馈至服务器后,服务器将环影值随同实时身体数据一并发送至体况监测模块,体况监测模块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被看护人员所在看护场地的环影值和被看护人员
4、针对上述方案可见,目前的老人智能监控系统仅从单一维度获取数据进行分析,或者仅基于环境分析结合身体数据进行判断,但实际的老人行为监控会受老人日常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所处环境的复杂性所影响,并且监控的精准性受到监控装置的限制,因此,若仅通过单一层面的数据分析,可能无法全面、精准地捕捉老人的实时状态,从而影响对老人安全的有效监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统计区域内安装的监控装置对应的覆盖监控区域,记为可视监控区域,并在预设的监控周期内通过监控装置对可视监控区域进行老人行为数据采集,由此获取可视监控区域的老人行为采集数据。
3、s2,基于可视监控区域的老人行为采集数据,并同步获取可视监控区域的传感干扰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可视监控区域的监控装置对应的传感利用负载因子,由此根据传感利用负载因子将监控装置予以相应的配置控制。
4、s3,将配置控制后的监控装置记为适用监控装置,由此通过适用监控装置对可视监控区域进行老人智能监控,并结合可视监控区域的传感干扰数据分析处理得到监控视频流传输指征标签。
5、s4,锁定监控装置的通信传输节点与相应通信接收网关节点之间的信道,记为通信传输信道,由此获取通信传输信道的状态数据并结合监控视频流传输指征标签分析得到通信传输信道的调节执行参数。
6、s5,通过调节执行参数将通信传输信道予以快速响应调节处理,并在调节处理后将监控视频流传输至总控显示终端。
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老人行为数据采集模块,用于统计区域内安装的监控装置对应的覆盖监控区域,记为可视监控区域,并在预设的监控周期内通过监控装置对可视监控区域进行老人行为数据采集,由此获取可视监控区域的老人行为采集数据。
8、监控装置配置控制模块,用于基于可视监控区域的老人行为采集数据,并同步获取可视监控区域的传感干扰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可视监控区域的监控装置对应的传感利用负载因子,由此根据传感利用负载因子将监控装置予以相应的配置控制。
9、监控视频流传输指征标签分析模块,用于将配置控制后的监控装置记为适用监控装置,由此通过适用监控装置对可视监控区域进行老人智能监控,并结合可视监控区域的传感干扰数据分析处理得到监控视频流传输指征标签;
10、通信传输信道状态分析模块,用于锁定监控装置的通信传输节点与相应通信接收网关节点之间的信道,记为通信传输信道,由此获取通信传输信道的状态数据并结合监控视频流传输指征标签分析得到通信传输信道的调节执行参数。
11、通信传输信道响应调节模块,用于通过调节执行参数将通信传输信道予以快速响应调节处理,并在调节处理后将监控视频流传输至总控显示终端。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在数据采集与分析方面,通过对可视监控区域的老人行为数据以及传感干扰数据的综合采集和分析,使其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和老人行为特点,提高监控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其次,在老人异常行为监测上,通过对老人的多种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依据不同的判定指标设定不同的视频流传输指征标签级别,能够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对老人的异常行为进行反馈和处理,为老人的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在通信传输方面,通过对通信传输信道的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依据此对通信传输信道进行合理调节,确保监控视频流能够稳定、高效地传输至总控显示终端,保障整个监控系统的顺畅运行。
14、(2)本专利技术通过根据传感利用负载因子将监控装置予以相应的配置控制,能够使监控装置更好地适应可视监控区域的实际环境状况,精准地判断监控装置是否需要调整以及如何调整,从而提高监控装置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合理的配置控制可以优化监控装置的性能,更清晰地捕捉老人的行为细节,减少因环境因素导致的监控误差,提高监控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同时,有助于节约资源,在环境相对稳定、负载因子未超出阈值的情况下,监控装置以默认配置参数运行,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15、(3)本专利技术通过处理得到监控视频流传输指征标签,能够根据可视监控区域的监控视频流传输需求指征参量对视频流的传输需求进行精准分级,有助于提高整个监控系统的效率和针对性,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传输指征标签快速了解老人行为的大致情况,优先处理异常程度较高的视频流,从而更有效地保障老人的安全和健康,通过对视频流传输指征标签的合理处理,还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网络环境和监控需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16、(4)本专利技术通过获取通信传输信道的状态数据并结合监控视频流传输指征标签分析得到通信传输信道的调节执行参数,能够根据通信传输信道的实际状态和视频流传输的需求,精准地确定调节执行参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监控区域的老人行为采集数据包括可视监控区域的日均人流量、老人日均活动密度、老人日均活动频率和老人平均行动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监控区域的监控装置对应的传感利用负载因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传感利用负载因子将监控装置予以相应的配置控制,具体过程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适用监控装置对可视监控区域进行老人智能监控,具体过程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得到监控视频流传输指征标签,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传输信道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通信传输信道的调节执行参数,具体过程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传输信道的传输状态因子,具体获取方式如下:
10.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监控区域的老人行为采集数据包括可视监控区域的日均人流量、老人日均活动密度、老人日均活动频率和老人平均行动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监控区域的监控装置对应的传感利用负载因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传感利用负载因子将监控装置予以相应的配置控制,具体过程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老人智能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适用监控装置对可视监控区域进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