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制备,具体涉及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当今建筑与工程领域,混凝土作为最广泛应用的基础材料之一,其性能的提升与创新始终备受关注。从传统混凝土的困境来看,它虽被大量使用,但短板明显。力学性能方面,抗拉强度仅为抗压强度的十分之一,受弯和受拉时极易开裂,韧性欠佳,面对冲击或动态荷载常脆性断裂。在耐久性上,酸雨、海水侵蚀等化学腐蚀以及冻融循环,会使其寿命大打折扣,难以满足诸如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对高强度、长寿命材料的需求,也限制了在化工、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
2、纤维增强混凝土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曙光。但当前纤维混凝土研究中,钢纤维耐腐蚀性不足;聚丙烯纤维强度、弹性模量欠佳,促使科研人员探索纤维与其他材料复合之路。其中,专利cn117024719a公开了一种液晶聚合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纤维混凝土,所述纤维混凝土是将特定配比的四种单体对羟基苯甲酸、6-羟基苯并呋喃-2-甲酸、联苯二酚、间苯二甲酸与酰基化试剂、催化剂混合,得到反应混合物;将所述反应混合物进行预聚合反应,得到预聚物;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所述预聚物进行固相缩聚反应,得到液晶聚合物,再结合纤维、混凝土形成新型的纤维混凝土。但该纤维混凝土制备过程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山区桥梁等工程项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和耐久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纤维混凝土中添加了聚苯胺和玄武岩纤维,能显著提升混凝土的抗压、抗弯、抗拉强度及韧性等综合性能,拓展
2、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纤维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分包括:水泥400~500份、集料750~1800份、聚苯胺纤维4~8份、玄武岩纤维10~25份和水140~180份。
4、优选地,其原料组分包括:水泥450份、集料1650份、聚苯胺纤维6份、玄武岩纤维15份和水160份。
5、其中,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
6、优选地,所述水泥为p·ⅱ型硅酸盐水泥。
7、其中,所述集料为粗集料或细集料中至少一种。
8、优选地,所述粗集料为粒径为5-25mm连续级配的花岗岩碎石。
9、优选地,所述细集料为河砂或机制砂。更优选地,为细度模数为2.6-3.0的中河砂。
10、优选地,所述粗集料为900份,细集料为750份。
11、其中,所述聚苯胺纤维长度为8-12mm,直径为20-30μm。
12、其中,所述玄武岩纤维长度为6-10mm,直径为10-15μm。
13、进一步地,所述纤维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分还包括0.5~60份的外加剂和30~110份的矿物掺和料。
14、其中,所述外加剂包括高效减水剂、防水剂、缓凝剂或膨胀剂中至少一种。
15、优选地,所述高效减水剂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16、优选地,所述防水剂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
17、优选地,所述缓凝剂为羟基羧酸及其盐类缓凝剂。
18、优选地,所述膨胀剂为硫铝酸钙膨胀剂。
19、最优选地,所述外加剂包括15份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8份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0.6份羟基羧酸及其盐类缓凝剂和30份硫铝酸钙膨胀剂。
20、其中,所述矿物掺和料选自粉煤灰或硅灰中至少一种。
21、优选地,所述矿物掺和料包括70份粉煤灰和30份硅灰。
2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23、先将水泥与集料干拌均匀,再加入聚苯胺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继续搅拌,最后添加水搅拌均匀,即得纤维混凝土。
24、进一步地,先将水泥与集料、矿物掺合料干拌均匀,再加入聚苯胺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继续搅拌,最后添加水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即得纤维混凝土。
2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聚苯胺和玄武岩纤维为原料制备的混凝土,该混凝土通过玄武岩纤维与聚苯胺纤维共同作用增强了抗压、抗弯、抗拉强度及韧性,借助聚苯胺纤维改善了微观结构与耐久性,使其更好地抵抗化学侵蚀和冻融循环。同时由于玄武岩纤维的耐高温性与聚苯胺纤维的高温稳定性,使得制备的混凝土防火安全性提升,拓展了该混凝土在高性能建筑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及特殊工程环境等领域的应用范围,满足了复杂工程需求。而且由于制备的混凝土耐久性好,其维修成本低,即通过提高材料性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减少材料用量,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建筑材料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分包括:水泥400~500份、集料750~1800份、聚苯胺纤维4~8份、玄武岩纤维10~25份和水140~1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分包括:水泥450份、集料1650份、聚苯胺纤维6份、玄武岩纤维15份和水16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分还包括0.5~60份的外加剂和30~110份的矿物掺和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包括高效减水剂、防水剂、缓凝剂或膨胀剂中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掺和料选自粉煤灰或硅灰中至少一种;优选地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水泥与集料、矿物掺合料干拌均匀,再加入聚苯胺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继续搅拌,最后添加水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即得纤维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分包括:水泥400~500份、集料750~1800份、聚苯胺纤维4~8份、玄武岩纤维10~25份和水140~1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分包括:水泥450份、集料1650份、聚苯胺纤维6份、玄武岩纤维15份和水16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分还包括0.5~60份的外加剂和30~110份的矿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联杰,张雷,师建文,胡华涛,陈敏,李高仁,邹赛,林学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