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家用电器,具体地涉及一种制冷器具。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制冷器具,如冰箱或冷藏柜,作为现代家庭中最常见的制冷器具,其多门设计满足了人们对于储存空间和使用便捷性的多样化需求。以冰箱为例,在对开门冰箱和多门冰箱在门体结构设计方面,尤其是门把手的构造上,呈现出几种主要形式。
2、其一,常见的是使用单独的塑料、铝合金或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挤出材料制成的拉手部件,这些部件需要一件件分别装配在门体上。这种设计在扣手区域和非扣手区域的截面不同时,就需要多个部件进行连接,这无疑增加了材料成本和生产工序,使得整个结构的复杂度提升。
3、其二,为了追求冰箱的高容积率和超薄门体设计,部分冰箱采用折弯成型后的门壳和把手(通常为铝合金或塑料材质),再将它们通过多个连接件组装在一起。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超薄门体的设计,但由于部件的复杂性和高成本,使得这种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理想。
4、其三,另一种方案则是采用门壳一体折弯成型的通长拉手结构。这种方案能够有效减少部件数量,但在门壳的上下两端局部区域仅通过部分翻边与门的上下门边卡配合,并且还需要采用门边卡包覆门壳的结构,这不仅影响了用户的感知质量,而且门壳的整体强度较差,容易发生变形,进而影响冰箱的保温和制冷性能。
5、综上所述,现有的冰箱门体设计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超薄和高容积率的需求,但在门把手的构造和门壳的强度上仍存在诸多缺陷,如材料成本高、生产工序复杂、用户感知质量差以及门体易变形等问题。这些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制冷器具。
2、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器具,包括:箱体以及门,所述箱体限定至少一个储藏室,所述门可运动地连接至所述箱体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储藏室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门包括:门壳,所述门壳包括:第一壁,用于形成所述门的前表面,所述第一壁具有相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二壁,自所述第一侧朝后折弯得到,所述第二壁折弯形成至少连通所述第二侧的把手槽,所述第二壁的靠近所述第二侧的边沿折弯形成翻边,所述翻边基本连贯地沿着所述第二壁的弯折形状延伸;所述门还包括:门边卡,与所述翻边相配合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侧。
3、由此,通过采用全翻边结构与门边卡配合的方式,显著改善了整体门体的强度,能够更好地解决门体变形的问题,使得用户在开关门时更加顺畅,提高了用户体验。进一步,也提升了冰箱或冰柜等制冷器具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使制冷器具在满足了现代家庭对于大容量、高容积率设计需求的同时,更兼顾了产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4、可选的,在垂直于所述门的高度方向的平面内,所述门边卡不超出所述门壳所围区域。由此,有利于提升门的美观程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本方案应用于双门或者多门冰箱时还利于避免门开关时相互干涉。
5、可选的,所述门边卡开设有接收槽,所述接收槽朝着所述第一侧开放以接收所述翻边。由此,能够确保门边卡和门壳装配后门边卡不会超出门壳。进一步,通过翻边和接收槽的配合,能够使门边卡和门壳之间的配合更加牢靠紧密。
6、可选的,所述翻边先于所述把手槽折弯成型。由此,在制造过程中,模具上在把手槽形状成型之前先进行折弯成型,以在集成有把手槽的第二壁上制造得到全翻边结构。
7、可选的,所述翻边包括自所述把手槽的边沿折弯形成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沿着所述把手槽的形状连贯延伸。由此,整个把手槽的第一翻边是连续的一条完整翻边,有利于提高把手槽区域的结构强度。
8、可选的,所述第二壁包括第三壁,所述把手槽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三壁之间,所述第三壁用于形成所述门的侧表面,所述翻边包括自所述第三壁的边沿折弯形成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无缝衔接所述第一翻边。由此,第三壁和把手槽的连接处属于门的正面,即对用户是可见的,连续的翻边有利于减少门正面的割裂感,提高制冷器具外观美观度。
9、可选的,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的连接处在远离所述边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用于在折弯成型所述把手槽时使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相互避让。由此,在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不断开的前提下避免把手槽折弯成型时两条翻边相互干涉,使制造过程更加顺畅,确保加工得到的翻边平整,无明显褶皱区域以免影响后续和门边卡的装配。
10、可选的,所述把手槽和所述第三壁的连接处的倒角半径不小于4毫米。由此,在制造过程中不需要断开翻边也能够满足成型工艺的需求。
11、可选的,所述第二壁包括第四壁,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把手槽之间,所述第四壁用于形成所述门的侧表面,所述翻边包括自所述第四壁的边沿折弯形成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不连续。由此,不连续的翻边使得第四壁和形成把手槽的壁的连接处折弯的倒角能够尽量小,以最大限度降低门体厚度,提升冰箱的容积率。进一步,不连续翻边的设置位置为门的非外观面,即门关闭箱体时对用户不可见的面,由此冰箱的外观美观度也得以保障。
12、可选的,所述第四壁和所述把手槽的连接处的倒角半径取值自1至1.5毫米。由此,能够最大限度降低门体厚度,实现超薄门体,提升冰箱的容积率。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壁的靠近所述第二侧的边沿折弯形成前翻边,所述前翻边无缝衔接所述翻边。由此,第一壁和第二壁的连接处也属于门的正面,即对用户是可见的,连续的翻边有利于减少门正面的割裂感,提高冰箱外观美观度。
14、可选的,所述翻边和所述前翻边的连接处在远离所述边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用于在折弯成型所述把手槽时使所述翻边和所述前翻边相互避让。由此,在翻边和前翻边不断开的前提下避免把手槽折弯成型时两条翻边相互干涉,确保加工得到的翻边和前翻边顺滑过渡,两者连接处无明显褶皱区域以免影响后续和门边卡的装配。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连接处的倒角半径不小于4毫米。由此,在制造过程中不需要断开翻边和前翻边也能够满足成型工艺的需求。
16、可选的,所述第二壁远离所述第一壁的边沿朝着所述门内折弯形成第五壁,所述门还包括门胆,所述门胆搭接于所述第五壁,所述第五壁远离所述第二壁的边沿朝着所述门内弯折形成侧翻边。由此,门壳和门胆配合的壁不是一个完整平面,而是末端折弯的类l形结构,能够提高门壳的结构强度。具体而言,在执行门体的发泡工艺时,需要将门体的第一壁朝下放置并在门胆上放置重物以避免发泡剂膨胀导致门体变形,第五壁的折弯设计能够撑住第五壁,避免门壳和门胆连接处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形变。
17、可选的,所述门边卡设置有朝着所述第一侧敞开的接收腔,所述第五壁和所述侧翻边容置于所述接收腔。由此,第五壁和侧翻边隐藏在接收腔内对外不可见,有利于提高门外观的美观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器具,包括:箱体(101)以及门(102),所述箱体(101)限定至少一个储藏室(103),所述门(102)可运动地连接至所述箱体(101)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储藏室(103)的至少一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门(10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门(102)的高度方向的平面内,所述门边卡(2)不超出所述门壳(1)所围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边卡(2)开设有接收槽(21),所述接收槽(21)朝着所述第一侧(111)开放以接收所述翻边(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14)先于所述把手槽(13)折弯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14)包括自所述把手槽(13)的边沿折弯形成的第一翻边(141),所述第一翻边(141)沿着所述把手槽(13)的形状连贯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12)包括第三壁(121),所述把手槽(13)位于所述第一壁(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141)和所述第二翻边(142)的连接处在远离所述边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缺口(3),所述第一缺口(3)用于在折弯成型所述把手槽(13)时使所述第一翻边(141)和所述第二翻边(142)相互避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槽(13)和所述第三壁(121)的连接处的倒角半径不小于4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12)包括第四壁(122),位于所述第一壁(11)和所述把手槽(13)之间,所述第四壁(122)用于形成所述门(102)的侧表面,所述翻边(14)包括自所述第四壁(122)的边沿折弯形成的第三翻边(143),所述第一翻边(141)和所述第三翻边(143)不连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壁(122)和所述把手槽(13)的连接处的倒角半径取值自1至1.5毫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11)的靠近所述第二侧(112)的边沿折弯形成前翻边(15),所述前翻边(15)无缝衔接所述翻边(1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14)和所述前翻边(15)的连接处在远离所述边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缺口(4),所述第二缺口(4)用于在折弯成型所述把手槽(13)时使所述翻边(14)和所述前翻边(15)相互避让。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11)和所述第二壁(12)的连接处的倒角半径不小于4毫米。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12)远离所述第一壁(11)的边沿朝着所述门(102)内折弯形成第五壁(123),所述门(102)还包括门胆(5),所述门胆(5)搭接于所述第五壁(123),所述第五壁(123)远离所述第二壁(12)的边沿朝着所述门(102)内弯折形成侧翻边(16)。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边卡(2)设置有朝着所述第一侧(111)敞开的接收腔(22),所述第五壁(123)和所述侧翻边(16)容置于所述接收腔(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器具,包括:箱体(101)以及门(102),所述箱体(101)限定至少一个储藏室(103),所述门(102)可运动地连接至所述箱体(101)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储藏室(103)的至少一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门(10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门(102)的高度方向的平面内,所述门边卡(2)不超出所述门壳(1)所围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边卡(2)开设有接收槽(21),所述接收槽(21)朝着所述第一侧(111)开放以接收所述翻边(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14)先于所述把手槽(13)折弯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14)包括自所述把手槽(13)的边沿折弯形成的第一翻边(141),所述第一翻边(141)沿着所述把手槽(13)的形状连贯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12)包括第三壁(121),所述把手槽(13)位于所述第一壁(11)和所述第三壁(121)之间,所述第三壁(121)用于形成所述门(102)的侧表面,所述翻边(14)包括自所述第三壁(121)的边沿折弯形成的第二翻边(142),所述第二翻边(142)无缝衔接所述第一翻边(1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141)和所述第二翻边(142)的连接处在远离所述边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缺口(3),所述第一缺口(3)用于在折弯成型所述把手槽(13)时使所述第一翻边(141)和所述第二翻边(142)相互避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槽(13)和所述第三壁(121)的连接处的倒角半径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薪,冯晗,吕萍,胡春,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