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下,也称为fid)。
技术介绍
1、作为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之一,已知有fid。f id是在供给有燃烧气体的壳体的内部将混合有助燃气体(氢)及补充气体的试样气体从喷嘴的前端朝向上方喷出,在喷嘴的上端形成氢火焰而使试样气体中的成分离子化,利用设置于喷嘴的上方的集电极捕集离子,由此进行试样气体中的成分的定量(参照专利文献1)。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060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在f id中,喷嘴与集电极之间的距离越短,进而喷嘴越进入集电极的内侧,则集电极对由氢火焰生成的离子的捕集效率越提高,检测灵敏度越提高。但是,为了使由氢火焰生成的离子的飞出方向朝向集电极侧而使集电极的捕集效率提高,一般在喷嘴与集电极之间设置有100~数100v左右的电位差。因此,只能使喷嘴与集电极接近到空间绝缘不破坏的程度为止。
3、进而,一般来说,集电极的内径比喷嘴的最大外径小,因此难以使喷嘴进入集电极的内侧。因此,有时采用将具有与设置于喷嘴的上端部的锥面相同锥角的锥面设置于集电极的下端部内表面的结构。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不仅容易使喷嘴进入集电极的内侧,而且燃烧气体被引导至喷嘴的上端附近,能够使在喷嘴的上端的氢火焰的形成稳定。
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良上述结构,实现在喷嘴的上端的氢火焰的形成的稳定化,并且使集电极对离子的
5、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6、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使集电极的下端部内表面的锥面的锥角与喷嘴的上端的锥面相同的情况下,若使喷嘴过于进入集电极的内侧,则喷嘴与集电极之间的间隙变小,用于向集电极的内侧引入燃烧气体的开口面积变小。于是,燃烧气体难以被引导至集电极的上端附近,氢火焰的形成有可能变得不稳定。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具有即使使喷嘴进入集电极的内侧也能够确保用于向集电极的内侧引入燃烧气体的开口面积那样的结构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7、即,本专利技术的f id具备:壳体,具有供给有燃烧气体的内部空间;喷嘴,在上端设置有喷出口,用于将试样气体及助燃气体的混合气体从所述喷出口喷出而在所述上端形成氢火焰;中空圆筒形状的集电极,以中心轴成为铅垂方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喷嘴的上方,用于捕集由于在所述喷嘴的所述上端形成的氢火焰而离子化的所述试样气体中的成分,所述喷嘴的上端部的外周面具有第1锥角并以随着趋向所述上端侧而外径变小的方式倾斜,在所述集电极的下端部的内侧设置有锥面,该锥面具有比所述第1锥角大的第2锥角并以随着从下端趋向上方而内径变小的方式倾斜。
8、专利技术效果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fid,所述喷嘴的上端部的外周面具有第1锥角并以随着趋向所述上端侧而外径变小的方式倾斜,在所述集电极的下端部的内侧设置有锥面,该锥面具有比所述第1锥角大的第2锥角并以随着从下端趋向上方而内径变小的方式倾斜,因此,即使使所述喷嘴进入所述集电极的内侧,也能够确保用于向所述集电极的内侧引入燃烧气体的开口面积,能够实现在所述喷嘴的上端的氢火焰的形成的稳定化,并且能够使所述集电极对离子的捕集效率提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所述上端配置于比所述集电极的下端更高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