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拉伸模具。
技术介绍
1、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板料,模具和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其中,拉伸模具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模具。
2、而现有技术中的拉伸模具常带有一些顶料装置,其中顶料装置设有顶料杆,现在技术的拉伸卸料大部分都是靠一些顶料杆来把拉伸成型的产品从拉伸凹模中顶出,而在顶出时,因为产品单侧受力,导致受理不均匀,进而容易使产品变形,或者对产品表面产生一些顶痕等一些问题,进而影响了拉伸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需要一种拉伸模具,以解决现有拉伸模具采用单侧顶料的方式将成型产品顶出进行脱料,易造成产品变形或对产品表面造成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伸模具,能有效解决现有拉伸模具采用单侧顶料的方式将成型产品顶出进行脱料,易造成产品变形或对产品表面造成损坏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拉伸模具,包括两个形成拉伸型腔的模座和脱料组件,两个模座为凹凸模结构,且每个模座上分别设有脱料组件,脱料组件包括脱料板和动力件,脱料板滑动安装于模座,且具有凸模结构的模座上的脱料板设置有容置凸模的空腔;动力件用于带动脱料板将产品从拉伸型腔内脱出。
4、其中,两个模座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且上模座设有凹模板,设有形成产品内侧形状的型腔,下模座设有凸模板,
5、其中,上模座包括上托板、上垫板和凹模固定板;凹模固定板通过上垫板固定安装于上托板;凹模板固定安装于凹模固定板;脱料板滑动安装于凹模板的型腔内;动力件固定安装于上托板,且其动力端与脱料板相连接。
6、其中,凹模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孔与凹模板的型腔相联通;脱料板上与第一导向孔相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导向杆,且第一导向杆滑动安装于第一导向孔。
7、其中,第一导向杆远离凹模板型腔的一端贯穿第一导向孔并延伸至第一导向孔外侧,形成第一延伸端;第一延伸端的端部设有尺寸大于第一导向孔孔径的限位部。
8、其中,下模座包括下托板、下垫板和凸模固定板;凸模固定板通过下垫板固定安装于下托板;凸模板固定安装于凸模固定板;脱料板滑动套设于凸模板的型芯外侧;动力件固定安装于下托板,且其动力端与脱料板相连接。
9、其中,凸模固定板与脱料板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导向杆,脱料板上与第二导向杆相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导向孔,且第二导向杆滑动安装于第二导向孔。
10、其中,第二导向杆远离凸模固定板的一端贯穿第二导向孔并延伸至第二导向孔外侧,形成第二延伸端;第二延伸端的端部设有尺寸大于第二导向孔孔径的限位部。
11、其中,上托板上的动力件为压缩弹簧,且数量为若干个;上垫板与压缩弹簧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压缩弹簧的动力端穿过第一通孔并与脱料板相连接。
12、其中,下托板上的动力件为氮气弹簧;凸模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推动板,推动板朝向脱料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杆,另一端与氮气弹簧的动力端相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拉伸模具,在两个模座上分别设置脱料组件,其中上模座为凹模结构,设有内陷的型腔,且型腔形状用于形成产品内侧形状,而下模座为凸模结构,设有凸起的型芯,且型芯形状用于形成产品外侧形状。而为了保证成型产品在开模时能顺利脱模且不会因受力不均而发生变形或被脱料组件损坏。本申请通过在上模座的型腔内设置脱料板,而在下模座的型芯外侧设置脱料板,以实现在模具开模时,成型产品的内侧通过上模座的脱料板进行脱料,而产品的外侧通过下模座的脱料板进行脱料,且两侧的脱料板是随着开模时同时进行的,使得成型产品受力均匀,能顺利的从型腔内脱出,不会发生形变和损坏,脱料简便快速,提高拉伸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15、2.在前述的基础上,本申请通过在两个模座的脱料板上分别设置导向杆,且导向杆的一端设有限位部。以实现通过导向杆保证脱料板在脱料过程中,稳定滑动,以保证脱料质量。通过限位部以对脱料板的滑动行程进行限位,以避免脱料板滑动过度或不足,导致产品不能有效脱出。
16、3.在前述的基础上,本申请通过在下模座设置氮气弹簧作为脱料板的动力件,以实现产品拉伸过程中,材料的流动性稳定,保证成型效果,而在脱料时,脱料板滑动稳定,保证脱料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伸模具,包括两个形成拉伸型腔的模座和脱料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模座为凹凸模结构,且每个模座上分别设有脱料组件,所述脱料组件包括脱料板和动力件,所述脱料板滑动安装于模座,且具有凸模结构的模座上的脱料板设置有容置凸模的空腔;所述动力件用于带动脱料板将产品从拉伸型腔内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模座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且上模座设有凹模板,设有形成产品内侧形状的型腔,下模座设有凸模板,设有形成产品外侧形状的型芯;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型腔和型芯之间形成拉伸型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包括上托板、上垫板和凹模固定板;所述凹模固定板通过上垫板固定安装于上托板;所述凹模板固定安装于凹模固定板;所述脱料板滑动安装于凹模板的型腔内;所述动力件固定安装于上托板,且其动力端与脱料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与凹模板的型腔相联通;所述脱料板上与第一导向孔相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导向杆,且第一导向杆滑动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杆远离凹模板型腔的一端贯穿第一导向孔并延伸至第一导向孔外侧,形成第一延伸端;所述第一延伸端的端部设有尺寸大于第一导向孔孔径的限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包括下托板、下垫板和凸模固定板;所述凸模固定板通过下垫板固定安装于下托板;所述凸模板固定安装于凸模固定板;所述脱料板滑动套设于凸模板的型芯外侧;所述动力件固定安装于下托板,且其动力端与脱料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固定板与脱料板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导向杆,所述脱料板上与第二导向杆相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导向孔,且第二导向杆滑动安装于第二导向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杆远离凸模固定板的一端贯穿第二导向孔并延伸至第二导向孔外侧,形成第二延伸端;所述第二延伸端的端部设有尺寸大于第二导向孔孔径的限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上的动力件为压缩弹簧,且数量为若干个;所述上垫板与压缩弹簧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压缩弹簧的动力端穿过第一通孔并与脱料板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板上的动力件为氮气弹簧;所述凸模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朝向脱料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杆,另一端与氮气弹簧的动力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伸模具,包括两个形成拉伸型腔的模座和脱料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模座为凹凸模结构,且每个模座上分别设有脱料组件,所述脱料组件包括脱料板和动力件,所述脱料板滑动安装于模座,且具有凸模结构的模座上的脱料板设置有容置凸模的空腔;所述动力件用于带动脱料板将产品从拉伸型腔内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模座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且上模座设有凹模板,设有形成产品内侧形状的型腔,下模座设有凸模板,设有形成产品外侧形状的型芯;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型腔和型芯之间形成拉伸型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包括上托板、上垫板和凹模固定板;所述凹模固定板通过上垫板固定安装于上托板;所述凹模板固定安装于凹模固定板;所述脱料板滑动安装于凹模板的型腔内;所述动力件固定安装于上托板,且其动力端与脱料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与凹模板的型腔相联通;所述脱料板上与第一导向孔相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导向杆,且第一导向杆滑动安装于第一导向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杆远离凹模板型腔的一端贯穿第一导向孔并延伸至第一导向孔外侧,形成第一延伸端;所述第一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道,孙丽丽,周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普正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