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温度箱与充放电测试柜的过线孔密封,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过孔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过线孔处的过孔装置通常较为复杂,同时多数过孔装置仅能实现对与其相对应的单一尺寸过孔的密封,且因其结构复杂导致装置后期的维护、更换不便。部分结构较为简单的过孔装置,虽然也可以实现简单的密封功能,但是其也无法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过孔,且当使用者对线束进行数量、位置上的调整时,需将整个过孔装置拆卸后才能实现,因此,装置使用更换步骤较为繁琐,不利于后期的维护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过孔装置。
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过孔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有第一安装孔;底板,所述底板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并延伸至所述底板的边沿;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夹持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弹性体设有过线孔,且所述弹性体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二避让槽与所述过线孔连通且延伸至所述弹性体的边沿;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线和所述过线孔的轴线重合;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间的距离可调,以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压紧所述弹性体,使所述弹性体形变,以使所述过线孔的周壁抱紧线束。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过孔装置,通过设置压紧装置调节顶板与底板之间的距离,在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的
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过线孔正对以形成通孔,所述通孔为多个。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不同。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避让槽和所述第二避让槽连通以形成通过槽,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通过槽连通。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螺杆和螺帽,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帽螺纹配合,以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夹持在所述螺杆的头部与所述螺帽之间。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螺杆的头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由所述底板依次贯穿所述弹性体和所述顶板,所述螺帽与所述螺杆的伸出端螺纹连接。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包括多块子底板,多块所述子底板共同构成所述底板,两块相邻的所述子底板的拼接处形成所述第一避让槽。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子底板的边沿上设有朝向另一个所述子底板敞开的豁口,以在两块相邻的所述子底板的拼接处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孔。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紧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压紧装置沿所述过孔装置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且每块所述子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螺杆。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螺杆且位于所述螺帽和所述顶板之间。
13、相对与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且不适与密封不同孔径的过孔装置,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过孔装置,具体包括:在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弹性体,通过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两端的压紧装置,缩短顶板与底板之间的距离,使顶板与底板压紧弹性体,弹性体受压变形其外侧贴合所密封的设备的过孔,弹性体内部设置的过线孔周壁包围线束,实现过孔和过线孔的密封。底板和弹性体设置的避让槽方便线束的拆卸、安装。本申请的过孔装置通过压紧装置调节顶板与底板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过孔装置的拆卸,通过避让槽方便线束的更换,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
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过线孔正对以形成通孔,所述通孔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让槽和所述第二避让槽连通以形成通过槽,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通过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螺杆和螺帽,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帽螺纹配合,以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夹持在所述螺杆的头部与所述螺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头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由所述底板依次贯穿所述弹性体和所述顶板,所述螺帽与所述螺杆的伸出端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多块子底板,多块所述子底板共同构成所述底板,两块相邻的所述子底板的拼接处形成所述第一避让槽。
8.根据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压紧装置沿所述过孔装置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且每块所述子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螺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螺杆且位于所述螺帽和所述顶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过线孔正对以形成通孔,所述通孔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让槽和所述第二避让槽连通以形成通过槽,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通过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螺杆和螺帽,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帽螺纹配合,以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夹持在所述螺杆的头部与所述螺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头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堃,苏金伟,董英雷,陆文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