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载电连接,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母头连接器。
技术介绍
1、车载连接器是一种用于连接车辆内部和外部设备的电子元件。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趋势,车载连接器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例如,车载娱乐系统、摄像系统、导航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都需要车载连接器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电源供应。车载摄像头作为驾驶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连接器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对车载摄像头连接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低功耗、高效能的特性。
2、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853570.x,公开了一种hsl水平高速连接器,解决了现有高速连接器连接不稳定的问题,采用了水平结构的接电端子能够在插接过程中加强承载强度,进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在实际使用中,整体结构由于设计原因,而且结构较为复杂,组装不便,不利于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整体外形尺寸小,结构紧凑,节约空间,便于安装;满足车载系统对电源和信号的需求。生产方便,便于组装,结构成本低的线束母头连接器。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束母头连接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金属壳体,接电端子以及固定件,所述外壳体设置有安置腔,所述安置腔的一端沿外壳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安置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内壳体设置在安置腔内,所述内壳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挡边,所述限位挡边用于配合在限位台阶上,以将内壳体限位在安置腔内;所述内壳体靠近
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外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装配台,所述装配台沿外壳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有分隔槽,以形成相互对称的两个装配导轨,所述装配导轨设置有装配卡槽,以用于外壳体装配固定在设备上。
4、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外壳体朝向分隔槽的一侧设置有装配卡扣。
5、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安置腔设置有装配导向槽,所述装配导向槽的一端贯穿于限位台阶,所述限位挡边的两侧设置有装配导向条,所述内壳体通过装配导向条滑动装配在装配导向槽内。
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安置腔的内壁设置有止退槽和固定卡槽,所述金属壳体设置有止退弹片,所述止退弹片的一端抵接在止退槽上,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件通过固定卡扣卡合在固定卡槽上。
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插接腔设置有插接导向条和插接导向槽,所述插接腔位于插接导向条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卡槽,所述插接腔位于通槽的一侧设置有抵接压台;所述通槽的一侧设置有装配滑入槽,所述装配滑入槽用于接触弹片朝向通槽导向装配。
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装配滑入槽的下侧设置有止前槽,所述金属壳体设置有止前弹片,所述止前弹片用于配合之前槽,以将内壳体固定。
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内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压紧凹槽,所述压紧凹槽设置有压紧卡扣,所述压紧卡扣的一端延伸至端子插槽,所述接电端子设置有压紧台,所述压紧卡扣的一端抵接在压紧台上,以将接电端子固定在端子插槽内。
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压紧卡扣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向内壳体的外侧面延伸,并与内壳体的外侧面相对平齐,所述延伸部与压紧凹槽的一壁面之间设置有隔槽。
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端子插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端子插孔、紧配部和线夹部,所述接电端子包括端子插针、紧配端和端子线夹,所述端子插针的一端插入至端子插孔并延伸至插接腔内,所述紧配端设置在紧配部,所述端子线夹设置在线夹部内。
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金属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线束夹持部,所述线束夹持部设置有连接线束,所述连接线束的一端与接电端子连接。
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压紧柱,所述压紧柱的下侧设置有夹线腔,所述线束夹持部用于将连接线束固定在夹线腔,所述压紧柱的一端将内壳体压紧,所述夹线腔的一侧设置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用于将连接线束的一端引出。
14、本技术有益效果是:
15、相比现有的连接器,本技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整体外形尺寸小,结构紧凑,节约空间,便于安装;满足车载系统对电源和信号的需求。生产方便,便于组装,结构成本低。
16、本技术连接器内部采用金属壳体包覆内壳体的设计,金属壳体上设置的接触弹片能够与接电端子可靠接触,确保了良好的电气连接。同时,内壳体上设置的限位挡边与安置腔的限位台阶配合,将内壳体牢固地限位在安置腔内,避免了接电端子松动脱落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17、外壳体的一端沿长度方向贯穿设计,使得线缆能够从外壳体的一端自由穿出,避免了线缆弯折过大而损坏的问题。同时,金属壳体的包覆设计能够有效隔离外部电磁干扰,提高了整个连接器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此外,金属壳体还能够起到良好的防尘防水保护作用,大大提升了连接器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可靠性。
18、连接器采用内壳体、金属壳体和固定件等多个结构件的设计,各部件之间协调配合,形成了一个紧凑、一体化的整体结构。这不仅提高了连接器的整体强度和刚性,还大幅降低了连接器的体积和重量,方便了在狭小空间内的安装使用。
19、连接器采用固定件将内壳体固定在外壳体内,使得内部各部件能够方便地拆卸和更换。这不仅便于在生产过程中的调试和检修,还大大提高了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便利性,大幅降低了维修成本。
20、本技术通过内外壳体、金属壳体、接电端子和固定件等巧妙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可靠的连接性能、优秀的防护性能、出色的结构紧凑性、优良的维修性以及良好的兼容性等诸多技术优势,为各类电气系统提供了一种高性能、高可靠的连接解决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装配台,所述装配台沿外壳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有分隔槽,以形成相互对称的两个装配导轨,所述装配导轨设置有装配卡槽,以用于外壳体装配固定在设备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腔设置有装配导向槽,所述装配导向槽的一端贯穿于限位台阶,所述限位挡边的两侧设置有装配导向条,所述内壳体通过装配导向条滑动装配在装配导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腔的内壁设置有止退槽和固定卡槽,所述金属壳体设置有止退弹片,所述止退弹片的一端抵接在止退槽上,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件通过固定卡扣卡合在固定卡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腔设置有插接导向条和插接导向槽,所述插接腔位于插接导向条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卡槽,所述插接腔位于通槽的一侧设置有抵接压台;所述通槽的一侧设置有装配滑入槽,所述装配滑入槽用于接触弹片朝向通槽导向装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压紧凹槽,所述压紧凹槽设置有压紧卡扣,所述压紧卡扣的一端延伸至端子插槽,所述接电端子设置有压紧台,所述压紧卡扣的一端抵接在压紧台上,以将接电端子固定在端子插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卡扣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向内壳体的外侧面延伸,并与内壳体的外侧面相对平齐,所述延伸部与压紧凹槽的一壁面之间设置有隔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线束夹持部,所述线束夹持部设置有连接线束,所述连接线束的一端与接电端子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压紧柱,所述压紧柱的下侧设置有夹线腔,所述线束夹持部用于将连接线束固定在夹线腔,所述压紧柱的一端将内壳体压紧,所述夹线腔的一侧设置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用于将连接线束的一端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装配台,所述装配台沿外壳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有分隔槽,以形成相互对称的两个装配导轨,所述装配导轨设置有装配卡槽,以用于外壳体装配固定在设备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腔设置有装配导向槽,所述装配导向槽的一端贯穿于限位台阶,所述限位挡边的两侧设置有装配导向条,所述内壳体通过装配导向条滑动装配在装配导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腔的内壁设置有止退槽和固定卡槽,所述金属壳体设置有止退弹片,所述止退弹片的一端抵接在止退槽上,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件通过固定卡扣卡合在固定卡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母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腔设置有插接导向条和插接导向槽,所述插接腔位于插接导向条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卡槽,所述插接腔位于通槽的一侧设置有抵接压台;所述通槽的一侧设置有装配滑入槽,所述装配滑入槽用于接触弹片朝向通槽导向装配。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承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信翰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