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5859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及方法,通过设置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第一计算模块、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第二计算模块、碳总量计算模块、第三数据获取模块、对比模块、第一调度模块、第二调度模块和第三调度模块,分别计算二级区域在预设年的预计新增项目碳排放量和预计历史项目碳排放量,进而计算各一级区域在预设年的碳预算需求总量;比较各一级区域在预设年的碳预算指标额度和碳预算需求总量,根据不同的比较结果分别计算碳减排额度和碳排放额度,并基于预设碳调度方案、碳减排额度和碳排放额度对各二级区域进行碳配额调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提高碳配额分配的合理性、全面性和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管理,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关于碳预算分配方法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尺度范围上,侧重在方法论的普适性研究上,对于有特性突出的小尺度区域(如城市、区县)的碳预算分配方法制定缺乏具备实操性。而如今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大型工业城市,产业重型化趋势显著,新建扩建的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多,依托重大项目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将大幅增加能源消费需求,由此带来较大规模的增量碳排放,若仅以社会经济、历史排放水平等指标构建碳预算分配模型无法考虑重大工业项目布局的影响,不满足大型工业城市的碳排放增长受工业大项目主导的特点。另一方面,目前对县级区域能源消费方面的统计方法准确性低,不能提供多尺度分品种能源消费数据的统计条件,且县级层面的碳排放核算方法缺乏统一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及方法,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提高碳配额分配的合理性和灵活性,满足多尺度的碳配额调度分析。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包括: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第一计算模块、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第二计算模块、碳总量计算模块、第三数据获取模块、对比模块、第一调度模块、第二调度模块和第三调度模块;

3、所述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二级区域在预设年的若干个新增碳相关项目的项目数据;

4、所述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基于各新增碳相关项目的项目数据,计算各二级区域在预设年的预计新增项目碳排放量;

5、所述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二级区域的若干个已有碳相关项目的历史碳排放数据;

6、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基于已有碳相关项目的历史碳排放数据,计算各二级区域在预设年的预计历史项目碳排放量;

7、所述碳总量计算模块用于基于各二级区域在预设年的预计新增项目碳排放量和预计历史项目碳排放量,计算各一级区域在预设年的碳预算需求总量;其中,所述二级区域隶属于所述一级区域;

8、所述第三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预设碳调度方案中获取各一级区域在预设年的碳预算指标额度;

9、所述对比模块用于将各一级区域在预设年的碳预算指标额度与碳预算需求总量进行大小比较;

10、所述第一调度模块用于当一级区域在预设年的碳预算指标额度等于碳预算需求总量时,基于所述预设碳调度方案对隶属于所述一级区域的各二级区域进行碳配额调度;

11、所述第二调度模块用于当一级区域在预设年的碳预算指标额度小于碳预算需求总量时,对隶属于所述一级区域的各二级区域进行碳减排额度计算,并基于所述预设碳调度方案和各二级区域的碳减排额度对隶属于所述一级区域的各二级区域进行碳配额调度;

12、所述第三调度模块用于当一级区域在预设年的碳预算指标额度大于碳预算需求总量时,对隶属于所述一级区域的各二级区域进行碳排放额度计算,并基于所述预设碳调度方案和各二级区域的碳排放额度对隶属于所述一级区域的各二级区域进行碳配额调度。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生产需求获取单元、预测单元和第一排放量汇总单元;

14、所述生产需求获取单元用于在各新增碳相关项目的项目数据中获取各新增碳相关项目的预估生产需求;

15、所述预测单元用于基于各新增碳相关项目的预估生产需求,预测各新增碳相关项目的碳排放预计需求量;

16、所述第一排放量汇总单元用于将二级区域内的各新增碳相关项目的碳排放预计需求量进行汇总,生成所述二级区域的预计新增项目碳排放量。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生产需求获取单元、预测单元和第一排放量汇总单元;

18、所述生产需求获取单元用于在各新增碳相关项目的项目数据中获取各新增碳相关项目的预估生产需求;

19、所述预测单元用于基于各新增碳相关项目的预估生产需求,预测各新增碳相关项目的碳排放预计需求量;

20、所述第一排放量汇总单元用于将二级区域内的各新增碳相关项目的碳排放预计需求量进行汇总,生成所述二级区域的预计新增项目碳排放量。

21、进一步地,所述预测单元,包括:需求消费量获取子单元、因子获取子单元和计算子单元;

22、所述需求消费量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各新增碳相关项目的预估生产需求,获取各新增碳相关项目的所需能源种类和各所述所需能源种类的需求消费量;

23、所述因子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各所需能源种类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24、所述计算子单元用于基于各所需能源种类的需求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分别计算各新增碳相关项目的碳排放预计需求量,具体的:

25、fni=adcoal×efcoal+adoil×efoil+adgas×efgas+adele×efele

26、式中,fni为二级区域i第n个新增碳相关项目的碳排放预计需求量;adcoal为煤类的需求消费量;efcoal为煤类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adoil为油类的需求消费量;efoil为油类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adgas为天然气的需求消费量;efgas为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adele为用电类的需求消费量;efele为用电类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2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包括:第一排放量参数获取单元、第一排放量计算单元、第二排放量参数获取单元、第二排放量计算单元和第二排放量汇总单元;

28、所述第一排放量参数获取单元用于在已有碳相关项目的历史碳排放数据中获取碳排放强度年变化率,以及获取各已有碳相关产业的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和产业投入增加值;

29、所述第一排放量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碳排放强度年变化率、所述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和所述产业投入增加值,计算各已有碳相关产业在预设年的第一预计排放量,具体为:

30、mi′j=cj×(1-θ1)n×a′ij

31、式中,mi′j为二级区域i第j产业在预设年的第一预计排放量;cj为第j产业的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θ1为碳排放强度年变化率;a′ij为二级区域i第j产业在预设年的产业投入增加值;n为预设年与当前年的相差年数;

32、所述第二排放量参数获取单元用于在已有碳相关项目的历史碳排放数据中获取人均碳排放年变化率,以及获取各类型常住人口的人均碳排放强度和常住人口数;

33、所述第二排放量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人均碳排放年变化率、所述人均碳排放强度和所述常住人口数,计算各类型常住人口在预设年的第二预计排放量,具体为:

34、mi′k=ck×(1-θ2)n×pi′k

35、式中,mi′k为二级区域i第k类常住人口在预设年的第一预计排放量;ck为第k类常住人口的人均碳排放强度;θ2为人均碳排放年变化率;a′ij为二级区域i第k类常住人口在预设年的常住人口数;n为预设年与当前年的相差年数;

36、所述第二排放量汇总单元用于将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第一计算模块、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第二计算模块、碳总量计算模块、第三数据获取模块、对比模块、第一调度模块、第二调度模块和第三调度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生产需求获取单元、预测单元和第一排放量汇总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单元,包括:需求消费量获取子单元、因子获取子单元和计算子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包括:第一排放量参数获取单元、第一排放量计算单元、第二排放量参数获取单元、第二排放量计算单元和第二排放量汇总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总量计算模块,包括:碳预算需求总量计算单元和碳预算需求总量汇总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度模块,包括:第一差额计算单元、碳减排参数获取单元和碳减排额度计算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度模块,包括:第二差额计算单元、碳排放额度参数获取单元和碳排放额度计算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数据获取模块,包括:碳预算指标额度参数获取单元和碳预算指标额度计算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碳调度方案,还包括各二级区域在预设年的碳排放强度指标。

10.一种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第一计算模块、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第二计算模块、碳总量计算模块、第三数据获取模块、对比模块、第一调度模块、第二调度模块和第三调度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生产需求获取单元、预测单元和第一排放量汇总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单元,包括:需求消费量获取子单元、因子获取子单元和计算子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包括:第一排放量参数获取单元、第一排放量计算单元、第二排放量参数获取单元、第二排放量计算单元和第二排放量汇总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预算的碳配额调度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婷郭经韬余欣梅宋青何柳文婷王一钧罗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