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风力发电风机基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44078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19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地风力发电风机基础结构,便于在山地的基坑内安装风力发电风机,包括中心立柱、多组支撑部、多组预埋板和封环,中心立柱固定设置在基坑中部,多组预埋板和多组支撑部均以中心立柱为圆心沿圆周方向阵列设置在中心立柱外侧,支撑部和预埋板交错设置,即每组预埋板均位于与其相邻的两组支撑部之间,预埋板插设在中心立柱下部,支撑部与预埋板插接并通过螺钉紧固,中心立柱上部插设有封环,封环下表面与预埋板上表面抵接并与支撑部固定连接。本技术中,设置的支撑部与预埋板依次拼接形成整个风机基础,避免出现整个风机基础因地形因素造成的开裂等问题,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安装,具体涉及一种山地风力发电风机基础结构


技术介绍

1、风电能源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而风电场发电量高、风机运行稳定、制造技术成熟,近年来被广泛投入使用,由于山地环境风力资源丰富,有一部分风力发电机组设置在山地环境中,一般山地风力发电基础为大直径独立基础,需要在山地上开挖基坑,再进行现场浇筑,但是山地环境对于风力发电基础结构的材料与设备来说,运输不便,建造难度大,施工周期长,工程造价较高。

2、而目前装配式风力发电基础结构虽然能减少建造难度,缩短施工周期,但是现有的装配式风力发电基础先沿周向布置预制梁板单元,相邻两个预制梁板单元通过拼缝灌浆操作进行连接,而周向上的预制梁板单元端头则通过预应力钢索进行穿束,以此来提供环形预应力,若使用该结构,预应力钢索在沿周向上穿束时不易进行操作,并且不易保证预制梁板单元中间部分的环状预应力,另外山地环境比较恶劣,地质较为复杂,拼缝灌浆容易受山地环境影响以及地质影响出现开裂失效,因此影响整个发电风机基础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风力发电风机基础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地风力发电风机基础结构,便于在山地的基坑内安装风力发电风机,包括中心立柱、多组支撑部、多个预埋板和封环,所述中心立柱固定设置在基坑中部,多个预埋板和多组支撑部均沿圆周方向阵列设置在中心立柱外侧,所述支撑部和预埋板交错设置,每个所述预埋板均位于与其相邻的两组支撑部之间,所述预埋板与中心立柱下部插接,所述支撑部与预埋板插接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立柱上部外侧套设有封环,所述封环下表面与预埋板上表面抵接并与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内侧沿周向固定设置有多个肋板。

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均为扇形的内钢板和外钢板,所述内钢板一端与中心立柱外壁抵接,另一端通过定位块与外钢板插接并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内钢板中部固定设置有内固定板,内固定板两侧固定设置多个内肋板,所述外钢板中部固定设置有外固定板,外固定板两侧固定设置多个外肋板,所述内肋板和外肋板端部均与预埋板侧壁抵接。

5、进一步的,所述预埋板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定位条,所述内钢板和外钢板下部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多个与之对应的插槽,所述内钢板和外钢板上的插槽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条插接并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预埋板下部插设在基坑的地面中,所述中心立柱外壁上沿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预埋板靠近中心立柱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与凹槽下部插接并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预埋板远离凸板的一端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锚杆,所述锚杆下端插入基坑的地面中。

8、进一步的,所述内钢板和外钢板的下表面均与基坑的地面抵接。

9、进一步的,所述封环内壁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固条,所述加固条与凹槽上部插接并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中,设置的支撑部与预埋板依次拼接形成整个风机基础,内钢板和外钢板均与预埋板插接,再通过螺钉紧固,不需要对拼接缝进行灌浆连接,避免出现整个风机基础因地形因素造成的开裂等问题,减少安全隐患。

12、2.本技术中,内钢板与外钢板、支撑部与预埋板均采用拼接结构,方便运输,且内钢板与外钢板两侧均沿周向设置有肋板,使得整个风机基础受力均匀,避免采用周向上预应力钢索穿束的结构,操作方便,且设置的肋板还可以增加拼接缝的强度,不易出现损坏。

13、3.本技术中,中心立柱外壁上开设的凹槽对预埋板起到定位作用,在安装完成后将封环插设在中心立柱上部,加固了中心立柱的强度,通过对封环与内钢板的连接处进行焊接,进一步加强整个风机基础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地风力发电风机基础结构,便于在山地的基坑内安装风力发电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立柱(1)、多组支撑部(2)、多个预埋板(3)和封环(4),所述中心立柱(1)固定设置在基坑中部,多个预埋板(3)和多组支撑部(2)均沿圆周方向阵列设置在中心立柱(1)外侧,所述支撑部(2)和预埋板(3)交错设置,每个所述预埋板(3)均位于与其相邻的两组支撑部(2)之间,所述预埋板(3)与中心立柱(1)下部插接,所述支撑部(2)与预埋板(3)插接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立柱(1)上部外侧套设有封环(4),所述封环(4)下表面与预埋板(3)上表面抵接并与支撑部(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2)内侧沿周向固定设置有多个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风力发电风机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包括均为扇形的内钢板(21)和外钢板(22),所述内钢板(21)一端与中心立柱(1)外壁抵接,另一端通过定位块(215)与外钢板(22)插接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地风力发电风机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板(21)中部固定设置有内固定板(211),内固定板(211)两侧固定设置多个内肋板(212),所述外钢板(22)中部固定设置有外固定板(221),外固定板(221)两侧固定设置多个外肋板(222),所述内肋板(212)和外肋板(222)端部均与预埋板(3)侧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地风力发电风机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板(3)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定位条(33),所述内钢板(21)和外钢板(22)下部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多个与之对应的插槽,所述内钢板(21)和外钢板(22)上的插槽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条(33)插接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风力发电风机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板(3)下部插设在基坑的地面中,所述中心立柱(1)外壁上沿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凹槽(11),所述预埋板(3)靠近中心立柱(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凸板(31),所述凸板(31)与凹槽(11)下部插接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山地风力发电风机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板(3)远离凸板(31)的一端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32),所述通孔(32)内穿设有锚杆(5),所述锚杆(5)下端插入基坑的地面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山地风力发电风机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板(21)和外钢板(22)的下表面均与基坑的地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山地风力发电风机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环(4)内壁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固条(41),所述加固条(41)与凹槽(11)上部插接并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风力发电风机基础结构,便于在山地的基坑内安装风力发电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立柱(1)、多组支撑部(2)、多个预埋板(3)和封环(4),所述中心立柱(1)固定设置在基坑中部,多个预埋板(3)和多组支撑部(2)均沿圆周方向阵列设置在中心立柱(1)外侧,所述支撑部(2)和预埋板(3)交错设置,每个所述预埋板(3)均位于与其相邻的两组支撑部(2)之间,所述预埋板(3)与中心立柱(1)下部插接,所述支撑部(2)与预埋板(3)插接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立柱(1)上部外侧套设有封环(4),所述封环(4)下表面与预埋板(3)上表面抵接并与支撑部(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2)内侧沿周向固定设置有多个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风力发电风机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包括均为扇形的内钢板(21)和外钢板(22),所述内钢板(21)一端与中心立柱(1)外壁抵接,另一端通过定位块(215)与外钢板(22)插接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地风力发电风机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板(21)中部固定设置有内固定板(211),内固定板(211)两侧固定设置多个内肋板(212),所述外钢板(22)中部固定设置有外固定板(221),外固定板(221)两侧固定设置多个外肋板(222),所述内肋板(212)和外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军徐伟高光强刘芃辰叶志栋王新宏聂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