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4795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2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包括方钢管、混凝土层和柱芯组;柱芯组同轴设置于方钢管内,混凝土层填充于方钢管内的空余处;柱芯组包括角钢、料石柱、缀板组和限位组件,还包括定位机构,用于对四个角钢的阵列位置进行定位,确保柱芯柱的整体性及位置,该组合柱可以显著提高轴压承载力和整体性具有抗压强度高、造价低廉等优点,且施工方法根据福建地区的建筑特点,就地取材,将拆除石结构建筑中的废弃石材充分利用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结构中,不仅可以解决其轴压强度、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大大减小新建结构的混凝土用量,降低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是一项适应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


技术介绍

1、目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属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较为常见的构件形式。以其良好的抗压性能和变形性能在建筑结构领域、桥梁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轴压强度主要有约束混凝土和外部钢管共同提供,对于普通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混凝土提供的抗压能力、承载力通常不足以承载高强度结构的需求,影响整体建筑。

2、另外,在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花岗岩存量丰富,石材加工产业发达,既有的石结构建筑更新换代而产生的规格条石非常多。将拆除石结构建筑中的废弃石材充分利用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结构中,不仅可以解决其轴压强度、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大大减小新建结构的混凝土用量,降低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是一项适应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根据福建地区建筑特点,就地取材,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强度、承载力不足,成本高等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包括方钢管、混凝土层和柱芯组;所述柱芯组同轴设置于所述方钢管内,所述混凝土层填充于所述方钢管内的空余处;所述柱芯组包括四个角钢、四个料石柱、四组缀板组和至少两组限位组件,四个角钢呈等边矩形阵列设置,且所述角钢的直角槽口一端向内设置;四组缀板组分别连接设置在相邻角钢的外侧端之间;四个所述料石柱分别设置在四个所述角钢的内侧端;所述角钢的侧端面与所述料石柱的侧面齐平;所述限位组件呈井字形结构,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四个料石柱之间,并分别与料石柱的两内侧面相抵;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柱芯组的下方,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对四个角钢的阵列位置进行定位。

3、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周圈均匀间隔设置有四根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内侧端适于与所述角钢的外侧端贴合设置;相邻所述定位座之间连接设置有伸缩杆。

4、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紧固螺栓。

5、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料石柱采用拆除石结构建筑中的废弃石材加工而成。

6、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角钢为等边角钢。

7、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角钢与所述料石柱之间采用石材干挂胶粘结连接。

8、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料石柱为花岗岩材质的柱体,抗压强度范围为105-110mpa,抗拉强度范围6-10mpa,具有平齐的上下表面。

9、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组件由四根等长的钢筋焊接而成,所述限位组件适于置入所述方钢管内部。

10、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组件的钢筋的直径为6-8mm。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2、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根据福建地区的建筑特点,就地取材,福建地区丰富的花岗岩存量和发达的石材建筑市场是本技术的产业保证。石材具有抗压强度高、造价低廉、取材方便等优点,福建省等花岗岩资源优质,石结构是闽南地区的主要结构类型,闽南地区存在大量石拆除的结构房屋,产生了大量老旧石材成为建筑垃圾,拆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石材不需要复杂的二次加工即可重新利用,并且方钢管混凝土中内填料石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用量,降低水泥用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即降低了制作成本有避免了污染浪费,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2、利用形状规整的大块料石替代钢管内部的大部分混凝土,由于石材强度与质量的比值远远高于混凝土和普通钢材,在不改变截面大小的前提下可以大大提高柱的抗压强度。另外,石材易发生脆性破坏的特性可通过角钢及外部方钢管的约束作用而得到改善,该组合柱可以显著提高轴压承载力和整体性。

14、3、该组合柱对材料的利用率高,取材方便,且工艺简单,便于制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方钢管、混凝土层和柱芯组;所述柱芯组同轴设置于所述方钢管内,所述混凝土层填充于所述方钢管内的空余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周圈均匀间隔设置有四根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内侧端适于与所述角钢的外侧端贴合设置;相邻所述定位座之间连接设置有伸缩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紧固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石柱采用拆除石结构建筑中的废弃石材加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为等边角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与所述料石柱之间采用石材干挂胶粘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石柱为花岗岩材质的柱体,抗压强度范围为105-110MPa,抗拉强度范围6-10MPa,具有平齐的上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由四根等长的钢筋焊接而成,所述限位组件适于置入所述方钢管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的钢筋的直径为6-8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方钢管、混凝土层和柱芯组;所述柱芯组同轴设置于所述方钢管内,所述混凝土层填充于所述方钢管内的空余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周圈均匀间隔设置有四根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内侧端适于与所述角钢的外侧端贴合设置;相邻所述定位座之间连接设置有伸缩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紧固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石柱采用拆除石结构建筑中的废弃石材加工而成。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嫦媚刘杰刘阳张超众郑嘉慧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