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收线装置及收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收线装置及收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606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收线装置及收线方法,所述收线装置包括出线器,包括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垂直布置,所述第二直管段与所述第一直管段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收线框,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管段的下方,其中心线α与所述第一直管段的中心线β不共线;所述收线框绕所述中心线α旋转,旋转方向与所述出线器的旋转方向相反,旋转速度N小于所述出线器的旋转速度n。所述收线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收线过程中线圈与线圈之间不重叠,可以提高过程中线圈的散热能力,最终形成的捆扎线卷内外径整齐,且线圈大小统一,更易捆扎,可以避免后道放线时出现抽丝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制造,具体涉及一种收线装置及收线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电工圆铝/铜杆制造工艺流程中,铝/铜导体经连铸连轧成型后,需通过集卷工序将连续生产的铝/铜杆绕制成标准线卷,其集卷质量直接影响后续拉丝工序的加工效率和成品线缆的导电性能。现有集卷工艺普遍采用出线器和花篮式收线筐作为核心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出线器转动,使铝/铜杆在收线框内绕成线卷。

2、传统的集卷工艺中,通常出线器以收线筐的中心为旋转轴始终在同一偏心角度下进行旋转,这会导致线材卷绕过程中形成同心圆层叠,内圈线材受外层线材包裹形成热屏障,产生约40℃~50℃的层间温差,致使铝杆金相组织发生非均匀相变,直接影响电阻率、抗拉强度及延伸率等关键性能参数。

3、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线卷形成同心圆层叠,通常采用间歇进行大圈和小圈的出线方式来提高线圈在收线过程中的散热能力。但间歇的大小圈层叠易出现排杆凌乱的现象,不仅增大捆扎难度,还会造成后道工序放线时出现抽丝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收线装置及收线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圈堆叠方式存在的散热不佳、难捆扎和后续放线易抽丝的问题。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包括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作为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收线装置,包括出线器,包括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垂直布置,所述第二直管段与所述第一直管段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收线框,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管段的下方,其中心线α与所述第一直管段的中心线β不共线;所述收线框绕所述中心线α旋转,旋转方向与所述出线器的旋转方向相反,旋转速度n小于所述出线器的旋转速度n。

3、在一实施例中,n:n=200~400。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线框的直径r不超过3000mm;从所述出线器出来的铝/铜杆的绕圈外径r=0.65~0.7r;所述中心线α与中心线β之间的距离l=r/2-r/2。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线框通过移动架设置在所述出线器的下方,所述收线框与所述移动架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架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收线框,多个所述收线框的中心连线为所述移动架的移动方向。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线框的底部设置有穿绳槽条。

8、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穿绳槽条呈环形阵列排布。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线器通过旋转轴与固定架的平台转动连接。

10、作为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收线方法,出线器以旋转速度n和固定偏心角度进行旋转出线;收线框同步以与所述出线器相反的方向绕其中心进行旋转,旋转速度n小于旋转速度n;所述出线器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收线框的旋转中心线不共线。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线方法制得的捆扎线卷的每个线圈大小相同。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专利技术收线过程中线圈与线圈之间不重叠,可以提高过程中线圈的散热能力,最终形成的捆扎线卷内外径整齐,且线圈大小统一,相较于采用间歇进行大圈和小圈的出线方式获得的大小圈层叠的捆扎线卷更易捆扎,也可以避免后道放线时出现抽丝问题;同时收线框的旋转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收线过程中线圈的散热;

14、2、本专利技术收线框直径、线圈外径和中心线α与中心线β的间距设计,可以确保绕圈形成的线卷不在收线过程中因为多层堆叠而发生坍塌,堆叠更稳定,更利于后续进行线卷的捆扎;

15、3、本专利技术第二驱动装置的设计可以为收线框提供稳定的驱动力;

16、4、本专利技术移动架的设计能够带动多个收线框进行水平移动,实现当一个收线框完成收线后,移动切换下一个收线框进行收线,此时,完成收线的收线框可以在下一个收线框收线的同时进行捆扎,相较于固定收线框设计,可以节约捆扎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7、5、本专利技术穿绳槽条的设计能够方便工人用绳子对收线完成的线卷进行捆扎,以便于整体运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n:N=200~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框的直径R不超过3000mm;从所述出线器出来的铝/铜杆的绕圈外径r=0.65~0.7R;所述中心线α与中心线β之间的距离L=R/2-r/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框通过移动架设置在所述出线器的下方,所述收线框与所述移动架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收线框,多个所述收线框的中心连线为所述移动架的移动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框的底部设置有穿绳槽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穿绳槽条呈环形阵列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器通过旋转轴与固定架的平台转动连接。

9.一种收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出线器以旋转速度N和固定偏心角度进行旋转出线;收线框同步以与所述出线器相反的方向绕其中心进行旋转,旋转速度n小于旋转速度N;所述出线器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收线框的旋转中心线不共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方法制得的捆扎线卷的每个线圈大小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n:n=200~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框的直径r不超过3000mm;从所述出线器出来的铝/铜杆的绕圈外径r=0.65~0.7r;所述中心线α与中心线β之间的距离l=r/2-r/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框通过移动架设置在所述出线器的下方,所述收线框与所述移动架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收线框,多个所述收线框的中心连线为所述移动架的移动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鹏丁科王冬涛赵洪海戴雪瑾谭涛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