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滑轨领域,具体为一种滑轨的注油结构。
技术介绍
1、直线导轨又称线轨、滑轨、线性导轨、线性滑轨,用于高精或高速直线往复运动场合,且可以承担一定的扭矩,可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直线运动。
2、现有技术如公告号:cn217081120u公开了一种易于加注润滑油的直线滑轨,为解决滑轨使用较长时间后会出现氧化上锈等情况,而现有滑轨需要人工涂抹润滑油,过量润滑油会掉落浪费的问题,通过长条、压簧、梯形板、l形槽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润滑油能够通过缝隙移动至l形槽内壁的侧面,使得润滑油通过l形槽横槽内壁的侧面与滑球的侧面接触,使得直线滑轨润滑较为方便;通过t形杆、拉簧、插槽、圆杆等结构之间的配合,通过放松拉簧,使得t形杆通过拉簧的弹性势能移动至插槽内壁的侧面,使得完成对三角板的固定,使得三角板能够带动滑轨本体侧面下侧的润滑油进行刮动,使得润滑油能够均匀的涂抹在滑轨本体的侧面,从而减小了润滑油的浪费。
3、上述现有技术,简而言之,便是在滑轨上滑座顶部,设置有与内侧滚珠旁连通的输液通道,滑块座内壁两侧设置三角板,将溢出的润滑油刮在滑轨表面,但输液通道和滚珠表面能够储存的润滑油数量较少,在滑座移动时,滚珠表面粘附的润滑油会逐渐向接触的滑轨表面转移,在滑座短暂移动一段距离后,便会使润滑油消耗殆尽,此外,三角板虽然能够将溢出的润滑油涂抹在滑轨表面,但受润滑油溢出位置高度以及润滑油受重力下滑的影响,滑轨表面靠近上侧处,涂抹的润滑油相对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滑轨的注油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轨的注油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滑轨的注油结构,包括滑轨本体,所述滑轨本体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内壁转动连有滚珠,所述滑动座的内部靠近上侧处设置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注油机构。
3、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双向滚轴,所述双向滚轴转动连接在滑动座的内部,所述双向滚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一端延伸至滑动座的外侧。
4、进一步的:所述双向滚轴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支座,两个所述支座分别位于滑轨本体的两侧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
5、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一端均延伸至固定管的内部,所述固定管固定连接在滑动座的内部且一端连通有油箱。
6、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座的外壁设置有油箱,所述油箱的底部出油孔高度不低于固定管的高度。
7、进一步的:所述注油机构包括排油管,所述排油管固定连接在活动板的下表面,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在排油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u形棉。
8、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座的内部在u形棉靠近滑轨本体的两端之间设置有隔断,所述u形棉靠近滚珠的一端的长度相较于u形棉靠近滚珠的一端短3mm。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技术中,油箱能够装有足量润滑油,滑动座移动时,润滑油从排油管油孔内流出,被u形棉一端吸收,并均匀涂抹在滑轨本体表面,u形棉的另一端此时因与滑轨本体外壁保留一定间隙,仅吸收滑轨本体外壁凸出的过量润滑油,u形棉吸收的润滑油能够在内部蔓延,在滑动座的来回活动中,将滑轨本体表面均匀涂抹润滑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轨的注油结构,包括滑轨本体(1),所述滑轨本体(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座(2),所述滑动座(2)的内壁转动连有滚珠(3),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2)的内部靠近上侧处设置有活动机构(4),所述活动机构(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注油机构(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轨的注油结构,包括滑轨本体(1),所述滑轨本体(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座(2),所述滑动座(2)的内壁转动连有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辉,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欧博特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