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娟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式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5711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包括:弹力绷带、调节基体;弹力绷带上设有包覆其端部截面的胶条,胶条上分别设有拉丝;调节基体设于弹力绷带的两端部之间,调节基体的中部设有轴接的卷轴,拉丝贯穿调节基体卷绕于卷轴上;旋钮靠近调节基体一侧的环面上设有限位孔,调节基体上设有和限位孔相配合的限位凸柱;卷轴为可伸缩轴,以使旋钮能够沿卷轴轴向活动;本技术通过在弹力绷带的两自由端之间设置用于调节其松紧度的调节基体,使患者在使用本装置压迫止血一段时间以后,能够仅通过单手操作调节基体上的旋钮即可对其两侧的弹力绷带进行适度松解,从而能够防止患者肢体内瘘处压迫过紧、时间过长,导致内瘘闭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迫止血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


技术介绍

1、动静脉内瘘是动脉和静脉血管之间所搭建的主要的透析通路,透析治疗后内瘘处的压迫止血非常重要。

2、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脉压带多为弹力绷带,虽操作方便,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脉压带在20分钟后需要放松一些,以防止压迫过紧,时间过长,导致内瘘闭塞。患者一只手不易操作,松解不当,引起内瘘出血、肿胀,影响下一次的透析治疗。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调式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脉压带的压迫力度不易于单手调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包括:弹力绷带,其上设有包覆其端部截面的胶条,胶条上分别设有拉丝,拉丝受拉力时使弹力绷带张紧;调节基体,其设于弹力绷带的两端部之间,调节基体的中部设有轴接的卷轴,拉丝贯穿调节基体卷绕于卷轴上,卷轴突出于调节基体的一端设有用于控制其转动的旋钮;其中,旋钮靠近调节基体一侧的环面上设有限位孔,调节基体上设有和限位孔相配合的限位凸柱,限位孔与限位凸柱相配合时对旋钮形成周向限位;限位孔在旋钮上周向等距设有多个,限位凸柱设有一个;卷轴为可伸缩轴,以使旋钮能够沿卷轴轴向活动。

4、进一步地,卷轴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用于使旋钮拔出时顶升限位。p>

5、进一步地,调节基体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贯穿有轴线重合的通孔,两个拉丝分别经通孔穿入调节基体内以卷绕于卷轴上。

6、进一步地,调节基体的内部设有以柔性板为底的形变腔,柔性板受压时能够向形变腔弯曲以形成能够贴合人体肢体的拱形结构;其中,柔性板和卷轴的端部之间留有间距,调节基体内部设有环形凸缘用于支承固定卷轴的端部。

7、进一步地,调节基体的底部设有弧形夹板,弧形夹板用于夹持棉辊。

8、进一步地,拉丝的端部设有和胶条相配合的胶头;其中,胶条的两侧贯通开设有凹槽,胶头的内侧设有凸棱,胶条和胶头之间通过凹槽和凸棱活动插接。

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通过在弹力绷带的两自由端之间设置用于调节其松紧度的调节基体,使患者在使用本装置压迫止血一段时间以后,能够仅通过单手操作调节基体上的旋钮即可对其两侧的弹力绷带进行适度松解。以此能够避免患者在进行透析治疗后,单手不易调节弹力绷带对内瘘处张紧压迫程度的问题,从而能够防止患者肢体内瘘处压迫过紧、时间过长,导致内瘘闭塞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宋洁单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张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