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428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涉及公路排水设施领域,针对收集下水井滤除杂质的箱体容易出现污水残留影响清理效果的问题,在排水道一侧设置收集箱,收集箱侧面供排水道内滤除污物通过的进渣口,收集箱底面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下方设置接入排水道回流的集水斗,收集箱内污物残留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落,穿过第二滤网后进入集水斗,从而有效排出收集箱内的水分,降低收集箱内污物的湿度,减少腐烂、异味问题,提高收集箱的清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公路排水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


技术介绍

1、当遇到降水或其他来水情况时,若路面产生积水,雨天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容易发生打滑甚至失控,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威胁着乘车人的人身安全,因此必须在公路两侧设置排水设施,用于排出路面积水。路面排水设施是将路面积水排到排水道中进行排放,一般当积水排入排水道时,会携带污物、落叶或垃圾将排水道口的粗格栅网堵塞,或进入到排水道中造成排水道的淤积堵塞,造成积水不能顺利排出而导致路面淹水等情况的发生。而且在进行污物清理的时候,存在路面污物不便于收集与排水道污物清理困难的问题。

2、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20080226 u)中公开了一种排水管道,在下水井两侧分别布置收集箱,下水井内设置倾斜分布的第一滤网,利用第一滤网过滤进入下水井内的污水的同时,将阻挡的污物导向收集箱内进行暂存,暂存的杂质能够通过侧面的第二过滤网将残留的污水排出回流到下水井内,收集箱内污物填满后,能够利用将收集箱从收纳箱内抽出进行清理,便于路面污物的收集和排水道污物清理。但其第二过滤网设置在收集箱的侧面,而收集箱箱体内远离第二滤网一侧存留的污水难以穿过收集的污物流向第二滤网,导致污水在收集箱内的残留,导致收集箱内部分区域的污物含水量较高,无法及时得到干燥,容易引发腐烂、异味;同时,残留的污水也增加了收集箱的重量,增大了收集箱抽出清理时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在排水道一侧设置收集箱,收集箱侧面供排水道内滤除污物通过的进渣口,收集箱底面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下方设置接入排水道回流的集水斗,收集箱内污物残留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落,穿过第二滤网后进入集水斗,从而有效排出收集箱内的水分,降低收集箱内污物的湿度,减少腐烂、异味问题,提高收集箱的清理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包括:

4、排水道,内部设有倾斜布置的第一滤网,滤网下方的排水道侧面设有回水口;

5、放置槽,开设于路体,放置槽顶部形成开口,底部通过集水斗和集水通道接入回水口;

6、收集箱,安置在放置槽内,收集箱侧面设有连通排水道内第一滤网上方区域的进渣口,收集箱底部设有第二滤网,沿竖向上,第二滤网位于第一滤网和回收口之间,第二滤网搭设于集水斗开口,以使收集箱内部腔体通过第二滤网的网孔连通集水斗。

7、进一步地,所述排水道和放置槽间隔布置,且二者之间设有路肩,路肩下方设有连通进渣口和第一滤网上方区域的进渣通道。

8、进一步地,所述进渣通道的底面所在平面与第一滤网所在平面共面分布。

9、进一步地,所述排水道顶部开口安装有排水篦子,第一滤网与排水篦子在竖向间隔分布,排水篦子的网孔尺寸大于第一滤网的网孔尺寸。

10、进一步地,于竖向上,所述放置槽顶部开口所在平面位于排水道顶部开口平面上方,收集箱顶面与放置槽顶部开口平齐。

11、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箱顶面可拆卸连接有把手。

12、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斗顶部开口外侧的放置槽底面形成载台,用于承载收集箱。

13、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斗呈梯台状,于竖向上,集水斗的水平截面面积较小的一端位于底端,并接入集水通道。

14、进一步地,所述集水通道倾斜布置,于竖向上,集水斗和集水通道位于第二滤网和回水口之间。

15、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箱侧壁贴合放置槽侧壁,收集箱与放置槽之间以滑动配合形成可拆卸连接。

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技术针对收集下水井滤除杂质的箱体容易出现污水残留影响清理效果的问题,在排水道一侧设置收集箱,收集箱侧面供排水道内滤除污物通过的进渣口,收集箱底面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下方设置接入排水道回流的集水斗,收集箱内污物残留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落,穿过第二滤网后进入集水斗,从而有效排出收集箱内的水分,降低收集箱内污物的湿度,减少腐烂、异味问题,提高收集箱的清理效率。

18、本技术中配置第一滤网和排水篦子,排水篦子作为第一层防护,拦截大颗粒污物,再由第一滤网进一步过滤,提高了整体的过滤效果,通过第一滤网可以有效拦截污物,保持排水道的畅通,倾斜布置有利于污物和水流的自然分离,提高过滤效果,并能够将滤除的污物导向收集箱内进行收集暂存。

19、本技术中采用了梯台状的集水斗,有利于水分的汇集和排出,倾斜的集水通道则加速了水流速度,提高了排水效率。

20、本技术中滑动配合保证了收集箱在放置槽内的稳定,同时拆卸方便,便于清理和维护,通过可拆卸的把手可以方便地取出和清理收集箱,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拆卸的把手能够在使用完毕后从收集箱上拆除,避免在收集箱顶面上的凸起,减少对经过此位置的路人、车辆的影响,提高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道和放置槽间隔布置,且二者之间设有路肩,路肩下方设有连通进渣口和第一滤网上方区域的进渣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渣通道的底面所在平面与第一滤网所在平面共面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道顶部开口安装有排水篦子,第一滤网与排水篦子在竖向间隔分布,排水篦子的网孔尺寸大于第一滤网的网孔尺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于竖向上,所述放置槽顶部开口所在平面位于排水道顶部开口平面上方,收集箱顶面与放置槽顶部开口平齐。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顶面可拆卸连接有把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斗顶部开口外侧的放置槽底面形成载台,用于承载收集箱。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斗呈梯台状,于竖向上,集水斗的水平截面面积较小的一端位于底端,并接入集水通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通道倾斜布置,于竖向上,集水斗和集水通道位于第二滤网和回水口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侧壁贴合放置槽侧壁,收集箱与放置槽之间以滑动配合形成可拆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道和放置槽间隔布置,且二者之间设有路肩,路肩下方设有连通进渣口和第一滤网上方区域的进渣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渣通道的底面所在平面与第一滤网所在平面共面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道顶部开口安装有排水篦子,第一滤网与排水篦子在竖向间隔分布,排水篦子的网孔尺寸大于第一滤网的网孔尺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收集污物的公路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于竖向上,所述放置槽顶部开口所在平面位于排水道顶部开口平面上方,收集箱顶面与放置槽顶部开口平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翰卿张小潭胡贤群朱艳霞唐荣婕袁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