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制造技术_技高网

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625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33
一种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静滑轨,与汽车底板固定,在静滑轨的上表面构成椅座座盆连接板滑动槽;动滑轨,设在静滑轨腔内且与静滑轨构成滑动副;椅座座盆连接板,在对应于椅座座盆连接板滑动槽的位置插入到静滑轨腔内且与动滑轨长度方向的上部连接;螺杆,与静滑轨的长度方向保持平行的状态下设在静滑轨腔内;一用于驱使动滑轨连同椅座座盆连接板移动的动滑轨自动位移驱动机构,其自上而下依次与椅座座盆连接板、动滑轨及螺杆相配合,特点是:静滑轨为整体的型材式构造。优点:保障座椅的稳定性、避免产生异响且避免磨损;避免座椅固定失效及螺杆出现晃动的情形;保障座椅的稳定性和乘坐者的良好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


技术介绍

1、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汽车座椅用电动滑轨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cn215204537u一种高强度独立电动滑轨、cn116022040b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的滑动机构、cn113320450a一种汽车座椅的电动滑轨、cn118082637a一种新型水平调节传动的车辆座椅滑轨总成、cn205033973u一种汽车座椅的前后调节机构、cn210416305u座椅滑轨组件和cn107087405a快速调节动力调节器,等等。

2、典型的如cn113335150a推荐的“一种高强度独立电动滑轨及与车地板之间的安装结构”,该专利申请主要是针对先有技术如cn109130967a一种改进型汽车座椅电动地滑轨系统的不足而提出的,具体的技术措施可参见cn113335150a的说明书第0008至0027段,并且具体的技术效果可归纳为以下四点:一是将原先的一个独立电机改为采用两个独立的同步电驱电机;二是由于采用了两个电机,因而自然地摒弃了座椅水平调节系统中的大尺寸马达支架,消除了万一被乘客踩踏的风险;三是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可以达到在任意位置适时锁定的目的;四是将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水平布置在上滑轨内,节约了座椅下方的z向空间并充分利用y向空间(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30至0034段)。

3、经本申请人就包括上面提及的专利在内的已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用的电动滑轨结构的长期关注与分析并认为普遍存在以下通弊:其一,或许是受传统设计及制造思维模式的束缚,利用板材并且借助于模具以冲压成型的方式获取作为静滑轨的下滑轨是目前业界约定俗成的方式,暂且不论其制造工艺的复杂因素,就强度而言是相对欠缺的,然而强度的欠缺,会使座椅在碰撞时影响乘坐者维持姿势,存在有失安全之虞。由于冲压成型的滑轨的间隙相对较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座椅的稳定性和乘坐者的舒适性并且动滑轨的直线最难以保证,而直线度的欠缺是引起座椅有失稳定、产生异响、加剧磨损、调节操作不便例如在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卡滞或称卡顿乃至移动受阻,此外冲压成形的静滑轨与汽车底板固定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未免会产生松动、损坏或导致座椅固定失效等问题;其二,由于滚柱安装座连同嵌置其上的滚柱直接嵌置于开设在动滑轨也称“滑动支架”上的安装座嵌配槽内的,因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即在对动滑轨进行调节时,滚柱安装座同时受到来自于滚柱对其的作用力以及构成于动滑轨或称滑动支架上的用于供滚柱安装座的安装座嵌配槽的嵌边的反作用力的双重作用,从而易致结构单调且强度相对脆弱的滚柱安装座损坏,而滚柱安装座一经损坏,滚柱便失去了依托,会产生卡住在动、静滑轨之间的间隙内的情形,最终导致动滑轨失去对汽车座椅的座盆的调节,也就是使汽车座椅的调节功能丧失,涉及该技术问题的典型的专利如cn220842279u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的滚柱消间隙机构;其三,由于缺乏对静滑轨的上表面防尘蔽护措施,因而在使用过程中,无法避免外界尘杂从位于静滑轨的长度方向的上表面的供椅座座盆连接滑动的椅座座盆连接板滑动槽进入静滑轨腔内后,存在堵卡运动部件如影响设置在静滑轨腔内的螺杆,严重时因前述螺杆遭尘杂沾染而影响动滑轨自动位移驱动机构的结构体系的蜗轮蜗杆箱的正常动作,甚至功能丧失而最终使座椅不能调节。鉴于前述情形,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体现静滑轨的良好的刚性和优异的强度而得以避免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和损坏以及有利于体现动滑轨的直线度而得以保障座椅的稳定性、避免产生异响并加剧磨损的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充分体现静滑轨与汽车底板之间的可靠而持久的固定效果而得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静滑轨出现松动损坏并导致座椅固定失效以及有利于摒弃使用螺杆左、右支承座固定螺栓将设置在静滑轨腔内的螺杆左、右支承座与汽车底板固定的结构形式而得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螺杆座上的螺栓孔变形或崩孔损坏并最终影响螺杆左、右支承座的晃动的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

3、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益于显著缩小动滑轨与静滑轨之间的滑动配合间隙而得以保障座椅的稳定性和乘坐者的舒适性的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

4、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便于消除动、静滑轨的y向以及z向间隙而得以体现优异的消隙效果的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

5、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位于静滑轨上表面的供椅座座盆连接板滑动的椅座座盆连接板滑动槽进行蔽护而得以阻止外界尘杂侵入静滑轨腔而得以保障动滑轨自动位移驱动机构的结构体系的蜗轮蜗杆箱与位于静滑轨腔内的螺杆之间的优异的传动配合效果的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

6、为体现完成本专利技术的首要任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包括一静滑轨,该静滑轨在使用状态下与汽车底板固定,并且在该静滑轨的上表面沿着静滑轨的长度方向构成一用于使静滑轨的静滑轨腔与外界相通的椅座座盆连接板滑动槽;一动滑轨,该动滑轨设置在所述静滑轨腔内并且与静滑轨构成滑动副;一椅座座盆连接板,该椅座座盆连接板在对应于所述椅座座盆连接板滑动槽的位置插入到所述静滑轨腔内并且与所述动滑轨长度方向的上部连接;一螺杆,该螺杆在与静滑轨的长度方向保持平行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静滑轨腔内;一用于驱使所述动滑轨连同所述椅座座盆连接板向左或向右移动的动滑轨自动位移驱动机构,该动滑轨自动位移驱动机构自上而下依次与所述椅座座盆连接板、动滑轨以及螺杆相配合,特征在于:所述的静滑轨为整体的型材式构造。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静滑轨包括构建所述静滑轨腔的静滑轨腔构建底壁、静滑轨腔构建前侧壁、静滑轨腔构建后侧壁、静滑轨腔构建第一顶壁和静滑轨腔构建第二顶壁,静滑轨腔构建前侧壁以及静滑轨腔构建后侧壁以彼此前后平行的状态分别直接构成于静滑轨腔构建底壁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侧并且分别与静滑轨腔构建底壁的前后侧面垂直,静滑轨腔构建第一、第二顶壁以水平状态分别构成于静滑轨腔构建前、后侧壁的长度方向的上部,所述椅座座盆连接板滑动槽构成于静滑轨腔构建第一、第二顶壁的长度方向的相向一侧之间,由静滑轨腔构建底壁、静滑轨腔构建前、后侧壁以及静滑轨腔构建第一、第二顶壁共同构成的所述静滑轨为所述整体的型材式构造;所述动滑轨与所述静滑轨腔构建第一、第二顶壁构成滑动副。

8、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静滑轨腔构建前、后侧壁的左端之间以及右端之间各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静滑轨腔的左腔口以及右腔口封闭并且同时将所述静滑轨腔构建前、后侧壁的左端以及右端补强连结的静滑轨腔端部蔽护补强机构,该静滑轨腔端部蔽护补强机构包括补强板、腔口蔽护板、补强板定位轴和顶壁端部插嵌套,补强板设置在所述静滑轨腔内并且位于静滑轨腔的腔口部位,在该补强板朝向静滑轨腔的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各相向折展有一补强板折边,在该补强板折边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包括一静滑轨(1),该静滑轨(1)在使用状态下与汽车底板固定,并且在该静滑轨(1)的上表面沿着静滑轨(1)的长度方向构成一用于使静滑轨(1)的静滑轨腔(11)与外界相通的椅座座盆连接板滑动槽(12);一动滑轨(2),该动滑轨(2)设置在所述静滑轨腔(11)内并且与静滑轨(1)构成滑动副;一椅座座盆连接板(3),该椅座座盆连接板(3)在对应于所述椅座座盆连接板滑动槽(12)的位置插入到所述静滑轨腔(11)内并且与所述动滑轨(2)长度方向的上部连接;一螺杆(4),该螺杆(4)在与静滑轨(1)的长度方向保持平行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静滑轨腔(11)内;一用于驱使所述动滑轨(2)连同所述椅座座盆连接板(3)向左或向右移动的动滑轨自动位移驱动机构(5),该动滑轨自动位移驱动机构(5)自上而下依次与所述椅座座盆连接板(3)、动滑轨(2)以及螺杆(4)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滑轨(1)为整体的型材式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滑轨(1)包括构建所述静滑轨腔(11)的静滑轨腔构建底壁(13)、静滑轨腔构建前侧壁(14)、静滑轨腔构建后侧壁(15)、静滑轨腔构建第一顶壁(16)和静滑轨腔构建第二顶壁(17),静滑轨腔构建前侧壁(14)以及静滑轨腔构建后侧壁(15)以彼此前后平行的状态分别直接构成于静滑轨腔构建底壁(13)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侧并且分别与静滑轨腔构建底壁(13)的前后侧面垂直,静滑轨腔构建第一、第二顶壁(16、17)以水平状态分别构成于静滑轨腔构建前、后侧壁(14、15)的长度方向的上部,所述椅座座盆连接板滑动槽(12)构成于静滑轨腔构建第一、第二顶壁(16、17)的长度方向的相向一侧之间,由静滑轨腔构建底壁(13)、静滑轨腔构建前、后侧壁(14、15)以及静滑轨腔构建第一、第二顶壁(16、17)共同构成的所述静滑轨(1)为所述整体的型材式构造;所述动滑轨(2)与所述静滑轨腔构建第一、第二顶壁(16、17)构成滑动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静滑轨腔构建前、后侧壁(14、15)的左端之间以及右端之间各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静滑轨腔(11)的左腔口以及右腔口封闭并且同时将所述静滑轨腔构建前、后侧壁(14、15)的左端以及右端补强连结的静滑轨腔端部蔽护补强机构(6),该静滑轨腔端部蔽护补强机构(6)包括补强板(61)、腔口蔽护板(62)、补强板定位轴(63)和顶壁端部插嵌套(64),补强板(61)设置在所述静滑轨腔(11)内并且位于静滑轨腔(11)的腔口部位,在该补强板(61)朝向静滑轨腔(11)的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各相向折展有一补强板折边(611),在该补强板折边(611)上开设有一补强板定位轴通过孔(6111),腔口蔽护板(62)与静滑轨腔(11)的腔口部位相贴触,在该腔口蔽护板(62)朝向补强板(61)的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各相向折展有一腔口蔽护板固定耳(621),在该腔口蔽护板固定耳(621)上开设有一腔口蔽护板固定耳轴通过孔(6211),腔口蔽护板固定耳(621)插入静滑轨腔(11)的腔口部位,该腔口蔽护板固定耳(621)与补强板折边(611)背对静滑轨腔(11)的一侧重合并且腔口蔽护板固定耳轴通过孔(6211)与所述补强板定位轴通过孔(6111)相对应,补强板定位轴(63)依次穿过开设在静滑轨腔构建后侧壁(15)上的并且位置与腔口蔽护板固定耳轴通过孔(6211)相对应的静滑轨腔构建后侧壁定位轴孔(151)、腔口蔽护板固定耳轴通过孔(6211)、补强板定位轴通过孔(6111)并且穿过开设在静滑轨腔构建前侧壁(14)上的位置同样与腔口蔽护板固定耳轴通过孔(6211)相对应的静滑轨腔构建前侧壁定位轴孔(141)后固定在静滑轨腔构建前、后侧壁(14、15)之间,顶壁端部插嵌套(64)插嵌在所述静滑轨腔构建第一顶壁(16)以及静滑轨腔构建第二顶壁(17)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滑轨腔构建第一顶壁(16)与所述静滑轨腔构建前侧壁(14)彼此形成横截面形状呈T字形的关系,所述静滑轨腔构建第二顶壁(17)与所述静滑轨腔构建后侧壁(15)相互形成横截面形状呈T字形的关系,并且静滑轨腔构建第一、第二顶壁(16、17)的顶表面彼此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椅座座盆连接板(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电机让位凹腔(31),在对应于该电机让位凹腔(31)的下方的位置固定有一电机座固定板(311),在该电机座固定板(311)的中部开设有一电机轴套配合孔(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包括一静滑轨(1),该静滑轨(1)在使用状态下与汽车底板固定,并且在该静滑轨(1)的上表面沿着静滑轨(1)的长度方向构成一用于使静滑轨(1)的静滑轨腔(11)与外界相通的椅座座盆连接板滑动槽(12);一动滑轨(2),该动滑轨(2)设置在所述静滑轨腔(11)内并且与静滑轨(1)构成滑动副;一椅座座盆连接板(3),该椅座座盆连接板(3)在对应于所述椅座座盆连接板滑动槽(12)的位置插入到所述静滑轨腔(11)内并且与所述动滑轨(2)长度方向的上部连接;一螺杆(4),该螺杆(4)在与静滑轨(1)的长度方向保持平行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静滑轨腔(11)内;一用于驱使所述动滑轨(2)连同所述椅座座盆连接板(3)向左或向右移动的动滑轨自动位移驱动机构(5),该动滑轨自动位移驱动机构(5)自上而下依次与所述椅座座盆连接板(3)、动滑轨(2)以及螺杆(4)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滑轨(1)为整体的型材式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滑轨(1)包括构建所述静滑轨腔(11)的静滑轨腔构建底壁(13)、静滑轨腔构建前侧壁(14)、静滑轨腔构建后侧壁(15)、静滑轨腔构建第一顶壁(16)和静滑轨腔构建第二顶壁(17),静滑轨腔构建前侧壁(14)以及静滑轨腔构建后侧壁(15)以彼此前后平行的状态分别直接构成于静滑轨腔构建底壁(13)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侧并且分别与静滑轨腔构建底壁(13)的前后侧面垂直,静滑轨腔构建第一、第二顶壁(16、17)以水平状态分别构成于静滑轨腔构建前、后侧壁(14、15)的长度方向的上部,所述椅座座盆连接板滑动槽(12)构成于静滑轨腔构建第一、第二顶壁(16、17)的长度方向的相向一侧之间,由静滑轨腔构建底壁(13)、静滑轨腔构建前、后侧壁(14、15)以及静滑轨腔构建第一、第二顶壁(16、17)共同构成的所述静滑轨(1)为所述整体的型材式构造;所述动滑轨(2)与所述静滑轨腔构建第一、第二顶壁(16、17)构成滑动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静滑轨腔构建前、后侧壁(14、15)的左端之间以及右端之间各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静滑轨腔(11)的左腔口以及右腔口封闭并且同时将所述静滑轨腔构建前、后侧壁(14、15)的左端以及右端补强连结的静滑轨腔端部蔽护补强机构(6),该静滑轨腔端部蔽护补强机构(6)包括补强板(61)、腔口蔽护板(62)、补强板定位轴(63)和顶壁端部插嵌套(64),补强板(61)设置在所述静滑轨腔(11)内并且位于静滑轨腔(11)的腔口部位,在该补强板(61)朝向静滑轨腔(11)的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各相向折展有一补强板折边(611),在该补强板折边(611)上开设有一补强板定位轴通过孔(6111),腔口蔽护板(62)与静滑轨腔(11)的腔口部位相贴触,在该腔口蔽护板(62)朝向补强板(61)的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各相向折展有一腔口蔽护板固定耳(621),在该腔口蔽护板固定耳(621)上开设有一腔口蔽护板固定耳轴通过孔(6211),腔口蔽护板固定耳(621)插入静滑轨腔(11)的腔口部位,该腔口蔽护板固定耳(621)与补强板折边(611)背对静滑轨腔(11)的一侧重合并且腔口蔽护板固定耳轴通过孔(6211)与所述补强板定位轴通过孔(6111)相对应,补强板定位轴(63)依次穿过开设在静滑轨腔构建后侧壁(15)上的并且位置与腔口蔽护板固定耳轴通过孔(6211)相对应的静滑轨腔构建后侧壁定位轴孔(151)、腔口蔽护板固定耳轴通过孔(6211)、补强板定位轴通过孔(6111)并且穿过开设在静滑轨腔构建前侧壁(14)上的位置同样与腔口蔽护板固定耳轴通过孔(6211)相对应的静滑轨腔构建前侧壁定位轴孔(141)后固定在静滑轨腔构建前、后侧壁(14、15)之间,顶壁端部插嵌套(64)插嵌在所述静滑轨腔构建第一顶壁(16)以及静滑轨腔构建第二顶壁(17)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滑轨腔构建第一顶壁(16)与所述静滑轨腔构建前侧壁(14)彼此形成横截面形状呈t字形的关系,所述静滑轨腔构建第二顶壁(17)与所述静滑轨腔构建后侧壁(15)相互形成横截面形状呈t字形的关系,并且静滑轨腔构建第一、第二顶壁(16、17)的顶表面彼此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椅座座盆连接板(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电机让位凹腔(31),在对应于该电机让位凹腔(31)的下方的位置固定有一电机座固定板(311),在该电机座固定板(311)的中部开设有一电机轴套配合孔(3111),而在椅座座盆连接板(3)的左端和右端各固定有一椅座座盆连接螺母座(32);在所述动滑轨(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电机轴套配合孔(3111)的位置开设有一蜗轮蜗杆箱嵌腔(24),在所述的椅座座盆连接板(3)的下部间隔构成有嵌置凸块(33),该嵌置凸块(33)与开设在所述动滑轨(2)上的嵌置凸块腔(26)插嵌固定;所述的动滑轨自动位移驱动机构(5)自上而下依次与所述电机座固定板(311)、蜗轮蜗杆箱嵌腔(24)以及所述螺杆(4)的中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滑轨自动位移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1)、电机轴套(52)和蜗轮蜗杆箱(53),电机(51)以其电机轴(511)朝向下的状态固定在电机座(512)朝向上的一侧,并且该电机(51)的电机轴(511)伸展到电机座(512)的下方,而电机座(512)通过电机座固定螺钉(5121)与所述电机座固定板(311)朝向上的一侧固定,电机轴套(52)在对应于所述电机轴套配合孔(3111)的位置与电机座固定板(311)嵌配,所述的电机轴(511)在对应于开设在电机轴套(52)的中部的电机轴套孔(521)的位置伸展到电机轴套孔(521)的下方并且在对应于蜗轮蜗杆箱(53)上的蜗杆孔(531)的位置插入蜗轮蜗杆箱(53)内与蜗轮蜗杆箱(53)内的蜗杆连接,由蜗杆带动蜗轮蜗杆箱(53)内的蜗轮在所述螺杆(4)上移动,蜗轮蜗杆箱(53)设置在蜗轮蜗杆箱座(532)上并且由该蜗轮蜗杆箱座(532)连同蜗轮蜗杆箱(53)与所述蜗轮蜗杆箱嵌腔(24)嵌配;其中在所述电机轴套配合孔(3111)的左右两侧的孔壁上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电机轴套涨紧翼嵌腔(31111),而在所述电机轴套(52)的左端和右端各构成有一对彼此对应的并且各由一涨紧翼槽(5221)分隔的电机轴套涨紧翼(522),该对电机轴套涨紧翼(522)与所述电机轴套涨紧翼嵌腔(31111)嵌配,而涨紧翼槽(5221)与所述的嵌置凸块(33)嵌配;所述电机(51)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直流无刷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用的高强度电动滑轨,其特征在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邹耀忠宋嗣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