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及其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及其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6191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及其工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用于提供压铆工位;压铆机构,压铆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用于车把管的压铆加工,压铆机构包括推板,推板通过固设在工作台上的推拉杆的推拉作用进行平移,用于车把管的承载和卸料,推板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座,固座固设在工作台上,固座的外表面开设有弧槽,固座的外部设置有两组抵座,一组抵座的外表面与工作台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涉及压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压铆机使用时,首先对于工件铆接部位的定位需要人工操作,导致定位较为费时费力,且在多重压铆处理时,仍需要人工调节工位的位置和方向,从而导致实际压铆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铆,具体为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1、在对车把管进行加工时,传统方式是进行冲孔,然后将配重块放于车把管两端内部,并通过冲孔进行焊接,其加工效率低、成型效果差,现改用压铆工艺进行生产,但是现有的压铆机,难以有效地将压铆配件与待压铆工件准确对接,容易出现压铆配件连接不稳、变形、侧倾的问题,在申请号为cn201410231059.1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压铆螺母压铆机,包括工作台、送料台和控制器,能够准确地将压铆螺母固定在工件的预置孔内、工件更换较为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

2、该装置虽然具备上述优点,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以下缺陷:

3、1)在使用时,对于工件的铆接孔需要进行手动定位,且工件上下料需要手动操作,导致实际的压铆加工效率较低;

4、2)在需要对工件进行多重压铆处理时,使用该装置需要人工手动调整工件的位置和方向,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压铆加工的效率。

5、因此,需要针对现有装置仍存在的弊端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及其工艺,解决了现有压铆机使用时,首先对于工件铆接部位的定位需要人工操作,导致定位较为费时费力,且在多重压铆处理时,仍需要人工调节工位的位置和方向,从而导致实际压铆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包括:

3、工作台,工作台用于提供压铆工位;

4、压铆机构,压铆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用于车把管的压铆加工,压铆机构包括推板,推板通过固设在工作台上的推拉杆的推拉作用进行平移,用于车把管的承载和卸料,推板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座,固座固设在工作台上,固座的外表面开设有弧槽,固座的外部设置有两组抵座,一组抵座的外表面与工作台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另一组抵座的外表面与推板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另一组抵座的外部设置有冲头,冲头用于车把管的压铆加工;

5、翻转组件,翻转组件设置于推板的下方,通过驱动车把管旋转进行径向等角度的多重压铆加工;

6、联驱组件,联驱组件设置在工作台上,用于车把管的居中和限位。

7、优选的,另一组抵座的本体开设有贯通的通槽,通槽的内部设置有挤压杆,挤压杆的外表面与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挤压杆的输出端与冲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抵座的外部设置有两个槽板,一个槽板的外表面与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个槽板与工作台的支腿固定连接。

8、优选的,翻转组件包括键轴,键轴设置于推板的外部,键轴的外表面套设有胶套,键轴的外部设置有两个用于驱动键轴旋转调节的旋转气缸,两个旋转气缸的外表面均与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架,两个转架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翻转电机,两个翻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分别与键轴的两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联驱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外表面与工作台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管,螺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条,弧条的外表面与工作台的外表面滑动连接,螺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联板,联板的外表面与另一组抵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0、优选的,弧条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架,滑架的外表面与一组抵座的外表面嵌入固定连接,滑架外表面的一侧与工作台的本体贯穿滑动连接,弧条的本体开设有贯通的抵槽,抵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抵柱,抵柱的一端与滑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1、优选的,弧条的外部设置有给料单元,给料单元包括料槽,料槽呈倒t形开设在一组抵座的本体上且呈贯通状态,料槽内部的一侧与弧槽共轴,料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筒。

12、优选的,滑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辊,转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料电机,推料电机的外表面与料槽的内部固定连接,转辊的外表面开设有螺旋槽,螺旋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块,旋块的外表面与滑筒的内部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料槽的外部设置有上料模块,上料模块包括料管,料管的内部与料槽的内部相连通,料管的外表面与一组抵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料管的内部贯穿滑动连接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两个齿条的外表面之间啮合有齿轮,齿轮的本体贯穿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外表面套设有扭簧,料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架,挡板的外表面与固架的外表面活动连接,转杆的端部与固架的外表面嵌入转动连接,扭簧的两端分别与齿轮以及固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4、优选的,固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卷绕电机,卷绕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卷筒,卷筒的外表面缠绕有缆绳,缆绳的一端与固架的本体贯穿滑动连接,缆绳的一端与一侧齿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6、步骤一、使用机械手将待压铆的车把管放在上方槽板上,接着推板与固座抵接对其进行承载,然后螺管运动通过弧条和联板带动两组抵座,将车把管居中和限位;

17、步骤二、振动盘将配重块加入料管内部,通过两侧挡板的分别运动,将配重块逐个加入料槽内部,并通过滑筒的推动作用,使得配重块进入车把管内部,接着挤压杆带动冲头运动对车把管进行压铆处理;

18、步骤三、翻转电机带动键轴和胶套旋转,通过胶套和车把管的接触摩擦,使得车把管跟随旋转,再通过冲头对车把管进行等角度的压铆处理,压铆完成后,推板和抵座运动复位时,车把管受另一侧抵座的抵接,通过下方槽板进行下料。

19、有益效果

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及其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1)通过设置压铆机构,利用推板和两组抵座的分别运动,可对车把管进行承接,以及同步实现车把管的居中和限位作用,从而提升了定位的效率,且利用槽板的导向作用可实现自动上料,以及利用一组抵座的抵接作用,在连接压铆处理的复位过程中,实现工件的自动下料。

22、(2)通过设置翻转组件,利用胶辊和车把管的接触摩擦,再通过翻转电机的驱动,使得车把管跟随旋转,从而可进行径向等角度的多重压铆处理,以提升压铆后铆接的稳定性。

23、(3)通过设置联驱组件,利用驱动电机旋转以及丝杆和螺管的螺纹连接,使得螺管带动联板和弧条水平运动,并利用弧条两端和中间部位的位移差,对一组抵座进行侧向推动,从而使得两组同步运动,实现车把管的居中和限位,从而提升铆接部位的快速定位作用。

24、(4)通过设置给料单元,配重块通过料槽内部的一侧进入另一侧,同时利用螺旋槽和旋块的螺旋抵接,以及推料电机的正反转动,从而利用滑筒的往复运动,可在车把管被定位后,同步将配重块推入车把管端部的内部,以提升整体的压铆效率。

25、(5)通过设置上料模块,利用卷筒对缆绳的卷绕和释放,扭簧的压缩和回弹,以及两个齿条和齿轮的啮合,使得两个挡板同步反向运动,以对料管内部存储的配重块进行逐个分离,从而可提升压铆处理的效率和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另一组所述抵座(7)的本体开设有贯通的通槽(10),所述通槽(10)的内部设置有挤压杆(11),所述挤压杆(11)的外表面与推板(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11)的输出端与冲头(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抵座(7)的外部设置有两个槽板(12),一个所述槽板(12)的外表面与固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槽板(12)与工作台(1)的支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3)包括键轴(31),所述键轴(31)设置于推板(2)的外部,所述键轴(31)的外表面套设有胶套(32),所述键轴(31)的外部设置有两个用于驱动键轴(31)旋转调节的旋转气缸(33),两个所述旋转气缸(33)的外表面均与推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旋转气缸(33)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架(34),两个所述转架(34)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翻转电机(35),两个所述翻转电机(3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分别与键轴(31)的两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驱组件(8)包括驱动电机(81),所述驱动电机(81)的外表面与工作台(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8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82),所述丝杆(8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管(83),所述螺管(8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条(84),所述弧条(84)的外表面与工作台(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螺管(8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联板(86),所述联板(86)的外表面与另一组抵座(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条(8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架(87),所述滑架(87)的外表面与一组抵座(7)的外表面嵌入固定连接,所述滑架(87)外表面的一侧与工作台(1)的本体贯穿滑动连接,所述弧条(84)的本体开设有贯通的抵槽(88),所述抵槽(8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抵柱(89),所述抵柱(89)的一端与滑架(8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条(84)的外部设置有给料单元(85),所述给料单元(85)包括料槽(851),所述料槽(851)呈倒T形开设在一组抵座(7)的本体上且呈贯通状态,所述料槽(851)内部的一侧与弧槽(6)共轴,所述料槽(85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筒(8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筒(85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辊(854),所述转辊(85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料电机(855),所述推料电机(855)的外表面与料槽(85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辊(854)的外表面开设有螺旋槽(856),所述螺旋槽(85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块(857),所述旋块(857)的外表面与滑筒(853)的内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851)的外部设置有上料模块(852),所述上料模块(852)包括料管(8521),所述料管(8521)的内部与料槽(85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料管(8521)的外表面与一组抵座(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料管(8521)的内部贯穿滑动连接有两个挡板(8522),两个所述挡板(852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条(8523),两个所述齿条(8523)的外表面之间啮合有齿轮(8524),所述齿轮(8524)的本体贯穿固定连接有转杆(8525),所述转杆(8525)的外表面套设有扭簧(8526),所述料管(852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架(8527),所述挡板(8522)的外表面与固架(8527)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转杆(8525)的端部与固架(8527)的外表面嵌入转动连接,所述扭簧(8526)的两端分别与齿轮(8524)以及固架(852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架(852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卷绕电机(8528),所述卷绕电机(852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卷筒(8529),所述卷筒(8529)的外表面缠绕有缆绳,所述缆绳的一端与固架(8527)的本体贯穿滑动连接,所述缆绳的一端与一侧齿条(85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0.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工艺,采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另一组所述抵座(7)的本体开设有贯通的通槽(10),所述通槽(10)的内部设置有挤压杆(11),所述挤压杆(11)的外表面与推板(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11)的输出端与冲头(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抵座(7)的外部设置有两个槽板(12),一个所述槽板(12)的外表面与固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槽板(12)与工作台(1)的支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3)包括键轴(31),所述键轴(31)设置于推板(2)的外部,所述键轴(31)的外表面套设有胶套(32),所述键轴(31)的外部设置有两个用于驱动键轴(31)旋转调节的旋转气缸(33),两个所述旋转气缸(33)的外表面均与推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旋转气缸(33)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架(34),两个所述转架(34)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翻转电机(35),两个所述翻转电机(3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分别与键轴(31)的两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驱组件(8)包括驱动电机(81),所述驱动电机(81)的外表面与工作台(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8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82),所述丝杆(8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管(83),所述螺管(8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条(84),所述弧条(84)的外表面与工作台(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螺管(8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联板(86),所述联板(86)的外表面与另一组抵座(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条(8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架(87),所述滑架(87)的外表面与一组抵座(7)的外表面嵌入固定连接,所述滑架(87)外表面的一侧与工作台(1)的本体贯穿滑动连接,所述弧条(84)的本体开设有贯通的抵槽(88),所述抵槽(8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抵柱(89),所述抵柱(89)的一端与滑架(8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把配重块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鹤岭马鹤峰龙弟江张宜和孙庆华周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飞马车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