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针对电子产品防逆向防复制的设计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针对电子产品防逆向防复制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5838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电子产品防逆向防复制的设计方法,属于安全性设计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电子产品防逆向防复制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结构防拆解设计;S2:电路防逆向设计包括标识隐藏、电路伪装、多层layout工艺和标号及定位脚标识隐藏;S3:固件防重用设计;S4:硬件授权设计;S5:配套软件工具授权设计,5个步骤相互独立又互为安全冗余。本实用可实现性强,不改变电子产品原有的功能性能属性,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拆、防破解和仿制的安全性设计领域,特别是指针对电子产品防逆向防复制的简易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日新月异,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当“全能手”角色。常规的电子产品包含基本外壳、内部硬件电路、核心芯片和功能组件、嵌入式固件等,一些电子产品需要连接计算机,提供配套的应用软件,形成完备的功能特征。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花费了相关企业大量的财力物力、也耗费了工程师大量的精力,当前电子产品大多进行了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但产品内容依然很容易被他人通过逆向工程的方法进行拆解、仿制、抄袭等,从而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复制出功能类似或完全相同的产品。因此,如何避免设计出来的产品被破解复制、提高实体有效的产权保障,已成为产品设计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2、目前,为了避免自主研制的电子产品被轻易破解复制,行业内提出不少防止他人破解复制的方法。如在产品硬件设计上嵌入专用安全芯片、在应用软件设计上通过密码技术控制程序流程,或利用特殊材质对主板电路部分进行覆盖式灌封、使人无法观察到实际的电路设计等。然而,这些方法依然存在一些弊端,如安全芯片的添加会增加设计成本,也存在改变原有产品特性的风险,密码技术的使用会增加运算开销,产生一定时延影响,覆盖式灌封除了增加产品本身的重量外,可能引入发热、不可维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对电子产品防逆向防复制的简易设计方法,其能够采用物理结构、电路设计和固件、软件授权相结合的手段实现电子产品防拆解、防逆向、防仿造的目的,以较低成本、简单易行的方式实现自研产品实体产权保护和标准化定型,解决传统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的防范缺失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针对电子产品防逆向防复制的设计方法,包括结构防拆解设计、电路防逆向设计、固件防重用设计、硬件激活机制设计和配套软件工具授权设计;

4、其中,结构防拆解设计具体如下:将产品分为上部结构体和下部结构体,并在两者的接缝处通过密封胶进行封装,在上部结构体和下部结构体之间焊接固定的金属防拆层;增加金属防拆层的具体结构形式;

5、电路防逆向设计,包括:以打磨的方式去除芯片上的标识,在核心组件外围增加虚假电路,在主控芯片引脚添加转换芯片,信号线上设置多处串联小封装器件,在原有电路中引出多个虚假的通信串口;主控板卡通过layout工艺实现多层板布局;将电路分为多个叠层,并在内部层添加地面层、电源层或信号层;制板时去除板卡元器件丝印以及定位脚标识;加工时取消元器件丝印和定位针脚标识;

6、固件防重用设计,包括,升级固件经过压缩和加密处理,以确保固件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压缩使用quicklz快速无损数据压缩库,对固件数据进行压缩处理,以减少数据传输时的带宽占用和传输时间;加密采用aes算法,并使用挑战应答机制生成动态密钥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在此通信方法中,首先上位机软件向设备发送挑战,并要求设备使用挑战作为输入来生成动态密钥;设备接收挑战后,产生应答,上位机接收到应答后将挑战信息和应答进行hash,设备端同样也根据挑战数据和应答数据计算出hash结果,上位机将自己的hash结果发送到设备端,设备端将接收的hash结果与本端的做对比,如果一致,则将hash作为此次文件传输的动态密钥,然后上位机利用生成的密钥对压缩固件加密传输给设备;在设备的引导过程中,升级固件需解密和解压缩,使其恢复为可执行的形式,aes作为一种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设备只需要使用会话密钥对文件解密并解压缩即可;

7、硬件激活机制设计,硬件授权采用aes加密算法结合主控芯片的唯一标识生成一个独特的授权码,授权码与主控芯片的id绑定,使得复制固件到非授权产品上后,无法使用该固件,防止将设备内部的固件复制到仿制产品上使用;

8、配套软件工具授权设计,通过aes加密算法结合cpu id生成一个唯一的许可证或授权码,许可证包含许可证类型和有效期;在软件运行时,使用当前系统时间与cpuid信息和存储的许可证进行比对;如果许可证匹配,则软件被授权运行;否则,限制软件的功能或要求用户进行授权验证;在代码中集成了反调试代码,使用操作系统内核库,通过内核库函数检查调试器是否存在,如果检测到调试器的存在则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破解者使用调试器进行代码分析;同时配套软件根据使用的流程设置多重保护机制,将许可密钥分散到软件的不同功能模块中,以增加破解的难度,这样即使某个功能被破解,其他功能仍然受到保护;另外在软件中集成运行时检测机制,不定时检测软件的运行环境和破解行为;这种机制能够实时监测软件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这些措施旨在阻止非法使用行为,确保软件的安全运行。

9、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比较通用,较易实现,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11、2、本专利技术介绍的结构防拆解设计,采用分层结构对内部腔体进行一次焊接封装,防止内部模组的暴露,采用外部结构永久粘合的方式达到整体结构的密闭,规避常规拆解的可能性。在结构设计方面,在两个外壳腔体中间额外增加了焊接固定的金属防拆层,增加了拆解难度。

12、3、本专利技术介绍的硬件id配合软件加密的授权技术,本方案使用加密算法结合cpuid生成一个唯一的授权码,并将授权码添加到软件启动和功能解算中,如果授权码匹配,则软件被授权运行;否则,限制软件的功能或要求用户进行授权验证。

13、4、本专利技术介绍的电路混淆,电路本方案在硬件电路设计方面,采用了虚假电路设计、在主控芯片引脚添加转换芯片、并在信号线上增加多处小封装组件,增加逆向人员复原电路的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电子产品防逆向防复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防拆解设计、电路防逆向设计、固件防重用设计、硬件激活机制设计和配套软件工具授权设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电子产品防逆向防复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防拆解设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伟杨宏伟解晓琴李耿魏敬波张啸成帅韩思路张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