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片剂发药装置(tablet dispensing device)。
技术介绍
1、在已知的一种片剂发药装置中,其收容大量的片剂,使转动件旋转而将片剂引导至转动件的片剂引导通路,并将分隔部件下方的片剂从片剂出口排出。在该片剂发药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当片剂变少时,载置于转动件上的片剂不进入片剂引导通路,而是与转动件一起旋转,从而始终留在转动件上而无法将其排出的问题。
2、在专利文献1、2公开的片剂盒中,在分隔作用部(分隔部件)的上方设置无接头环形带,使滞留于转动件上的片剂与无接头环形带抵接,从而使片剂落到间隔室(片剂引导通路)。
3、但是,专利文献1、2的无接头环形带由圆绳状的橡胶制成,其是以支承其两端而张紧为直线状的状态与片剂发生干扰,因此,当滞留在转动件上的片剂接近无接头环形带时,通过无接头环形带被朝向转动件的中心推动,有时不能被引导到片剂引导通路。另外,由于无接头环形带总是位于片剂容器内,因此,在片剂较多的情况下,成为阻碍与转动件一起移动的片剂动作的障碍物。
4、在专利文献1、2等的片剂发药装置中,尤其是在片剂为半片片剂的情况下,有时在片剂引导通路的槽和供分隔部件进入的周向槽交叉的部分处,半片片剂的角部被卡在周向槽而无法将其排出。
5、在专利文献1、2等的片剂发药装置中,将一片分成半片时的精度差,分割后的两个半片的大小不同,因此,有时片剂引导通路内的稍小的片剂会在片剂引导通路内旋转,被夹在片剂引导通路的底面与片剂收容部的内表面之间而发生架桥现象(bridge)
6、在专利文献3公开的一种片剂发药装置中,其排料盘(转动件)的间隔室(片剂引导通路)由截面呈圆形的贯通孔形成。当如专利文献3那样,片剂引导通路为截面呈圆形的贯通孔时,片剂引导通路内的片剂不会与片剂收容部的内表面发生干扰,但由于贯通孔从片剂收容部的内壁分离,因此,存在片剂难以进入片剂引导通路的问题。
7、【现有技术文献】
8、【专利文献】
9、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21-137418号公报
10、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20-99585号公报
11、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22-348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滞留于片剂收容部的片剂可靠地引导至片剂引导通路并排出的片剂发药装置。
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4、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的方案如下。
5、(1)一种片剂发药装置,其具备:片剂收容部,其收容片剂且设有用于排出片剂的片剂出口;转动件,其配置于所述片剂收容部的内部,且设有将片剂向所述片剂出口引导的片剂引导部;所述片剂发药装置具备片剂导入部件,该片剂导入部件将滞留于所述片剂收容部的片剂向所述片剂引导部引导。
6、根据上述方案(1),滞留在片剂收容部的片剂与转动件一起移动,与片剂导入部件接触后,通过该片剂导入部件而被聚拢,并被引导至片剂引导部。
7、(2)在上述(1)的方案中,所述片剂导入部件是从所述片剂收容部侧朝向所述转动件突出的棒状体。
8、根据上述方案(2),当滞留在转动件上的片剂与片剂导入部件接触时,片剂导入部件适度地挠曲,从而冲击被缓和,由此防止片剂的损伤或损坏。
9、(3)在上述(2)的方案中,所述棒状体的从侧面观察时的形状形成为s字形。
10、根据上述方案(3),从棒状体的根部到前端部的行程变长,从而能够减小前端从片剂受到的反力,并且,通过转动件的正反转动作,从上方观察时的左右方向的任一侧作用反力时,都会受到相同的变形,从而产生向片剂引导部导入片剂这样的相同的作用。
11、(4)在上述(1)~(3)的任一方案中,在俯视所述转动件时,所述片剂导入部件的前端从所述片剂收容部离开以下距离,该距离是相对于所述片剂收容部的内表面隔开小于片剂直径的长度的距离。
12、根据上述方案(4),与片剂收容部的内表面接触的片剂可靠地与片剂导入部件接触,并被引导至片剂引导部。
13、(5)在上述(4)的方案中,在俯视所述转动件时,所述片剂导入部件的前端位于相比所述片剂引导部的中心更靠所述转动件径向外侧的位置。
14、根据上述方案(5),与片剂收容部的内表面接触的片剂可靠地与片剂导入部件的前端接触,并被引导至片剂引导部。
15、(6)在上述(2)~(5)的任一方案中,所述片剂导入部件由多个棒状体构成。
16、根据上述方案(6),滞留在转动件上的片剂与片剂导入部件接触的机会有多次,因此,即使是第一次与片剂导入部件接触但没有进入片剂引导部的片剂,也会接着与片剂导入部件接触,并被引导至片剂引导部。
17、(7)在上述(6)的方案中,多个所述棒状体之间的间隔大于等于片剂直径。
18、根据上述方案(7),片剂不会被载置在多个棒状体上,因此,片剂可靠地与棒状体接触,并被引导至片剂引导部。
19、(8)在上述(6)或(7)的方案中,相对于所述转动件,多个所述棒状体的前端的高度不同。
20、根据上述方案(8),即使是被卡在片剂引导部的入口处的片剂,也会通过前端高度低的棒状体被落入片剂引导部内。
21、(9)在上述(6)~(8)的任一方案中,多个所述棒状体中的一个棒状体进入到在所述转动件的侧面沿周向形成的外周凹部中。
22、根据上述方案(9),即使是在片剂引导部的内部被卡住的片剂,也能够通过前端进入到外周凹部的棒状体,被向片剂引导部的下方引导。
23、(10)在上述(1)~(9)的任一方案中,所述片剂导入部件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片剂收容部侧前进或后退。
24、根据上述方案(10),在片剂收容部内的片剂的收容量超过规定量的情况下,片剂容易进入片剂引导部,因此使片剂导入部件后退。当片剂收容部内的片剂的收容量变为规定量以下时,则通过使片剂导入部件前进,使片剂与片剂导入部件可靠地接触,并被引导至片剂引导部,从而防止片剂滞留在转动件上。
25、(11)一种片剂发药装置,其具备:片剂收容部,其收容片剂且设有用于排出片剂的片剂出口;转动件,其配置于所述片剂收容部的内部,且设有将片剂向所述片剂出口引导的片剂引导部;分隔部件,其将所述片剂引导部内的片剂分隔成使一个片剂位于下方的所述片剂引导部;所述片剂发药装置具备片剂导入部件,该片剂导入部件改变所述分隔部件上方的所述片剂引导部内片剂的姿势。
26、根据上述方案(11),在分隔部件上方的片剂引导部中堵塞并滞留的片剂,通过片剂导入部件被改变其姿势后,向片剂引导部的下方落下,从而防止片剂滞留于片剂引导部。
27、(12)在上述方案(11)中,所述片剂导入部件的前端进入到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剂发药装置,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剂发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剂发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剂发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剂发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剂发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剂发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剂发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剂发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片剂发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11.一种片剂发药装置,其具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片剂发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13.一种片剂发药装置,其具备:
14.一种片剂发药装置,其具备:
15.一种片剂发药装置,其具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片剂发药装置,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剂发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剂发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剂发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剂发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剂发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剂发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