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变速装置及应用其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448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19
本技术公开了混动变速装置及应用其的车辆,混动变速装置包括:输入轴、发电机、第一行星排、驱动电机、第二行星排和输出轴,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与输入轴相连,第一行星排的齿圈与输出轴相连,第一行星排的太阳轮与发电机相连,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与输出轴相连,第二行星排的齿圈固定在混动变速装置的箱体上,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与驱动电机相连,输入轴和输出轴同轴设置。本技术提供的混动变速装置及应用其的车辆,使发电机、第一行星排、驱动电机和第二行星排同轴布置,缩短了混动变速装置的轴向和径向尺寸,使混动变速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提高燃油经济性的同时有效提升整车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混合动力车辆驱动传动,尤其涉及混动变速装置及应用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混合动力车辆是将动力电池的电能通过电机与某种形式的发动机进行特定形式的融合,实现整车驱动的动力系统形态。混合动力中发动机和电机和连接形式经常被称为混动构型。

2、为提高燃油经济性,实现节能减排,对于自动变速箱和混合动力变速箱来说,要实现轻量化。但是目前常见的混动一般采用平行轴减速齿轮设计,使变速箱的轴向尺寸较大,变速箱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大,不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混动变速装置及应用其的车辆,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混动变速装置,包括:

3、输入轴、发电机、第一行星排、驱动电机、第二行星排和输出轴,

4、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与输入轴相连,第一行星排的齿圈与输出轴相连,第一行星排的太阳轮与发电机相连,

5、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与输出轴相连,第二行星排的齿圈固定在混动变速装置的箱体上,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与驱动电机相连,

6、输入轴和输出轴同轴设置。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入轴与发动机相连。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入轴和发动机之间设置有减振器。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行星排设置在发电机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输入轴穿过发电机与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相连。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行星排设置在驱动电机远离发电机的一侧。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行星排设置在驱动电机靠近发电机的一侧。

12、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应用前述任意一项的混动变速装置。

13、本技术提供的混动变速装置及应用其的车辆,通过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的设计,使发电机、第一行星排、驱动电机和第二行星排同轴布置,缩短了混动变速装置的轴向和径向尺寸,使混动变速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提高燃油经济性的同时有效提升整车的空间利用率。

14、另外,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与发动机(8)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和发动机(8)之间设置有减振器(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排(3)设置在所述发电机(2)靠近所述驱动电机(4)的一侧;所述输入轴(1)穿过所述发电机(2)与所述第一行星排(3)的行星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排(5)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4)远离所述发电机(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排(5)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4)靠近所述发电机(2)的一侧。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动变速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与发动机(8)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和发动机(8)之间设置有减振器(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排(3)设置在所述发电机(2)靠近所述驱动电机(4)的一侧;所述输入轴(1)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睿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