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动能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外壳及动能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动力电池的行业迅猛发展,动力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同类型、容量、形状和大小的动力电池之间的差异也愈专利技术显,因此它们对散热的需求也各不相同。目前,传统的电池包以自然散热为主,其散热风险来自电芯过热和bms板上元器件过热。
2、对于以自然冷却方式为主的电池包,其散热能力往往有限,因此如何在不增加主动冷却措施的同时提高电池包散热能力成为重点和难点;同时bms板元器件与电芯的许用温度不同,一般电子元器件如mos管等可以在超过100℃的环境中工作,而电芯一般最高许用温度不超过70℃,当两者距离较近时,电池的使用寿命往往会受到影响。
3、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10576051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锂电池bms快装散热壳体,其包括金属壳体、第一绑带固定件、第二绑带固定件、第二固定孔、bms保护板、橡胶绑带、第一固定孔、第一bms保护板固定件、第二bms保护板固定件、第三bms保护板固定件、第四bms保护板固定件和镂空,所述金属壳体的外侧均匀设有所述固定孔。
4、然而,上述散热壳体虽然可以解决电池壳体bms保护板安装不合理且无法散热的问题,但散热壳体散热效果主要来自于热量传导至金属壳体,镂空面积较小,导致bms保护板的散热空间有限,仍然无法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5、因此,亟需一种有效散热且保证电池安全性能的电池包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
2、本公开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电池包外壳,包括壳体、若干个电芯及保护板,所述电芯及所述保护板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容置腔及第二容置腔,所述电芯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保护板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壳体设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位于所述电芯与所述保护板之间,所述散热结构开设有散热通口。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部还开设有过渡腔,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过渡腔及所述第二容置腔顺序连通。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背离所述散热通口的一内侧设有第一粘接区,部分所述电芯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区。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背离所述散热通口的另一内侧设有第二粘接区,所述保护板位于所述第二粘接区。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通口的至少一内侧设有散热区,所述散热区用于安装散热件。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为散热翅片、散热风扇或水冷板的任意一个。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铝壳或钢壳材质。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通口的长度范围为20~30cm。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通口的高度范围为12~20cm。
12、一种动能电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外壳。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4、上述的电池包外壳,其壳体开设有散热结构,电芯及保护板均位于壳体内部,电芯位于散热结构的一侧,保护板位于散热结构相对应的一侧,由于散热结构为贯穿结构,使得电芯及保护板在工作时可通过散热结构的各自一侧散热出去,与外界空气进行换热,提高了散热能力,此时电芯及保护板的散热效果不会相互受到影响,如此,可以有效散热且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外壳,包括壳体、若干个电芯及保护板,所述电芯及所述保护板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容置腔及第二容置腔,所述电芯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保护板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还开设有过渡腔,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过渡腔及所述第二容置腔顺序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散热通口的一内侧设有第一粘接区,部分所述电芯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散热通口的另一内侧设有第二粘接区,所述保护板位于所述第二粘接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口的至少一内侧设有散热区,所述散热区用于安装散热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为散热翅片、散热风扇或水冷板的任意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铝壳或钢壳材质。
8.根据权利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口的高度范围为12~20cm。
10.一种动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电池包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外壳,包括壳体、若干个电芯及保护板,所述电芯及所述保护板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容置腔及第二容置腔,所述电芯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保护板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还开设有过渡腔,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过渡腔及所述第二容置腔顺序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散热通口的一内侧设有第一粘接区,部分所述电芯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散热通口的另一内侧设有第二粘接区,所述保护板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佳锋,刘俊,叶国华,徐露露,张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