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混组合梁,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混组合梁架设支架。
技术介绍
1、钢-混凝土组合梁是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型式,简称钢混组合梁,其主要通过在钢梁和混凝土翼缘板之间设置栓钉、槽钢或弯筋等剪力连接件,抵抗两者在交界面处的掀起及相对滑移,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共同工作。
2、在钢混组合梁的安装施工等过程中,通常借助支架来提升钢混组合梁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以更稳妥地完成施工工作。如公开号为cn220908262u的专利,就提供了一种用于跨桥钢混组合梁中分带施工支架,包括纵条架,所述纵条架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横条板,所述滑动横条板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动套箍条架,所述滑动横条板和滑动套箍条架的相背端均固定设有装配机构。通过设置整个支架的两侧结构通过两组横向滑动连接的结构提供支撑,通过设置螺纹横轴与内螺纹横管的螺纹连接,即可转动螺纹横轴而使其于内螺纹横管内螺旋伸缩,从而实现整个支架在横向水平上的稳定移动或伸缩。
3、然而,现有的钢混组合梁在浇铸和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不同的装置来辅助作业,且所需装置多、组件复杂,导致操作过程较为繁杂,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钢混组合梁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的操作繁杂、施工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混组合梁架设支架,通过架设于模具槽底部的调节机构,可在浇铸成型结束后,随即进行钢混组合梁的位置调整或移动等,以便于在实际施工场地中对钢混组合梁进行装配等,减轻操作负担,提高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钢混组合梁架设支架,包括多个工型梁,所述多个工型梁顶部架设有铸型机构;所述铸型机构底部配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座以及架设于所述安装座表面的多根次梁,所述次梁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所述次梁的顶部与所述铸型机构可抵接。
4、优选地,所述铸型机构包括模具槽以及配置于所述模具槽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工型梁顶部可通过夹固组件拆卸连接。
5、优选地,所述夹固组件包括通杆以及配置于所述通杆端部的紧固帽,所述顶板伸出所述模具槽顶部边缘设置,所述模具槽的底部可置于所述工型梁的顶面设置,所述通杆穿设于所述顶板的边缘以及所述工型梁的顶部。
6、优选地,所述次梁顶部与所述模具槽底部抵接,且所述次梁顶部与所述模具槽底部之间配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面与所述模具槽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面与所述次梁顶部活动连接。
7、优选地,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次梁的表面嵌设有移动槽,所述次梁侧壁面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侧壁与所述移动槽内壁滑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连接环的外侧壁环设有齿块,所述移动槽侧壁面配置有齿条,所述齿块与所述齿条可啮合。
9、优选地,所述次梁底部配置有栓条,所述移动槽底部凹设有轨槽,所述栓条的至少一相对侧壁面可与所述轨槽侧壁面抵接,且所述栓条与所述轨槽滑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栓条的最大通径等于所述轨槽的槽宽。
1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技术的钢混组合梁架设支架,通过架设于模具槽底部的调节机构,可在浇铸成型结束后,随即进行钢混组合梁的位置调整或移动等,以便于在实际施工场地中对钢混组合梁进行装配等,减轻操作负担,提高处理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组合梁架设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工型梁(1),所述多个工型梁(1)顶部架设有铸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架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型机构包括模具槽(31)以及配置于所述模具槽(31)顶部的顶板(32),所述顶板(32)与所述工型梁(1)顶部可通过夹固组件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架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固组件包括通杆(33)以及配置于所述通杆(33)端部的紧固帽(34),所述顶板(32)伸出所述模具槽(31)顶部边缘设置,所述模具槽(31)的底部可置于所述工型梁(1)的顶面设置,所述通杆(33)穿设于所述顶板(32)的边缘以及所述工型梁(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架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22)顶部与所述模具槽(31)底部抵接,且所述次梁(22)顶部与所述模具槽(31)底部之间配置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顶面与所述模具槽(31)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板(23)底面与所述次梁(22)顶部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架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5)的外侧壁环设有齿块(251),所述移动槽(24)侧壁面配置有齿条(241),所述齿块(251)与所述齿条(241)可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架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22)底部配置有栓条(26),所述移动槽(24)底部凹设有轨槽(27),所述栓条(26)的至少一相对侧壁面可与所述轨槽(27)侧壁面抵接,且所述栓条(26)与所述轨槽(27)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架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栓条(26)的最大通径等于所述轨槽(27)的槽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组合梁架设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工型梁(1),所述多个工型梁(1)顶部架设有铸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架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型机构包括模具槽(31)以及配置于所述模具槽(31)顶部的顶板(32),所述顶板(32)与所述工型梁(1)顶部可通过夹固组件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架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固组件包括通杆(33)以及配置于所述通杆(33)端部的紧固帽(34),所述顶板(32)伸出所述模具槽(31)顶部边缘设置,所述模具槽(31)的底部可置于所述工型梁(1)的顶面设置,所述通杆(33)穿设于所述顶板(32)的边缘以及所述工型梁(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架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22)顶部与所述模具槽(31)底部抵接,且所述次梁(22)顶部与所述模具槽(31)底部之间配置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顶面与所述模具槽(31)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庞雷,钱科家,刘霄,呙家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交建眉州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