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道次间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4354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18
一种轧机道次间冷却装置,它包括冷却供水主管路,冷却供水主管路与机外水配管一端相连接,机外水配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阀门供气管路,且阀门供气管路上安装有排气管道,机外水配管的出水端分别连接其下高密喷嘴组件与上高密喷嘴组件。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采用控制轧机道次间钢板温度的工艺,可有效克服轧制效率较低、轧制道次间温度不可控、厚板压缩比不足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轧机道次间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中厚板材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中厚板厂通过调整自身产品结构,开发新品种,以此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但设备能力及场地的局限性,使得新品种的开发遇到更多的挑战。一是轧机轧制力受限,道次压下量不可太大,为保证性能必须控制二次开轧温度,延长钢板轧制时间,降低生产效率,同时轧制厚规格钢板因压缩比不足,轧制过程变形不能渗透至组织心部,使得心部缺陷不能被焊合,导致厚板容易出现一些难以消除的内部缺陷,出现产品性能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轧机道次间冷却装置,采用控制轧机道次间钢板温度的工艺,可有效克服轧制效率较低、轧制道次间温度不可控、厚板压缩比不足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轧机道次间冷却装置,它包括冷却供水主管路1,所述冷却供水主管路1与机外水配管3一端相连接,机外水配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阀门供气管路4,且阀门供气管路4上安装有排气管道2,所述机外水配管3的出水端分别连接其下高密喷嘴组件7与上高密喷嘴组件8。

3、进一步的,所述下高密喷嘴组件7与上高密喷嘴组件8均设有至少两个,且一个下高密喷嘴组件7与一个上高密喷嘴组件8为一组连接其阀门供气管路4。

4、进一步的,所述下高密喷嘴组件7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支撑与固定下高密喷嘴组件7的下集管安装座5。

5、进一步的,所述上高密喷嘴组件8的上端安装有用于悬挂与固定上高密喷嘴组件8的上集管焊接吊架6。

6、进一步的,所述下高密喷嘴组件7包括下集管本体71,所述下集管本体71上设有若干个下高密喷嘴74,且下集管本体71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组件73,所述下集管本体71的下方设有下螺纹球阀72。

7、进一步的,所述上高密喷嘴组件8包括上集管本体81,所述上集管本体81的两端均安装有侧边挡板84,且上高密喷嘴组件8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内丝弯头82与下内丝弯头89,所述上内丝弯头82与下内丝弯头89均连接有金属软管83,金属软管83上安装有金属管夹88,金属管夹88的下端设有槽钢87,且金属软管83的另一端连接有双丝头85,双丝头85上安装有上螺纹球阀86。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装置具有至少以下几点优点:

9、1)解决钢板轧制过程扣头问题,钢坯加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上下表温差问题,在经过粗轧和中间冷却环节后,往往钢板的上表温度是高于下表温度,导致在精轧轧制过程中,因上下表温差导致钢板扣头问题,扣头钢板轧制过程拍击辊道,降低辊道及传动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道次间冷却水幕,可有效改变在轧钢板道次的上下表趋势,使上表面温度比下表低,下表的金属流动性强,从而使解决钢板扣头问题。

10、2)提高厚规格钢板心部组织性能,压缩比不足的厚规格钢板轧制过程中,表面的变形不能渗透至心部,心部的缩孔、疏松缺陷不能被有效的焊合,通过道次间冷却水幕,提高钢板表面冷却强度,表面硬度大,轧制变形能渗透至心部组织,提高厚规格钢板的整体性能。

11、3)提高生产节奏,对应需要控制轧制的钢板,道次间冷却水幕可有效提高表面冷却强度提高组织性能,因此可适当提高控轧板的精轧开轧温度,减小了中间坯的待温时间,提高了生产节奏。

12、4)提高钢板的表面质量,轧制过程道次间冷却水幕与钢板表面形成冷却沸腾膜,可减少钢板表面与w y空气接触面,减少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的形成,从而实现提高钢板的表面质量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机道次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冷却供水主管路(1),所述冷却供水主管路(1)与机外水配管(3)一端相连接,机外水配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阀门供气管路(4),且阀门供气管路(4)上安装有排气管道(2),所述机外水配管(3)的出水端分别连接其下高密喷嘴组件(7)与上高密喷嘴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道次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高密喷嘴组件(7)与上高密喷嘴组件(8)均设有至少两个,且一个下高密喷嘴组件(7)与一个上高密喷嘴组件(8)为一组连接其阀门供气管路(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道次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高密喷嘴组件(7)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支撑与固定下高密喷嘴组件(7)的下集管安装座(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道次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高密喷嘴组件(8)的上端安装有用于悬挂与固定上高密喷嘴组件(8)的上集管焊接吊架(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道次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高密喷嘴组件(7)包括下集管本体(71),所述下集管本体(71)上设有若干个下高密喷嘴(74),且下集管本体(71)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组件(73),所述下集管本体(71)的下方设有下螺纹球阀(7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道次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高密喷嘴组件(8)包括上集管本体(81),所述上集管本体(81)的两端均安装有侧边挡板(84),且上高密喷嘴组件(8)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内丝弯头(82)与下内丝弯头(89),所述上内丝弯头(82)与下内丝弯头(89)均连接有金属软管(83),金属软管(83)上安装有金属管夹(88),金属管夹(88)的下端设有槽钢(87),且金属软管(83)的另一端连接有双丝头(85),双丝头(85)上安装有上螺纹球阀(8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机道次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冷却供水主管路(1),所述冷却供水主管路(1)与机外水配管(3)一端相连接,机外水配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阀门供气管路(4),且阀门供气管路(4)上安装有排气管道(2),所述机外水配管(3)的出水端分别连接其下高密喷嘴组件(7)与上高密喷嘴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道次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高密喷嘴组件(7)与上高密喷嘴组件(8)均设有至少两个,且一个下高密喷嘴组件(7)与一个上高密喷嘴组件(8)为一组连接其阀门供气管路(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道次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高密喷嘴组件(7)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支撑与固定下高密喷嘴组件(7)的下集管安装座(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道次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高密喷嘴组件(8)的上端安装有用于悬挂与固定上高密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芳垣问亚岗魏重增谢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