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
技术介绍
1、液晶显示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通讯和消费性电子产品中,液晶显示模组主要由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屏组成。
2、现有技术中带中胶框的背光模组,由于液晶显示屏的一侧需要容置于中胶框内与背光模组实现组装,由于玻璃外形较大,在于中胶框的一侧贴合时,胶框在支撑液晶显示屏面的强度有限,容易使胶框出现形变,尤其在显示屏装配有驱动ic的一侧,对胶框的重力下压比较明显。因此在组装好液晶显示屏后,因为液晶显示屏的自身重力会导致中胶框下压,存在压伤背光膜材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包括:胶框本体,所述胶框本体的一侧端面设置有后铁架,所述胶框本体内容置有导光板、反射片及光学膜,所述胶框本体远离所述后铁架的一侧容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绑定有驱动ic,所述胶框本体相对于所述驱动ic的绑定位设置有用于加强所述胶框本体强度的加强筋。
4、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光板沿所述胶框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光板固定于所述胶框本体和所述后铁架之间。
5、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上,所述反射片贴附于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后铁架的一侧,所述光学膜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
6、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胶框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粘接固定的泡棉双面粘,所述泡棉双面粘沿所述胶框本体的内周向方向设置,所述显示屏的一侧粘贴于所述泡棉双面粘上。
7、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偏光片、上层玻璃、下层玻璃以及下偏光片,所述下层玻璃的大小大于所述上层玻璃的大小,所述驱动ic绑定于所述下层玻璃朝向所述上层玻璃的一侧。
8、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胶框本体远离所述后铁架的一侧,所述加强筋沿所述胶框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9、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下层玻璃和所述光学膜呈相邻设置,且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下层玻璃远离所述驱动ic的一侧。
10、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为0.8-1.0mm。
11、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筋距离所述泡棉双面粘0.5-1.0mm。
12、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筋距离所述下层玻璃的距离为0.2-0.5m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4、本技术的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通过设置加强筋,加强筋位于显示屏和光学膜之间,且加强筋位于下层玻璃远离驱动ic的一侧,以提高胶框本体的强度和抗压形变能力,可以在胶框本体和显示屏组装后改善显示屏因重力下压影响胶框本体内的光学膜,避免压伤光学膜,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15、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中胶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中显示屏和胶框本体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框本体(10),所述胶框本体(10)的一侧端面设置有后铁架(20),所述胶框本体(10)内容置有导光板(30)、反射片(40)及光学膜(50),所述胶框本体(10)远离所述后铁架(20)的一侧容置有显示屏(70),所述显示屏(70)上绑定有驱动IC(90),所述胶框本体(10)相对于所述驱动IC(90)的绑定位设置有用于加强所述胶框本体(10)强度的加强筋(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30)沿所述胶框本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光板(30)固定于所述胶框本体(10)和所述后铁架(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30)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反射片(4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30)的入光面上,所述反射片(40)贴附于所述导光板(30)朝向所述后铁架(20)的一侧,所述光学膜(5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30)的出光面上,所述光学膜(50)位于所述导光板(30)朝向所述胶框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70)与所述胶框本体(10)之间设置有用于粘接固定的泡棉双面粘(80),所述泡棉双面粘(80)沿所述胶框本体(10)的内周向方向设置,所述显示屏(70)的一侧粘贴于所述泡棉双面粘(8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70)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偏光片(71)、上层玻璃(72)、下层玻璃(73)以及下偏光片(74),所述下层玻璃(73)的大小大于所述上层玻璃(72)的大小,所述驱动IC(90)绑定于所述下层玻璃(73)朝向所述上层玻璃(7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00)位于所述胶框本体(10)远离所述后铁架(20)的一侧,所述加强筋(100)沿所述胶框本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00)分别与所述下层玻璃(73)和所述光学膜(50)呈相邻设置,且所述加强筋(100)位于所述下层玻璃(73)远离所述驱动IC(90)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00)的厚度为0.8-1.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00)距离所述泡棉双面粘(80)0.5-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00)距离所述下层玻璃(73)的距离为0.2-0.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框本体(10),所述胶框本体(10)的一侧端面设置有后铁架(20),所述胶框本体(10)内容置有导光板(30)、反射片(40)及光学膜(50),所述胶框本体(10)远离所述后铁架(20)的一侧容置有显示屏(70),所述显示屏(70)上绑定有驱动ic(90),所述胶框本体(10)相对于所述驱动ic(90)的绑定位设置有用于加强所述胶框本体(10)强度的加强筋(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30)沿所述胶框本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光板(30)固定于所述胶框本体(10)和所述后铁架(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30)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反射片(4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30)的入光面上,所述反射片(40)贴附于所述导光板(30)朝向所述后铁架(20)的一侧,所述光学膜(5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30)的出光面上,所述光学膜(50)位于所述导光板(30)朝向所述胶框本体(1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背光膜材受压的中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70)与所述胶框本体(10)之间设置有用于粘接固定的泡棉双面粘(80),所述泡棉双面粘(80)沿所述胶框本体(10)的内周向方向设置,所述显示屏(7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