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容具,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制冷和加热功能的便携式容具。
技术介绍
1、现有便携式容具,如cn222149619u公开的一种智能温控双水口水杯,其需要设置两个杯盖以满足制冷单元和加热单元的安装,导致整体结构复杂,杯体的密封性较差。其中,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杯体制冷,但半导体制冷片与杯体通过第一隔板隔开,制冷效率差,整体能耗高。而且,半导体制冷片对杯体制冷后,杯体内气压变小,即杯体内呈负压状态,杯盖存在打不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制冷效率的便携式容具。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便携式容具,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拆连接在一起并形成有密封的容腔,还包括传导件,第一壳体内设有半导体制冷片及控制半导体制冷片运行的控制电路,传导件内端密封置于第一壳体内并与半导体制冷片冷端相抵,传导件外端延伸出第一壳体后向容腔内延伸,半导体制冷片冷端通过传导件吸收容腔内热量。
4、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制冷片通过传导件接触容腔,制冷效率高、减少能耗,同时,传导件延伸进容腔中,增加传导件和容腔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制冷效率,制冷速度更快。
5、进一步地,传导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直径大于第二段直径,第一段外端面和第二段表面均裸露于容腔中,第一段内端面和半导体制冷片冷端相抵。
6、第一段和半导体制冷片有较大的的接触面积,第二段体积减少,提高容腔实际容积。
7
8、发热体通过传导件实现容腔的加热功能,传导件提高发热体对容腔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加热效率。
9、进一步地,传导件中心设有竖直的固定孔,发热体固定在固定孔,传导件内在固定孔一侧设有第一让位通道,第一让位通道连通固定孔和第一壳体内腔,发热体的导线穿过第一让位通道与控制电路连接。
10、发热体安装容易,控制电路方便为发热体供电。
11、进一步地,固定孔为阶梯孔,固定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一孔段直径大于第二孔段,第二孔段延伸出传导件外端,发热体限位设置在第一孔段内,第二孔段内设有ntc温度传感器,ntc温度传感器密封第二孔段,传导件在固定孔一侧设有第二让位通道,第二让位通道一端连通第一让位通道,第二让位通道另一端连通第二孔段,ntc温度传感器的导线经第二让位通道、第一让位通道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12、ntc温度传感器便于检测容腔温度,便于便携式容具实现精准控温。第二让位通道方便ntc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连接。
13、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内设有散热组件,传导件内端面设有凹槽,散热组件将半导体制冷片压置于凹槽内。
14、散热组件方便为半导体制冷片热端散热。
15、进一步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鳍片、固定支架和风扇,固定支架使散热鳍片紧贴半导体制冷片热端,固定支架中心对应散热鳍片设有散热通道,风扇固定在散热通道内。
16、散热组件和半导体制冷片安装容易,散热鳍片和风扇提高散热效率。
17、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内靠近顶部处设有控制电路板,散热通道朝向控制电路板,第一壳体顶面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和控制电路板上的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第一壳体外周设有散热圆环网,散热通道经控制电路板向散热圆环网向外界散热。
18、散热通道也是实现为控制电路板散热,散热圆环网提高第一壳体散热效率。
19、进一步地,第一壳体或传导件对应容腔设有进气阀,进气阀设有常闭的、仅供气体通过的气孔,第一壳体内设有气路,气路一端连通外界,气路一端连通气孔,当外界和容腔气压平衡时,气孔闭合使进气阀处于密封状态,当外界和容腔存在气压差时,容腔通过气孔出气或进气。
20、容腔在制冷状态下处于负压状态,容腔通过进气阀进气,确保第一壳体可以正常脱离第二壳体;容腔在加热状态下处于正压状态,容腔通过进气阀排气,确保第一壳体因高压脱离第二壳体;常态下,进气阀密封,容腔密闭不会漏水。
21、进一步地,第一壳体为盖体,传导件外端延伸出盖体底面,第二壳体为杯体,第二壳体内设有所述容腔,盖体和杯体连接后,传导件外端延伸进容腔中。
22、第一壳体设置传导件作为盖体,第二壳体设置容腔,第二壳体方便用户使用。
23、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制冷片通过传导件接触容腔,制冷效率高、减少能耗,同时,传导件延伸进容腔中,增加传导件和容腔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制冷效率,制冷速度更快。传导件内安装发热体,发热体通过传导件实现容腔的加热功能,传导件提高发热体对容腔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加热效率。容腔在制冷状态下处于负压状态,容腔通过进气阀进气,确保第一壳体可以正常脱离第二壳体;容腔在加热状态下处于正压状态,容腔通过进气阀排气,确保第一壳体因高压脱离第二壳体;常态下,进气阀密封,容腔密闭不会漏水。与现有技术相比,便携式容具减少倒置使用的可能,减少容具漏水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容具,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可拆连接在一起并形成有密封的容腔(20),其特征是,还包括传导件(3),第一壳体(1)内设有半导体制冷片(41)及控制半导体制冷片(41)运行的控制电路,传导件(3)内端密封置于第一壳体(1)内并与半导体制冷片(41)冷端相抵,传导件(3)外端延伸出第一壳体(1)后向容腔(20)内延伸,半导体制冷片(41)冷端通过传导件(3)吸收容腔(20)内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容具,其特征是,传导件(3)包括第一段(35)和第二段(36),第一段(35)直径大于第二段(36)直径,第一段(35)和第二段(36)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第一段(35)外端面和第二段(36)表面均裸露于容腔(20)中,第一段(35)内端面和半导体制冷片(41)冷端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容具,其特征是,传导件(3)内设有发热体(42),发热体(42)和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发热体(42)产生的热量经传导件(3)释放至容腔(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容具,其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容具,其特征是,固定孔(37)为阶梯孔,固定孔(37)包括第一孔段(371)和第二孔段(372),第一孔段(371)直径大于第二孔段(372),第二孔段(372)延伸出传导件(3)外端,发热体(42)限位设置在第一孔段(371)内,第二孔段(372)内设有NTC温度传感器(43),NTC温度传感器(43)密封第二孔段(372),传导件(3)在固定孔(37)一侧设有第二让位通道(39),第二让位通道(39)一端连通第一让位通道(38),第二让位通道(39)另一端连通第二孔段(372),NTC温度传感器(43)的导线经第二让位通道(39)、第一让位通道(38)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容具,其特征是,第一壳体(1)内设有散热组件(5),传导件(3)内端面设有凹槽(34),散热组件(5)将半导体制冷片(41)压置于凹槽(34)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容具,其特征是,散热组件(5)包括散热鳍片(51)、固定支架(52)和风扇(53),固定支架(52)使散热鳍片(51)紧贴半导体制冷片(41)热端,固定支架(52)中心对应散热鳍片(51)设有散热通道(50),风扇(53)固定在散热通道(50)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容具,其特征是,第一壳体(1)内靠近顶部处设有控制电路板(7),散热通道(50)朝向控制电路板(7),第一壳体(1)顶面设有控制面板(71),控制面板(71)和控制电路板(7)上的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第一壳体(1)外周设有散热圆环网(13),散热通道(50)经控制电路板(7)向散热圆环网(13)向外界散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容具,其特征是,第一壳体(1)或传导件(3)对应容腔(20)设有进气阀(6),进气阀(6)设有常闭的、仅供气体通过的气孔(60),第一壳体(1)内设有气路(61),气路(61)一端连通外界,气路(61)一端连通气孔(60),当外界和容腔(20)气压平衡时,气孔(60)闭合使进气阀(6)处于密封状态,当外界和容腔(20)存在气压差时,容腔(20)通过气孔(60)出气或进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容具,其特征是,第一壳体(1)为盖体,传导件(3)外端延伸出盖体底面,第二壳体(2)为杯体,第二壳体(2)内设有所述容腔(20),盖体和杯体连接后,传导件(3)外端延伸进容腔(20)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容具,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可拆连接在一起并形成有密封的容腔(20),其特征是,还包括传导件(3),第一壳体(1)内设有半导体制冷片(41)及控制半导体制冷片(41)运行的控制电路,传导件(3)内端密封置于第一壳体(1)内并与半导体制冷片(41)冷端相抵,传导件(3)外端延伸出第一壳体(1)后向容腔(20)内延伸,半导体制冷片(41)冷端通过传导件(3)吸收容腔(20)内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容具,其特征是,传导件(3)包括第一段(35)和第二段(36),第一段(35)直径大于第二段(36)直径,第一段(35)和第二段(36)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第一段(35)外端面和第二段(36)表面均裸露于容腔(20)中,第一段(35)内端面和半导体制冷片(41)冷端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容具,其特征是,传导件(3)内设有发热体(42),发热体(42)和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发热体(42)产生的热量经传导件(3)释放至容腔(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容具,其特征是,传导件(3)中心设有竖直的固定孔(37),发热体(42)固定在固定孔(37),传导件(3)内在固定孔(37)一侧设有第一让位通道(38),第一让位通道(38)连通固定孔(37)和第一壳体(1)内腔,发热体(42)的导线穿过第一让位通道(38)与控制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容具,其特征是,固定孔(37)为阶梯孔,固定孔(37)包括第一孔段(371)和第二孔段(372),第一孔段(371)直径大于第二孔段(372),第二孔段(372)延伸出传导件(3)外端,发热体(42)限位设置在第一孔段(371)内,第二孔段(372)内设有ntc温度传感器(43),ntc温度传感器(43)密封第二孔段(372),传导件(3)在固定孔(37)一侧设有第二让位通道(3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智清,李艺松,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首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