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洗涤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及洗涤设备。
技术介绍
1、洗衣机作为一种便捷的衣物清洗设备,已经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中。现有的洗衣机分为滚筒洗衣机和波轮洗衣机,其中,波轮洗衣机由于具有较好的清洗效果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2、波轮洗衣机内通常包含有洗涤内桶和波轮,波轮设置在洗涤内桶的底部。在波轮洗衣机工作时,通过波轮的转动带动内桶内的洗涤水转动,实现对内桶内待清洗衣物的洗涤。现有的波轮通常是扁平的圆形波轮,洗涤时衣物上的污垢和线屑等杂质容易积存在波轮的底面与内桶之间的间隙里,单纯通过冲洗的方式无法有效清理。并且,污垢和线屑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里便容易滋生细菌,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如果想要彻底清理,就需要将波轮拆下来对间隙内的污垢进行刷洗,这种操作比较复杂,使用户体验进一步变差。
3、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了搅拌式洗衣机,采用沿洗涤内桶轴向具有一定尺寸的搅拌器代替波轮洗衣机中的波轮。然而,如图1所示,现有搅拌式洗衣机中的搅拌器1往往成“倒t”型,由轴向搅拌器2和径向搅拌器3组成,其中径向搅拌器3设置在洗涤桶4的底部且沿径向具有较大尺寸,衣物5只能在桶内径向搅拌器3上方的区域进行洗涤,仍然无法解决搅拌器1与桶底之间的缝隙容易藏污纳垢,难以清理的问题。另有部分搅拌式洗衣机则是直接将柱状的搅拌棒安装在桶底的波轮上,波轮与桶底之间仍然容易积累污垢、滋生细菌。
4、另外,现有波轮洗衣机中的波轮与穿过桶底伸入洗涤内桶的波轮轴相连,从而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波轮轴转动,带动波轮转动进
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及洗涤设备,可以避免搅水构件与洗涤桶桶底之间,尤其是搅水构件下端连接搅拌轴处存在藏污纳垢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3、一种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包括洗涤桶,以及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洗涤桶内部的搅水构件,所述洗涤桶的桶底中心处设置安装通孔,用于带动搅水构件旋转的搅拌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通孔中;
4、所述搅水构件从洗涤桶的桶底向上延伸设置,搅水构件的下端套装在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且不低于所述安装通孔外周的桶底表面;所述搅水构件的下端在径向上与所述搅拌轴的侧壁平齐或基本平齐。
5、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包括:
6、轴主体,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通孔中;
7、插接部,由所述轴主体的上端向上延伸,插入所述搅水构件的下端;
8、所述插接部的下端直径小于等于所述轴主体的上端直径,所述搅水构件的下端直径与所述轴主体的上端直径相等或基本相等。
9、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部和轴主体具有相同的直径;或者,所述插接部的下端直径与所述轴主体的上端直径相等,插接部的直径由下端向上逐渐减小;
10、所述搅水构件的下端套装至所述插接部上,由所述搅水构件的下端向上一定高度范围内,搅水构件的外径和内径之差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11、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部的下端直径小于所述轴主体的上端直径,所述轴主体的上端在插接部的外周形成变径端面;所述搅水构件的下端套装至所述插接部上,所述搅水构件的下端面向下的投影与所述变径端面重合。
12、进一步地,所述搅水构件的下端面与所述变径端面紧密贴合,或者所述搅水构件的下端面与所述变径端面之间设置密封垫。
13、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水构件包括:
14、装配部,由所述搅水构件的下端向上延伸一定长度;
15、搅水部,与所述装配部的上端相连,搅水部在靠近装配部区域任一水平截面的半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装配部任一水平截面的半径尺寸。
16、进一步地,所述搅水部包括:
17、支撑柱,由装配部的上端面沿轴线向上延伸设置;
18、搅水筋,沿径向或倾斜于径向凸起于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且沿轴线方向具有一定的延伸长度;
19、所述搅水筋的下端不低于所述装配部的上端,或者所述搅水筋的下端延伸至所述装配部的侧壁。
20、进一步地,所述搅水部在距离装配部上端一定距离处的水平截面半径最大,该一定距离使得衣物能够在低于搅水部半径最大的水平截面的区域洗涤;
21、所述半径最大的水平截面形成于搅水部的顶端或中部区域;或者,沿洗涤桶的轴向,所述的搅水部具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半径最大的水平截面。
22、进一步地,所述洗涤桶的桶底由所述安装通孔向外延伸至洗涤桶桶壁的区域为洗涤时能够接触衣物的洗涤面;
23、所述安装通孔所在的水平面与所述洗涤面平齐;或者,所述洗涤面在所述安装通孔的外周具有凸起面。
24、一种洗涤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本专利技术中,搅水构件下端设置为在径向上与搅拌轴侧壁平齐或基本平齐,使得搅水构件几乎不存在直接暴露在洗涤水中的下端面,与现有洗涤设备的搅拌装置底面面积较大的结构相比,可以有效地避免污垢在搅水构件下端面的附着,进而防止搅水构件下端与洗涤桶的桶底内表面之间藏污纳垢的问题。
27、本专利技术中,搅水构件靠近下端的区域为具有一定高度、半径尺寸较小的装配部,在装配部上方搅水构件的半径尺寸再增大,并在距离装配部上端一定高度处形成半径最大的水平截面,也避免了搅水构件在接近桶底的区域具有较大的半径尺寸,有利于将桶底大部分面积暴露在可以接触衣物的空间内,衣物洗涤时可以与桶底内表面接触,进一步避免了搅水构件与洗涤桶的桶底内表面之间藏污纳垢的问题。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包括洗涤桶(100),以及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洗涤桶(100)内部的搅水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桶(100)的桶底(100-3)中心处设置安装通孔,用于带动搅水构件旋转的搅拌轴(300)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30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310)和轴主体(320)具有相同的直径;或者,所述插接部(310)的下端直径与所述轴主体(320)的上端直径相等,插接部(310)的直径由下端向上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310)的下端直径小于所述轴主体(320)的上端直径,所述轴主体(320)的上端在插接部(310)的外周形成变径端面(302);所述搅水构件(200)的下端套装至所述插接部(310)上,所述搅水构件(200)的下端面向下的投影与所述变径端面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水构件(20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水部(240)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水部(240)在距离装配部(210-1)上端一定高度处的水平截面半径最大,该一定高度使得衣物能够在低于搅水部(240)半径最大的水平截面的区域洗涤;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桶(100)的桶底(100-3)由所述安装通孔向外延伸至洗涤桶(100)桶壁的区域为洗涤时能够接触衣物的洗涤面(100-31);
10.一种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包括洗涤桶(100),以及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洗涤桶(100)内部的搅水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桶(100)的桶底(100-3)中心处设置安装通孔,用于带动搅水构件旋转的搅拌轴(300)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30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310)和轴主体(320)具有相同的直径;或者,所述插接部(310)的下端直径与所述轴主体(320)的上端直径相等,插接部(310)的直径由下端向上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310)的下端直径小于所述轴主体(320)的上端直径,所述轴主体(320)的上端在插接部(310)的外周形成变径端面(302);所述搅水构件(200)的下端套装至所述插接部(310)上,所述搅水构件(200)的下端面向下的投影与所述变径端面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涤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升,舒海,刘尊安,吕艳芬,郝兴慧,吴迪,郝世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