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模板,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体系。
技术介绍
1、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常常有向外延伸悬空的部分,通过该部分也是需要进行一体浇筑,需要预先搭建建筑模板。传统的处理方式中,在地面或者最近的支撑面上使用脚手架等搭建支撑架,进行竖直方向的支撑,属于高支模施工,该实现方式,无疑消耗作业时间、增加了施工器材的时间等。
2、当前施工项目对不规则悬挑结构、造型、线条支模困难、特殊部位加固不牢等的建筑全部采用木模支撑加固的方案,常规的铝模又仅用于标准结构建筑。
3、全部使用木模施工时,材料利用率低,施工周期慢,会产生不少建筑垃圾,污染环境。不利于绿色施工,全部使用铝模施工时,对于复杂造型,外立面线条及悬挑结构等部分,单独使用定制铝模加工的费用高,周转率和利用率低。
4、在此背景下,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施工方法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采用铝木结合的方式,优化特殊节点。来解决复杂造型建筑无法使用铝模的问题。
5、此外,木模和铝模两者间距的使用,需要预先生产铝模并运输,对铝模调度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2、步骤一:在软件平台上进行建筑模板的仿真搭建;
3、步骤二:同一区域内部模板进行划分批次,同一批次的建筑模板生成追溯码,追溯码指向的网页上显示该批次建筑模板立体分布示意图;
4、步骤三:将追溯码上包含的建筑模板打包运输至施
5、步骤四:在建筑模板表面涂敷脱模剂,并进行搭建,并且包含如下内容:
6、1>、标准铝模之间的弧形过渡,则是现场弯曲木板制作木模,两浇筑面非90°,则是使用非标铝模,建筑模板以标准铝模为主,非标铝模和木模为辅,非标铝模和木模的使用,无需对建筑特定的结构进行定制,降低模板的应用成本;
7、2>、垂直支撑高度超过一层楼的悬挑浇筑面,采用斜支撑进行固定,并且计算出斜支撑的最小间距,传统中是直接在悬挑浇筑面的下方设置竖直支撑,由于延伸面的结构,使得该支撑的高度较大,斜支撑不仅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节约了材料,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施工的效率,还使施工量变少;
8、步骤五:钢筋布设完毕和建筑模板搭建后,进行浇筑;
9、步骤六:固化后,将建筑模板拆除,并根据新的追溯码进行标记或者同批次存放在一起,方便后续的再使用或者转移。
10、所述木模包括弯曲成型的板件,以及板件的上下部均水平固定连接有弧形板件,所述板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木条。弧形板件的设置则是保持板件的弧面形态,而木条则是用于和标准铝模的固定连接,同时需要是,若是木模的上下方面分别为浇筑面,则需要在木模上增设木板。
11、所述非标铝模用于墙角,并且包括板件,板件的一侧去除边框,两板件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控制连接杆的长度,则是控制两个板件之间夹角,满足施工需要。
12、所述斜支撑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底座和上固定件,所述斜支撑的下端配合在底座上部预设的斜面上,所述上固定件和标准铝模固定。通过底座和上固定件的使用时,实现斜支撑的固定。
13、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斜支撑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并且底板被固定螺栓穿插,所述底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建筑上。即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底座上,然后再通过固定螺栓将斜支撑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14、所述上固定件的下端设置有凸柱,斜支撑的上端套接在凸柱上,所述上固定件的上端设置有防滑条。即斜支撑的上端则是套接在凸柱上。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木模和铝模的共同使用,尤其在延伸浇筑结构的模板搭建中,基于铝模的性能稳定,采用斜支撑的方式,不仅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节约了材料,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施工的效率,还使施工变量变少,验收更加直观可控。
17、2、弧形结构中,采用现场制作木模的方式,配合铝模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异型铝模的生产量,而铝模大多为标准件,即木模和铝模的共同使用,满足施工需求,同时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还利于铝模的周转再使用。
18、3、通过利用软件平台,对建筑模板进行模拟搭建,并分批次设置追溯码打包运输,利于建筑模板的调用,利于推快施工进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模(2)包括弯曲成型的板件,以及板件的上下部均水平固定连接有弧形板件,所述板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木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标铝模(3)用于墙角,并且包括板件,板件的一侧去除边框,两板件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5)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底座(7)和上固定件(9),所述斜支撑(5)的下端配合在底座(7)上部预设的斜面上,所述上固定件(9)和标准铝模(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上设置有固定螺栓(8),所述斜支撑(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6),并且底板(8)被固定螺栓(8)穿插,所述底座(7)通过固定螺栓(8)固定连接在建筑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件(9)的下端设置有凸柱(10),斜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模(2)包括弯曲成型的板件,以及板件的上下部均水平固定连接有弧形板件,所述板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木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标铝模(3)用于墙角,并且包括板件,板件的一侧去除边框,两板件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5)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底座(7)和上固定件(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李兴磊,孙陈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